APP下载

让赏识叩开幸福之门

2016-05-14江忠华

关键词:赏识教育班主任工作

江忠华

摘要:赏识学生,你会发现班主任工作是个其乐无穷的创造性的工作。充分地赏识你的学生吧,这是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融洽师生情感的重要方法,更是我们老师敲开幸福之门、享受人生的法宝。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赏识教育;方法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22-1

送走这一批学生,又迎来一批孩子,年复一年,有些班主任总有着一丝丝的疲惫,难见幸福之光在脸庞闪现。如今,学生难教,班主任难当,班级工作难做,似乎已经成了学校里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老师渐渐失去了当班主任的兴趣和热情。因此,许多老师在闲谈时,还有像多年前老师开的玩笑那样说:“我们是与‘魔头打交道的人。”确实,繁重的教学负担,复杂的学生个体,使得我们的班务工作量日益加大。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又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班务工作中,如何艺术地评价学生,与学生交谈,成为融洽师生关系、调整学生情绪、树立学生信心乃至改变其人生观、理想观的关键。不少班主任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实践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深刻地指出: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回想我们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吧:从小就被灌输“要好好学习”“不许骄傲”“听老师的话”“不准……”等思想,平时的言谈举止中,稍有不慎,便会招来非议或批评,成绩差的常常被老师训斥得灰溜溜的,总是怀着一颗“潮湿的心”;成绩好的,也常被老师善意的提醒“别翘尾巴”“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弄得兴致索然,自我压抑;更不用提那些所谓的“双差生“,总是被老师批得体无完肤,“狗血喷头”。传统教学奉行的“严师出高徒”的格言依然大行其道,可这当中,往往缺少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尊重与关爱,全然不顾及学生的心理,不多花时间去考虑如何积极乐观地去培养孩子。

回顾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班主任工作做了十七八年,至今对一事耿耿于怀,想起了就痛心: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农村中学任教之时,那年担任初二班主任工作,班级一位马姓的同学,成绩不好,但品性不差,他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老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因此经常被老师批评、痛斥,消息传到我这个班主任耳里,也总是批判一顿。可他的此类情况就是难见改进,惹得各位老师对他很是不满,一提到他的问题,气就不打一处来。渐渐的,有的老师就对他失去了耐心。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他没来上学。于是,委托他同村学生去他家问问情况,说是不上学了。紧接着,利用一个傍晚,我和一位老师到他家家访。他的母亲伤感地接待了我们,她告诉我们,她的孩子不想上了,她也不要孩子上学了。为什么?她说:她的孩子成绩确实不行,也有些懒惰,家里也经常督促他要好好上学。孩子有厌学情况时,她还经常做工作,但当她听孩子说学校有的老师已经对他的学习不闻不问时,她心冷了。一个孩子就这样离开了本属于他的校园,我不清楚,他是否还有点留恋……不管如何,我羞愧了:他真的一无是处吗?为什么我们都没有想到:不只抓着他的不足之处不放而去关注些他的可取之处呢?哪怕是一点点,给以鼓励,给点表扬。都说给点阳光,学生就灿烂。我们给了阳光了吗?唉!

……

与学生同行,尽可能地去欣赏学生,学会艺术地去评价学生,不知何时起,也许是那时,我感觉到了它那无与伦比的重要。

多鼓励学生,正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在涓涓细流般的教育实践中,我尝到了并正在品尝着赏识学生、积极地去评价学生的甜头。“你的卫生习惯好。”“你不错,有起色了。”“又做了一点贡献。”“今天,感觉怎样?”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已成了我的口头禅。带着赞许,充满期待,甚至有时还富点热情的话语,使学生如沐春风。不经意间,我发现,孩子们渐渐会悄然一笑,转身以更积极、崭新的姿态投身于学习生活中去……

当然,赏识学生,不是迁就学生,忽视学生的缺点错误,评价学生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公正公平。只不过,我们要把学生当成丰富多彩的个体去具体分析,不能统一标准,统一“规格”,那样,只会教出一些一成不变的“标准件”,而学生必不能当作产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多么温馨的学生观,让我们憧憬着教育事业的美好。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个大写的、决不可漠视的生命。作为教育者,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尽可能的多与学生接触,和学生“生活”在一起,做个有心人、有爱人,把他们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尽收眼底,揣摩他们的心理需求,正确的引导他们。特别是那些在过去被称之为“差生”,现在名之为“困难生”的那部分孩子,是赏识教育的重难点,因为他们思想的松懈、行为的散漫等等,他们身上显现出来的优点委实太少,确实需要我们用“放大镜”去寻找,以促进他们的成长。

如何赏识那些后进生,我以为做好以下几方面至关重要:

首先,一定得让自己对他们有爱。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爱”字诀用实、用透,便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思想,渐而会发现他们的可取之处。精诚如所至,金石必为开!

其次,经常“用”他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何况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呢?敢于适当放手让他们发挥他们的各自特长,鼓励他们做些工作,担任职务,指导他们完成事务,让他们在工作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成就感。

第三,平等看待,全面评价,放大优点。学生最忌恨的就是老师以偏概全而得不到公正的评价。总想不通,我们有的老师,多给点褒扬给学生竟那么难,退一步来说,就是给点“施舍”又何妨呢!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哪!

第四,定期开展自评与互评的活动。重点是找优点,找进步的地方,找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人之初,性本善。”给他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何愁他不蒸蒸日上呢?

我想:教师在工作中能做到不断赏识自己的学生,那他就一定是在进行心灵的雕塑。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不是美丽而可爱,是因为可爱而美丽。我要说: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学生越来越好,越来越阳光。赏识孩子,就是享受幸福。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班主任工作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班主任工作要在“三细”上做大文章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