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刚柔并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2016-05-14王成东

关键词:执行力以人为本规则

王成东

摘要:学校管理是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一种方式。因此,必须在管理上有所创新,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学校的各项工作管理得有条不紊,学校各项工作才能健康、有序、高效地开展。

关键词:规则;以人为本;刚柔并济;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17-1

引言: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曾播出一条新闻:“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这句“中国式过马路”的概括引起网友共鸣,由此新闻联想到我们的学校管理,萌生一些启示。

启示一:学校管理须制定合理可行的规则

同济大学一项研究表明,红绿灯规则涉及行人等待的忍耐度问题,中国人等红灯能忍90秒,德国人60秒,英国人45秒。而国内有的红绿灯时长超过100秒,有的甚至达到145秒。过长的等待时间必然导致行人的不耐烦。研究者发现,“国内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上更加偏向机动车,这就会导致行人被动违规。”这也进一步说明,行人闯红灯不全是百姓素质问题,也是设施与规则设计出了问题。

制度的合理性就是要求制定的规章制度要符合校情,它既是一种约束,也应该成为一种激励机制,让人觉得在这样一种制度下工作,有奔头、有劲头,心情愉悦。因此建立制度一要做研究,要研究管理对象的现状、接受管理的程度、制度出台后的作用及负面影响。二要反复讨论,制度草案确定后,先要和教师及管理对象见面,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对这些意见整理后,再进入学校中层班子讨论,最后学校行政会议讨论审定,教代会通过。三要不断地完善,制度出台后,由于管理现状的不断变化,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修订,使其经常符合被管理对象。

制度管理的合理性还要注意它的和谐性,就是强调制度与管理对象的和谐,通过制度管理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和谐。当然,这种和谐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是通过制度管理所要达到的效果。

启示二:学校管理更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欧洲的道路上行人有自助红绿灯系统,在人流不密集的道路设计了自助红绿灯,这种自助红绿灯的转变有一定的缓冲时间和时间间隔,这样既有利于行人有时限的等候,也有助于汽车减少急刹或频繁乱穿马路造成的效率低下问题,这就从人性化的角度较好地解决闯红灯问题。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制度约束外,更要有管理者的智慧去“人性化”地执行制度。要给教师充分的信任,教师才会发挥各自的才能,才会愉快地去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了教师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职业角色决定了他的追求价值取向,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承认远甚于物质利益。因此,对教师的管理必须树立以下的新理念。(一)塑造人格魅力,凝聚教师。孟子曰:“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作为决策者,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禁止教师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教师树立榜样。坚持公正无私,不带偏见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在分配工作、考核评优、晋级升职等教师关注的敏感问题上,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二)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办好学校关键因素之一。他们希望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在学校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要在学校形成“骨干教师是学校最有价值的主人”的舆论氛围,“能唱多大的戏,就搭多大的台”,在各方面向优秀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建功立业;将业务管理的权限下放,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充满智慧地挑战,把责任还给教师,让教师创造性地整合、补充、调整、拓宽课程,把时空还给教师,让教师将活动与学科教学衔接起来,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相联系起来。(三)发挥个人特点,体验成就感。一位教师如果获得成就感,就觉得工作得有价值,人生有价值。这就能激发教师内在的工作积极性。

人性化管理的重要特征就是注重教师和学生个体,根据不同的个体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最优化的环境。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要研究教师,合理用人。了解教师的个性和心理特点,然后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安排教师的工作,让教师在适合个体的岗位上发挥自已的能量。二要功过分明,合理评价教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有过,但过不是教师的主流,因此在评价教师的过程中要以表扬、鼓励、肯定为主。三要做好教师教学工作的后勤保障。教师工作虽然是个体分工,但要出成绩,重在集体合作。而在合作的过程中,学校管理人员的协调引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启示三:学校管理还需刚柔并济,增强团队执行力

行人闯红灯一是“法不治众”的习惯思想在作怪,二是违法成本极其低廉,法律处罚过轻,在实际过程中以教育为主,造成了人们无视红灯的存在。

“五个指头有长短”,任何一个群体中有积极上进,追求人生价值的先行者,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庸者。如果一味地强调人性化管理,而忽视了规则的执行,执行力就越难提升。对于这一部分人,绝不能听之任之,而应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不能姑息。而后通过举办“培训”活动,对之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提升思想境界,转变工作作风;同时根据各人分工和任教学科,经常派出参加不同层次的学习培训,不断提升他们自身工作能力和学业水平。

管理与被管理始终是一对矛盾,如果管理者是带着一颗公正、真诚的心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一项调查显示:学校中存在的问题,70%是由于沟通不力造成的,而70%的问题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为此,我感觉执行的真正难点是我们在执行时没有触动教师积极行动的“自愿”因子。所以,管理者要经常与教师进行沟通,发扬民主,及时采纳正确的建议和意见,争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认可,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对学校的满意度和认同感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感觉,这样才会让他们自觉做到“以校为家”,执行力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执行力以人为本规则
测测你的执行力和想象力有多匹配
领导力是执行力的“定海神针”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二则
提升执行力 做行动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