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离行善积德的“中国式放生”

2016-05-14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科学论证实则文眼

近日在江西天龙山,有人在山区放生了大量狐狸之后,许多村民的家畜经常性受到攻击;有人喜欢放生蛇,结果引起了地方居民的恐慌。以上是根本不考虑地方生态平衡的放生,更有一些放生直接变成了“放死”。

关于放生,并非完全自由,无法可循。《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23条明确规定:“放生单位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科研机构进行科学论证后,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政府作这样的限制,并非是限制公众放生的自由,而是确实有着全面的考量。只有科学地放生,才能成为放生。

以上放生,都可谓属于“中国式放生”——不尊重规律,不尊重当地气候特点和生态平衡,有的甚至不尊重放生动物的生存特点,以至于“中国式放生”渐渐远离了积德、行善、示恩的范畴。应该说,这样的放生,获取不到正义,也拥有不了真理。看似是仁爱慈悲,实则是自私自利的写照;看似是为造福社会、造福生态,实则是与环保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看似是自己花钱买来动物,实际上本身就是在参与一种以道德作秀为目的的捕杀与贩卖游戏。

文眼 放生,是一件极易让自己站在道德高点上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并没有被论证过是否可行,以至于放生之后,容易出现一些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

猜你喜欢

科学论证实则文眼
美国科学教育中科学论证教学的困境、策略与启示*
比尔·奈谈支持科学论证:疫情本该已经结束
事务主义:看似辛辛苦苦,实则一事无成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科学论证在我国课程政策中的历史演进
——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例
莫当“井中葫芦”——看似深入,实则漂浮
奥斯卡主持人,看似光鲜,实则黯淡!
看似荒谬而实则正确的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