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环境下高中语文新课导入探讨

2016-05-14唐桂玲

新课程·中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新课改高中语文

唐桂玲

摘 要:新课的导入指教学开始三到五分钟的师生课堂活动,它是良好教学的开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注意用故事、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用悬疑和疑问来启发学生思维;用知识导入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导入新课,促进语文教学。

关键词:新课导入;高中语文;新课改

新课的导入指教学开始三到五分钟之内,师生在课堂中所进行的所有教学活动,合理导入新课是成功教学的关键,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了导入新课的重要性,新课导入必须具有指向性和灵活性,要促进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故事视频,激趣导入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如果要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的确如此,教育心理学也提出学习的动机是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特级教师于漪在深入研究新课改之后提出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兴趣就要先从导入课文这个环节做起,激发学生的注意力。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动力,而趣味性强的故事则把握住了高中生的性格特点,是导入新课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拿来主义》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深奥的文章。“在一次宴会上,一个外国记者问冯骥才,你们搞改革开放,学习资产阶级的东西,不怕变成资产阶级吗?冯骥才回答,如果你这么说的话,难道人吃了猪肉就会变成猪吗?他机智地回答了问题,也告诉我们要怎样学习西方的文化,大家想要具体了解的话,可以一起来阅读下面的文章《拿来主义》。”这样的导入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概括了文章的要点,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有所了解。在进行导入的时候,还可以搭配上适当的视频,更好地进行激趣,故事视频激趣导入增加了学生对课文的感受,让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学习。

二、悬疑提问,激疑导入

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新课改要求教师用疑问式的导入来引导学生思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传统教学单纯地讲授导入方式只是单方面的,无法引起学生的独立思考,而新课改则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式的导入正好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很有帮助。

适当设置悬疑和启发性提问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智力,如,在学习《鸿门宴》的时候,可以设置提问:“在楚汉相争的初期,项羽破釜沉舟,力拔山兮气盖世,让天下人赞叹,但是刘邦和他相比就显得有些实力单薄,但是最后项羽却乌江自刎,刘邦却创造了汉室天下,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鸿门宴》这篇课文中已经可以看端倪来了,大家可以一起来探索一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这样的导入设置了悬疑,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带着问题来读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课文学习,教师在导入课文的时候还可以提出更多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索,可以启发学生在思考中自主阅读,而这也正是新课改对学生的要求。

三、以旧带新,知识导入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这样可以更好地预设并生成课堂教学,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产生必要的联想,从而形成必要的知识迁移。因此说,在导入新课时要注意让学生明确了解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这样他们就能够时时刻刻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认知。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果使用以旧带新、知识导入的方法来导入新课,那么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整理对自己的思维,更好地投入学习。例如,在学习《归去来兮辞》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陶渊明的其他作品,向学生提问:“陶渊明是一个大家熟悉的作者,能否说说在初中的时候还学过陶渊明的什么作品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一起背诵曾经学过的《桃花源记》中的经典片段,同时向学生提问:“大家还记不记得《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是怎样的场景,体现了作者陶渊明怎样的思想呢?”在学生回忆起《桃花源记》描写的内容是作者精神世界中追求的世外桃源,体现了陶渊明对官场的厌恶和洁身自好的崇高思想之后,可以进一步告诉学生:“要更加深入地了解陶渊明,我们可以来读他的一篇辞赋作品《归去来兮辞》,大家可以在诵读中理清思路,尝试分析一下这部作品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这样的导入注重温故知新,同时也让学生对陶渊明作品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起到知识链接的效果。

在新课改环境下进行高中语文新课导入必须要避免刻板单调的纯讲述式导入方式,而要让新课导入变得更加新颖多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明确教学的要点。教师要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创新导入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海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浅议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J].阅读与鉴赏,2008(10).

[2]胡汉超.例谈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4).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新课改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