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出纳工作注意事项探讨

2016-05-14俞莹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注意事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俞莹

摘要:出纳的工作是企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更是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出纳工作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创新,在客观上,事业单位的财务出纳工作也需要依从当下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文章分析了出纳人员在事业单位中应当注意的事项以及提高出纳工作质量的实际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出纳工作;注意事项;财务管理;出纳人员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5-0168-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05.084

事业单位在常规的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流动现金,这些现金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士对其进行管理。事业单位的出纳不仅是管理事业单位的收纳、支付以及结算等工作,还需要办理并管理现金的收纳、支出以及存储等工作项目。随着社会的变化,在事业单位中,出纳的地位与会计地位相同。并且在出纳的工作日常中,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有较大的沟通,所以其获得经济消息的途径更加直接。对此,出纳不仅需要保障事业单位资金的合理、安全使用,还需要给领导提供有意义的经济信息。

1 事业单位出纳应当遵守的行为原则

1.1 职业道德规范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事业单位的运作形式不断变化,当前的事业单位相对于以往而言,接触的现金业务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其出纳人员接触的现金也将逐渐增多,想要对这些现金做好妥善的管理,事业单位出纳从业人员就必须遵守自身的职业道德,明确自身的工作原则。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必须要遵守我国相关的法规规定,例如《会计法》、《会计职业道德》等。在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前提之下,出纳从业人员需要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用热情去对待工作,用真心去做好工作,从而做到尽职尽责。因为出纳从业人员会因为岗位原因解除各类的利益业务,这就需要出纳从业人员保持自身的工作原则,清廉从工、恪尽职守,理性地分析自身利益与单位、国家的利益关系,权衡利弊关系。事业单位会计领导者需要培养出纳从业人员的从业、服务意识,扶正他们的工作态度,提升其工作服务性质。除此之外,在工作中,出纳从业人员需要做到恪守信用,也就是说必须要明确票据当事人、关系人以及结算凭证之间的关系,对出纳人员深切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出纳人员能够充分地理解自身应当尽到的义务。对于收款工作中,出纳人员需要依据票据的情况下下开展合理的现金收款,在这个过程中不得利用银行信用套现。

1.2 拒绝银行垫付原则

因为许多事业单位的付款或者收款的业务都是委托的银行代为办理。对此,出纳从业人员在开展出纳工作的时候需要明确银行不垫款的工作原则。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会给各个企业都会提供结算、收付款等便捷的金融服务。在事业单位中,出纳人员需要在委托金融机构进行款项收付时,严格遵循《银行结算办法》中的规定,从而更深层次地约束出纳人员的工作行为。换而言之,收款单位委托银行进行收付款操作时,在款项尚未收回之前绝对不能提前进行另外的支付使用。此外,事业单位作为付款单位在委托银行办公付款操作时,必须保障单位的存储户头内存有足够的费用金额,绝对不能使银行现行垫付,导致银行受到经济损失。

1.3 创新原则

创新是企业成长的“粮食”,事业单位中的出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保证基本的出纳工作得以完善处理,还需要保障事业单位的出纳工作能够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并且在同步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事业单位的出纳工作才能更加具备活性,不会处于被动成长的局面,从而获得更高的成长。对于出纳工作方面的创新,只有将其落实到细节环节中才能发挥足够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事业单位的出纳人员需要在完成自身所必须的工作之余,还可以尽量收集相关的金融信息,从而给会计部门领导者提供出纳工作方式的创新

意见。

2 提升事业单位出纳工作质量的策略

2.1 做好出纳人员筛选制度

在事业单位中,出纳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普遍较为繁琐,重复性较高。对此,事业单位在选择用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选择选择对象的综合能力以及个人为

人等。

首先,需要全面分析考察对象的个人作风以及思想政治情况。只有作风正派、思想端正、具备出纳专业素质的人员才能够真正地做好事业单位的出纳工作,才能够正确并且合理地平衡个人、单位以及国家三方面的利益关系。与此同时,因为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工作中出纳人员普遍会遇到大量的金钱或其他的诱惑,也只有作风正派、思想端正的人员才能够正确地抵御这些诱惑,如此便能保障事业单位资金的高效利用;其次,在选择出纳从业人员的时候,需要选择对出纳工作热情较高的人员,选择能够认真负责工作的员工。因为出纳工作的特殊性,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较高的安全性,都需要出纳人员做到准确无误,并且这个工作的流程较为复杂,需要与不同的部门、企业以及银行之间打交道,如此的工作岗位只有具备较高的工作热情并且能够对出纳工作认真复杂的人员才能够担当;最后,选择出纳人员时,还需要考虑钻研这一因素。因为当前的事业单位出纳工作不仅需要保障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还需要依据其自身的能力,盘活事业单位的资金,从而使资金有所增值,为事业单位创造过得多的利益。

2.2 建立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

目前事业单位与以往相比,管理方法逐渐向高度细化的管理模式发展。在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环节都需要做到精确、高效,疏忽不得。假设在出纳工作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个工作中发生短板效应,因为短板效应的产生将会导致其他所有环节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整个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在管理出纳人员的过程中,需要依据核算管理、考核评价等方式建立其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利用管理体系合理的约束与激励出纳人员的工作,从而保证事业单位出纳工作的有效性。

首先,在考核方面,可以利用当前已经较为普及的绩效考核,其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此,在出纳人员的工作管理中,可以合理地应用绩效考核模式,如此的考核模式不仅能够对出纳人员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其次,在管理方式的建立方面,能够通过建立多层次的管理方式从而实现控制出纳工作风险的最终目的,如此便能够使用指定出纳总监这一职务的方式实现主体平衡的目的,从而达到约束的目的;最后,在出纳工作的审计角度分析,能够使用内部审计加外部审计的方式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对事业单位出纳岗位的实时、有效的监督。

2.3 做好票据保管与财务核对工作

虽然会计工作与出纳工作的工作对象与工作内容均有所不同,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作用。对此,出纳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处理各式各样的业务的过程中需要保存好各类的票据,从而给会计的查账、对账的需求提供有力保障。出纳从业人员从银行中获取票据之后需要与电汇回单、电汇业务、进账回单等一样,做好票据的保存,不得随意乱放乱丢。出纳人员还需要整理各类的会计原始凭证,整理会计资料,及时记录现金使用情况、银行进出账记录,定期做好账务核对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做记账核算的单据,例如进账单、扣款单、电汇手续单以及利息单等,这些单据就需要在最快时间内交给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账务核算。以定期时间为准,每隔一段时间出纳人员需要与会计人员一同将当前时间的现金账目以及银行账目进行核对。此外,可以向银行索取相应的对账单,在账单核对之后确保准确无误之后的账单需要盖上事业单位的公章,以便事后查询。

3 结语

综上所述,出纳工作看似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是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地位显然。不仅需要出纳从业人员能够有效地完成自身的本质工作,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认真钻研,努力提升工作质量以及业务素质。

有效的出纳工作能够保障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维持正常状态,同时事业单位的出纳人员大多也属于公务人员。对此,出纳从业人员更加需要了解并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保障自身的出纳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还需要实时更新自身的相关知识,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共走能力,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全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高小惠,魏大鹏,王大林,等.浅谈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出纳工作[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0(5).

[2]陈璐,曾凡丽,简立立,等.浅谈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出纳工作[J].内蒙古气象,2013,1(4).

[3]罗春元,陈金涛,盘符斌,等.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出纳工作[J].经济师,2014,11(9).

[4]邓方,刘刚,魏方,等.出纳实务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成功(教育),2010,28(10).

[5]周阳,冉伦,周用来,等.对高校财务出纳的管理

[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12(34).

[6]赵祥华,邱汉,曹晨.浅析出纳工作常见差错及防范对策[J].考试周刊,2010,10(3).

[7]周阳,叶郎,李胜来.高校出纳工作的基本素养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9,12(34).

[8]吴雪,唐颖,宗江.四川省级精品课程“出纳实务”的教学与改革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4(3).

(责任编辑:王 波)

猜你喜欢

注意事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财务管理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