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2016-05-14庞采连

吉林农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水稻产量

庞采连

摘要:为了探索水稻栽培技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通过不同密度处理,研究大田条件下栽插密度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中的三个处理中,中浙优1号产量在密度1.5~ 1.7万蔸/亩的范围内各密度处理间差异未达极显著水平。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穗实粒数以处理A最大。中浙优1号较为适宜的栽插密度在1.5万蔸/亩,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可发挥最大增产潜力。通过试验,为今后的超级稻栽培种植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数据。

关键词:水稻;种植密度;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32

1试验设计

试验田设在博白县东平镇塘龙村,土壤肥力中等。试验品种为当地推广品种“中浙优1号”。试验设A、B、C三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不设对照,小区四周设保护行。试验共设9 个小区,每小区面积60平方米,每蔸基本苗1株,抛植密度A处理为1.5万蔸/亩;B处理为1.6万蔸/亩;C处理为1.7万蔸/亩。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育秧方式为434孔普通塑料软盘常规育秧。各处理采用科学灌溉及配方施肥,水肥管理水平相同。

移植后定点、定期进行叶龄与分蘖动态观察记录调查,后期取样进行分析。

2试验过程

7月10日播种,7月26日进行移植,移植时叶龄为5.1叶。7月28日返青,10月2日抽穗,11月10日收割。

7月25日亩施基肥碳铵16 公斤、过磷酸钙33公斤、氯化钾16公斤、复合肥16公斤;7月30日亩施尿素7公斤、氯化钾3公斤、复合肥10公斤;8月12日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3公斤;8月31日亩施分蘖肥尿素5公斤、氯化钾7.5公斤;9月27日亩施尿素2.5公斤、氯化钾5公斤。

8月21日每亩用5%井冈霉素可溶粉剂100克、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克、25%扑虱灵乳油50克、50%杀螟松乳油100毫升混合后对水75公斤喷雾,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10月10日亩喷施25%扑虱灵乳油50克、50%杀螟松乳油100毫升混合后对水60公斤喷雾,防治稻飞虱。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分蘖成穗情况

分蘖高峰期出现在8月26日,A、B、C各处理每亩最高苗数分别为46.5万苗、48.2万苗、49.1万苗,成穗率分别为40.1%、37.3%、37.5%。分蘖消长规律符合水稻生长发育规律。

3.2 经济性状考察情况

经考察,A、B、C各处理亩均有效穗分别为18.66万穗、18.00万穗、18.40万穗;穗均实粒分别为160.8粒、150.4粒、148.8 粒;实际亩产分别为638.4公斤、635.4公斤、630.1公斤(见表1)。在产量排序中以处理A排第一。

3.3“中浙优1号”在本地种植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

稻穗较长,穗总粒和穗实粒数、结实率均为中等表现,抗性强,但成熟期易脱粒。生产上可在成熟度达到90%便及时收割。

3.4 “中浙优1号”栽插密度在1.5万蔸/亩时,增产潜力最大

处理A虽抛植蔸数最少,但其群体结构相对合理,光合利用率高,分蘖成穗率高,因此构成产量因素的有效穗和穗均实粒最高,故产量也最高。但各处理实际亩产差异不显著。“中浙优1号”当地较为适宜的栽插密度1.5万蔸/亩,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可发挥最大增产潜力。

4 结论

通过试验观察,掌握了“中浙优1号”分蘖消长规律及其基本特征特性,为科研及技术推广部门积累第一手数据材料,为今后在本县中产田推广种植“中浙优1号”和指导全县超级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中浙优1号”适宜应用于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在高水高肥的栽培条件下,高产潜力大,但注意不能违背“效益递减率”,才能达到增收增效的目的。本试验采用科学灌溉及配方施肥方法对指导大田生产、促进本县超级稻推广种植有一定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水稻产量
什么是海水稻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一季水稻
水稻花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