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年— 2020年)》解读

2016-05-14

吉林农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长春市现代农业农业

在4月1日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长春市出台了《长春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基本实现全域范围的农业现代化,将长春市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样板区,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核心区、粮食主产市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示范区、现代农业建设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

围绕上述目标,《规划》从发展形势、总体思路、发展战略、重点任务、体制机制创新、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十三五”长春市现代农业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确定了“三大体系”、“三大板块”、“五大产业”、“五大实验区”建设的“3355”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格局。

那么,这是怎样的一种战略格局和发展路径?这里为您作出权威解读。

“三大板块”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长春市将重点实施“三大板块”各具特色的农业区域布局,形成榆树、农安、德惠平原区粮畜生产核心区板块;九台、双阳半山区结构优化型特色农业板块;长春城区周边及节点城镇周边三产融合型都市农业板块。塑造主体功能约束有效,生产要素配置合理,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现代大农业板块:现代农业样板区

榆树、农安、德惠平原区,定位为粮畜生产农产品加工核心区,以玉米、水稻等大宗优质粮食和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承载国家粮食安全功能,保障城乡居民口粮和肉类食品供给,保障全市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供给,保障粮食净调出量,保障肉蛋奶商品量。在提高粮食产能的同时,在适宜区域推动粮经饲统筹型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畜牧水产养殖结构优化,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将该板块打造成为全国粮畜主导型的现代农业样板区。

特色农业板块:绿色有机

九台、双阳半山区,定位为结构优化型特色农业核心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绿色牌、有机牌,走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并重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规模,以规模化促进产业化,以设施化、基地化、园区化,提升产业效益,提升和开发特色农业的多功能性,接纳和吸收新技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到2020年,区域内特色农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超过55%。

现代都市农业板块:农业观光和生态餐饮

三产融合型现代都市农业板块范围包括长春市主城区周边乡(镇)及双阳区、九台区与长春市主城区毗邻接壤的乡(镇),辐射涵盖其他公路、铁路沿线重要节点城镇周边地域。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化相关要素配置,构建科学合理的三产融合型的发展格局,承载为城市服务的经济功能和观光休闲功能,通过对农业多功能的立体复合开发,在满足城市对绿色优质鲜活农产品需求的同时,满足各消费阶层对农业观光体验、生态餐饮、休闲娱乐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大体系”引领突出粮食主产区特色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是长春市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抓手。《规划》中提出,坚持战略统筹牵引、政策集中推动、力量整合突破、改革创新驱动,抢抓全球化、互联网+、生物技术、绿色生态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努力建设更趋完善的产业体系、更加稳固的生产体系、更具活力的经营体系,切实将长春市建设成为更具粮食主产区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统筹把握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趋势,积极抢抓当前消费升级、科技进步、互联网发展等机遇,坚持消费导向和提质增效的要求,把长春市资源禀赋优势、粮食生产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在实现粮食稳产的基础上,突出种养结合,发展壮大现代养殖业;突出特色资源挖潜,发展园艺特产业;突出原料就地转化增值,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突出农业多功能开发和区位优势,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突出农业业态创新,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加快形成粮经饲兼顾、农牧特加并举、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深入推进物质装备工程化、产业支撑科技化、生产管理信息化、产品生产标准化、环境利用生态化。加快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探索推行可持续管护模式,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物质装备保障、技术与人才支撑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面深化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加快构建经营主体组织化、要素投入集约化、生产过程专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和产品经营品牌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五大实验区”带动推动农业体制机制创新

遵循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国家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成功经验,总结2013年以来全市实施现代农业示范点上的一些突破,在全市规划实施“五大实验区” 建设。

“在建设水平上要高出一筹,在探索道路上要先行一步,在辐射带动上要影响全局,承载全市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的功能。”《规划》中指出,力求通过“五大实验区” 建设过程中的集中发力,实施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寻求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确保2020年全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如期实现。

1.榆树现代化大农业综合实验区

空间布局 以五棵树镇为启动区,沿榆陶公路五棵树段、102国道榆树段呈扇形布局向东向北拓展,核心区涵盖刘家、闵家、环城、先锋、恩育、弓棚等乡(镇),辐射带动区包括榆树境内玉米等旱作粮食作物优势乡(镇)。

规模 启动区及核心区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1257.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万公顷。

2.农安现代化大农业综合实验区

空间布局 以合隆镇陈家店村为启动区,沿302国道向北拓展,核心区涵盖开安、华家、农安镇、哈拉海等乡(镇),节点与前郭相连,实现吉林省“前农现代农业核心区”长春段建设目标,辐射带动区包括农安境内玉米等旱作粮食作物优势乡(镇)。

规模 启动区及核心区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17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8万公顷。

3.松花江流域水田生产现代化实验区

空间布局 榆树区域以大坡镇为启动区,核心区包括秀水镇,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335.29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3万公顷;德惠区域以岔路口镇为启动区,核心区包括朝阳镇,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412.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7万公顷。

规模 辐射带动区包括全市沿江沿河流域水稻生产优势乡(镇)。

4.九台特色农业实验区

空间布局 以波泥河镇为启动区,核心区涵盖卡伦镇、龙嘉(镇)、东湖镇等适宜区,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25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2万公顷。

规模 辐射带动区包括土们岭、沐石河、上河湾、胡家、莽卡等乡(镇)区域。

5.环城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区

空间布局 以主城区周边区域为核心区,以双阳、九台适宜乡域、区域为辐射区,重点建设区域为莲花山,双阳区奢岭,绿园区合心,朝阳区乐山,宽城区兰家、净月区玉潭、新湖等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先行打造具有长春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圈。

规模 规划重点实施区幅员面积2453.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6万公顷。

“五大主导产业”提升 释放综合经济效应

粮食种植业、精品畜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效园艺特产业、现代都市农业是构建长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在全市现代农业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成败事关全局。《规划》中强调,必须从总体上把握好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和发展模式,不断加大各项举措,加速提升“五大产业”的发展质量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最大限度地释放综合经济效应。

1.粮食种植业:推进“大合作”发展

在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的同时,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动粮食种植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以提升农机装备层次为重点,推进大农机装备由旱田向水田拓展,实现旱田、水田生产环节的全程机械化,实现农业传统耕作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转化,以良种良法加集成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全面实施高产创建示范片工程,集成应用重大增产技术,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稳定增长。到202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全省最高水平。

加快机制创新,全力推进“大合作”发展。鼓励农村各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主体创办合作社,引导同类型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坚持“量质并重”的原则,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的发展,协调金融、农资、农机、科研机构等各有关方面,合力支持、扶持粮食生产的发展,形成大合作的局面,促进现代化大规模粮食种植业的大发展。

2.精品畜牧业:2020年产值实现375亿元

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促进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加速打造长春现代畜牧业升级版,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全市经济的振兴。到2020年,生猪、肉牛、肉鸡等主要产业的现代化水平要达到国内一流。面向国际、国内的大流通市场格局初步建立,畜禽养殖业产值实现375亿元。

到2020年,长春市将完成3500个健康养殖小区的建设任务,并进一步开拓“五大区域国际市场”,到2020年,出口比例由现阶段的5%提高到20%左右。以强化保护和投入品监管为重点,发展质量安全型畜牧业。加强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推进动物卫生安全工程。加大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抓好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

3.农产品精深加工业:2020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是长春市第二大支柱产业,中长期规划目标是打造世界级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绿色化、集成化、高端化和高附加值化。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加速推进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建设,打通玉米产加销通道。积极主动适应国家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适当调减普通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突出抓好玉米加工产业的创新,推动玉米加工产业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方向拓展。以玉米精深加工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提高玉米附加值,调解玉米市场供求关系,释放玉米种植的积极性,分享种植红利。

延长畜禽加工产业链,推动肉类食品加工向生化产业、皮革等日用消费品多元化生产发展。围绕粗粮、杂粮杂豆等健康食品的开发,推出具有地理商标意义的特色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加速培育知名品牌。建立全市统一构架的农产品招商平台、科技项目对接平台、产品展示平台、网上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

4.高效园艺特色产业:打造国内最大粘玉米生产基地

根据市域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全市重点发展蔬菜、苗木花卉、瓜类、果类、食用菌、薯类六大主导产业,提升九台区鲜食玉米种植产业和双阳区梅花鹿产业,逐步形成跨区域的品系化、规模化、特色化、优质化的特色产业。

到2020年,全市蔬菜规模化基地种植面积比重达到80%以上,设施化蔬菜生产基地面积20000公顷;食用菌产量达到15万吨,其中,工厂化生产规模达到10万吨以上;绿化美化类苗木花卉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0000公顷,君子兰养植基地发展到500公顷以上;规模化水果生产基地面积发展到8666.7公顷,总产量达到12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36700公顷,产量达到110万吨;粘玉米种植基地发展到1.33万公顷,打造国内最大的粘玉米生产基地。

同时,着力提升鹿产品精深加工层级,深度开发药用、营养、保健、野味食用、方便食用等功能,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5.现代都市农业:建设100个示范项目

根据长春市区位交通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围绕城区周边适宜区域发展都市农业,着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型长春市现代都市农业圈。立足于满足城市蔬菜副食品供应和城郊农民就业增收的需求,建好“高效特色产业园”;围绕观光休闲和科普教育功能,立足于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对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精神生活需求,建好“市民休闲游乐园”;围绕生态功能,立足于满足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特别是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需要,建好“城市后花园”。

到2020年,全市都市农业区域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4000公顷;全市都市农业规划区域标准化养殖比重达到97%以上;全市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10个,农业休闲观光园50个,私家菜园100处,采摘园200个,各类生态餐饮及乡村农家乐服务点1000个。

长春市将重点建设100个都市农业示范项目。规划建设以长春农博园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0个,以绿园区永跃国家级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为代表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24个,以宽城区荣发农业生态园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项目36个,农业主题公园项目4个,以绿园区海吉星农产品物流中心为代表的农产品物流和交易市场8个,以九台天景鲜食玉米科技产业园为代表的都市型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18个。

猜你喜欢

长春市现代农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登泰山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文化九台 幸福绽放
——长春市九台区首届全民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