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荣桓:我死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

2016-05-14叶介甫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6期
关键词:罗荣桓同志家乡

叶介甫

“怎么能把医院的床搬到家里来”

1956年,罗荣桓回到阔别30多年的家乡湖南衡山县,县里准备设宴欢迎他。罗荣桓婉言谢绝,却提出弄点本地的红米冬粘(冬粘系方言,即晚稻)做饭吃。对这种糙米冬粘,他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说:“现在的人总以为吃精米最好,其实这红米冬粘,虽然糙一点,但营养不坏。什么事情都得看实质。”

北平解放后,罗荣桓住在南池子18号。这里的房间较少,为了照顾他在家办公方便,管理部门在院子里为秘书加盖了一间房子,在院旁盖了一间车库。不久,“三反”运动开始,他认为这属于浪费问题,主动向中央写了检讨。

有一次,医生考虑到罗荣桓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为使他在床上看文件、读书、找人谈话方便些,就从北京医院借来一张摇床。罗荣桓批评说:“医院有许多病人比我更需要,怎么能把医院的床搬到自己家里来呢?”他的夫人林月琴怕医生为难,就婉转地问:“你不同意借,咱们自己出钱做一张可以吧?”罗荣桓表示同意。最后还是林月琴拿了400元钱到上海订做了一张。

罗荣桓处理亲属关系很讲原则,区别对待,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关怀照顾,亲如家人。

1949年秋,湖南解放不久,罗荣桓就打电话给当时的衡阳铁路局局长郭维城,请他对自己家乡来北京寻访的亲友进行劝阻。1950年1月,罗荣桓的二哥罗晏清还是找到北京来了。罗晏清在家乡当过族长,雇过佃户,思想落后,罗荣桓对他比较冷淡。有一天,罗荣桓看见他摆着架子支使警卫人员干活,就严肃地对他说:“我们的警卫员、通信员都是革命同志,是为人民服务的。你怎么能对他们摆那个土豪劣绅的臭架子?”没住几天,就让他回去在土改中接受群众的教育。

不久,从衡山来了一位当过长工的老人,1926年年底罗荣桓在家乡开展农民运动时,他是农会会员。家乡解放了,特地到北京来看望罗荣桓。罗荣桓非常热情地接待他,给他安排住处,让秘书陪着参观游览。老人走时,给他买票,亲自送到大门口,又派人送到火车站。事后,罗荣桓对孩子说:“这些人虽然不是亲戚,但思想感情一致,比亲兄弟还亲。他们来看我完全是出于真心,出于阶级感情。绝不像你二伯伯他们,国民党在时他躲得远远的,生怕沾了边。解放了,都要来享清福。他虽然是我的亲哥哥,但不是一个阶级。”

司机老穆从解放战争时期就给罗荣桓开车,两家相处如同一家人。老穆说:罗元帅对同志关心尊重,服务人员工作中出点问题,从不挑剔训斥。有一次罗荣桓去人民大会堂开会,老穆以为要开很长时间,就跑去参观了。不料会议很快结束,罗荣桓走出会场找不到汽车,后来警卫人员帮他找到车,他坐在车上又等了半个多小时老穆才回来。老穆心里很紧张,可是罗荣桓只是问问他到哪里去了,还和蔼地问他参观得怎么样。

“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

长期以来,罗荣桓一面担负着繁重的领导工作,一面与疾病进行着顽强的斗争。他常说:“有一分精力,就要为党多做一点工作。”有的同志劝他要注意养生之道。他回答说:对于革命者来说,养生不是人生的目的,应该把养生当作保证工作效能的一个条件。争取长寿,是为了在革命事业上给后代做出更多的成果。

罗荣桓认为,与疾病做斗争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多年来,不论在什么地方,他都坚持黎明即起,在清晨新鲜的空气里散步一小时。

在医院,罗荣桓是最自觉、最守纪律的病人。他尊重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治疗,处处为医护人员着想,从来不提出请专家教授专门来给他看病,也不要求用什么特殊的药物。医生护士为他做点事,他总是用感激的口吻说:“你们是党派来工作的,真比我自己的儿女还要亲。我病了,使你们得不到休息,真对不起。”他还对护士们说,“在医疗战线上,护士是在第一线。这项工作需要细致、耐心、热心,没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责任心,真是不行啊!我看,如果把这项工作做到了家,也确实是了不起的专家。你们既是战士又是专家。”

1963年9月28日,罗荣桓因病再次住进北京医院。由于肾功能衰竭引起了尿毒症,医院没有人工肾的设备,只能采取向腹内注射大量生理盐水,隔半小时再抽出来的腹膜透析的办法。这种治疗,肚子胀得像鼓一样,他都一声不吭。他还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吃饭呕吐、浑身奇痒的痛苦。每当他勉强吃下一点东西时,就带着胜利的笑容说:“又打了一个胜仗,看起来,对于病也得要抗,不抗是不行的。”

病痛的折磨使他常常陷入昏迷状态,同志们焦急万分,可是他醒过来后却安慰大家说:“人总是要死的,这是新陈代谢,自然规律嘛!”

有一天朱德来看望,对他说:“荣桓同志,你还要继续和疾病做斗争啊!”

他望着这位老领导、老战友,平静地说:“是要和疾病做斗争,可是这一次恐怕是斗不赢了。实在斗不过去,也只好这样了。”

罗荣桓在弥留之际,拉着夫人林月琴的手,深情地望着这位和他同甘共苦近30年的红军女战士,对她说:“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他又嘱咐孩子们:“我一生选择了革命道路,这一步是走对了,你们要记住这一点。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爸爸就留给你们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

猜你喜欢

罗荣桓同志家乡
不搞特殊的罗荣桓
罗荣桓与罗生特
FOR YOU, O DEMOCRACY
向雷锋同志学习
罗荣桓:珍藏救过他命的银元南征北战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罗荣桓缘何英年早逝
一句赠言
“片名趣答”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