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安江南以北,亦远亦近“东南第一洲”

2016-05-14吴申

小演奏家 2016年6期
关键词:吴承恩淮安民歌

吴申

淮安在我脑海里是个很远又很近的地方,只知道那里是周总理的故乡,是颇具江南风格的苏北城市,也是当年淮安府衙的所在地。淮安府署地处江淮要道,沿大运河,环洪泽湖,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四大都市,井享有“壮丽东南第一洲”之誉。

《西游记》发烧友的探寻

作为一个看过无数遍《西游记》而不腻的发烧友,我首先要看的当然是吴承恩故居。借着心中燃烧起来的这份文艺热情,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河下古镇,来到了小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参观。

这是一组体现明代风格的、清雅秀丽又颇具江南园林式风格的建筑群,回环曲幽的庭院,青砖白墙,轩厅书斋,竹林茅舍,环境幽雅,幽静的后花园里长廊楼阁,亭轩舫桥,水榭假山,让你仿佛感觉走进了一座典雅的苏州园林。虽然看得出来有些庭院是刚刚扩建和修缮的,但整体格局上还是不错的。行走在庭院里,很难想象在这样幽静的环境里,吴承恩是如何写出来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神话小说的,这让我不由得对吴承恩又平添了几分景仰和佩服。

《西游记》文化的根在中国民间,淮安是吴承恩的故乡,可以说是《西游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然多了一层文化气息。

淮安地处大运河与淮河交汇处,是南北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曾经的达官贵人、巨商大贾和文人墨客都要经过这里,并经常在这里驻足。他们带来了各地关于《西游记》的书籍、绘画、戏剧,通过优伶的演出、才人的书会,南北文化中《西游记》故事的信息在这里撞击,必然会迸发出灿烂的火花,成为《西游记》文化的根。吴承恩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各种形态的《西游记》素材,深受这些文化的影响,从他的巨笔下产生世界名著《西游记》是历史的必然。

淮安的许多地方传说都与《西游记》关系很密切,吴承恩中年时,思想成熟,对当时的社会黑暗和政治腐败看得比较深刻,他想通过神魔故事来揭露社会人情、鞭挞黑暗邪恶势力,因而产生了创作《西游记》的思想基础和欲望。

百回本《西游记》问世以后,立即受到淮安地方人士的关注,天启《淮安府志》将此记载到书中,该书卷十六“近代文苑”记载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这里所说的“杂记”是古人对一种文体的说法,包括小说在内,实质就是指的《西游记》。

清代以来,《西游记》的著作权无端被元代道士邱处机攘夺,致世人不知吴承恩真面目。然而,淮安人一直在研究这部名著,并为吴承恩呐喊,进而拉开了研究《西游记》的序幕,使《西游记》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981年,淮安市人民政府为保护文化古城,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决定把《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推出来,组织人员先后修复了吴承恩故居,清理了吴承恩的墓地,并寻得吴承恩的颅骨,请中国科学院恢复了吴承恩的头像。

叩拜漂母墓感念漂母恩德

漂母墓位于淮阴区码头镇东约三华里处,俗称泰山墩。

墓主漂母何许人也?《史记·淮阴侯列传》有记载:“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是说韩信小时候家里很穷,身无长技,常常寄食于人,被人厌恶,有一位在淮河边上以漂洗丝絮为职业的老妇人同情韩信,数十日分食于韩信,韩信异常感动,表示日后必当厚报,而老妇人教育韩信大丈夫应当自食其力,并说明她只是同情韩信,不求回报。后来韩信助刘邦夺得天下,衣锦还乡,不仅报以干金,还在漂母死后为其筑冢,因而留下“一饭千金”的佳话和“漂母墓”的遗存。

漂母出身卑微,无名无姓,正因为施恩于人而不图回报,名垂青史,得以与孟母(孟子的母亲)、岳母(岳飞的母亲)一起成为史上三位最伟大的母亲(一说史上有四位伟大的母亲——孔母、孟母、漂母和岳母)。

比较起孟母和岳母,漂母的行为更加难能可贵。孟母三迁毕竟是为自己的亲生儿子选择好的学习环境,岳母教育的也是自己的亲骨肉,而孔子的母亲在丈夫死后孤身一人靠着娘家接济,哺育的也还是己之所出,唯独漂母帮助的是与自己无亲无故的落魄青年,她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站在漂母墓前,我微微闭上双眼,默默感念漂母的恩德,也默默为天下的母亲祈祷。只要母爱的光辉不竭,人类就将蓬勃兴旺,社会就将和谐安康。

历经千年时光的淮安府署

淮安府署这里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也是国内现存古代衙署建筑中最大的一个府衙。它是明清苏北地区的行政中心和漕运中心,大堂为知府处理公务之处,东西长约30米,建筑高大雄伟,气势恢宏,堂前大院东西为六科办公用房:东为吏科、礼科、户科,西为兵科、刑科、工科。

我们按照上面的字意用现在的行政分工给这六科进行了分类,但等进到里面看到介绍后,才知道古代的府衙办公分科还是和我们现在的政府各部门分工有所不同。

在这个府衙里行走参观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堂内外大柱、牌坊上那些警醒世人的对联,我记录下了其中的几副对联,其中大堂门内的一副对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地方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二堂门外的对联是:“看阶前竹绿苔青无非生意,听墙外鸦啼雀哚恐有冤情。”三堂门前的对联是:“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这些充满了思辨和哲理的对联,体现出为官之道、爱民为本的深刻内涵,在今天,依然对我们的官员们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总理故居的逆流小河

来到周总理故居门前的一条小河边,朋友提醒我是否注意到小河有所不同。我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河流是由南向北,而我们所见的河流方向多是由北向南的。

据说,周总理诞生时这里的河流突然改变了流淌方向,一个周游此地的道人看到后说,因为这河边的住宅里诞生了一个贤明丞相。

总理故居是座很典型的江苏民居,红木蓝瓦的建筑格式、古香古色的桌椅、简朴整洁的卧室、精致的窗棂雕花,都保持了古朴的原貌。看得出来,这里没有受到人为破坏,保护得很好,也得以让我们这些后人看到了总理当年真实的生活环境。

河下镇的老淮安气息

河下是淮安的古镇,虽然它衰落已有百年,但那优秀的传统文化精气依然深入骨髓,传承不息。古朴幽深的石板路和街巷,曲折回环的河渠和萧湖,瓦椽不整、隔扇半朽的古民居和古店面,盈耳触目、无处不在的独特文化气息,仍然在执着地昭示着其不同寻常的历史履痕。可喜的是河下古镇已于2002年7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3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河下虽小,但系殷阜之区,更为人文荟萃之所。据不完全统计,自唐设立科举制度以来,仅明清两代,河下就出了进士58名、翰林10人,历史上出生于河下或与河下息息相关的著名人物众多,其中有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汉赋鼻祖枚乘、枚皋父子,文学家陈琳,唐代大诗人赵嘏,北宋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未,盲人历算家卫朴,画家龚开,南宋时期巾帼英雄梁红玉与丈夫、抗金名将韩世忠,明代抗倭状元沈坤,《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等等。

河下虽区区弹丸之地,但在其鼎盛的300余年里,据不完全统计,河下诸商的第宅园亭就有117处之多,令人瞠目,更有名的是淮菜的创立也与河下息息相关。河下的宗教文化亦相当发达,其中有苏北名刹湖心寺、闻思寺、周宣灵王庙、古天兴观等。

清朝末年,一是由于道光年间“纲盐改票”,河下失去了盐业之利;二是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徙由山东入海,郡城之北的黄河变成废黄河,河下失去了黄河运输之利;三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津浦铁路筑成,同时海运也随之兴起,河下失去了运河水运之利;四是清末至民国期间战争和盗匪猖獗,河下遭受严重破坏,因而逐渐萧条衰落。

但是老淮安的气息仍保留在河下古镇,一息尚存,精髓就在一条1500米长的湖嘴街。这条街如今看起来局促逼仄,原本是河下古镇的南北交通干道,历史鼎盛时有“扬州千载繁华景,移至西湖嘴上头”的美誉。

湖嘴老街的地面主要是以花岗岩麻石铺成,这些长则数米短则几十厘米的石条是古镇最坚实的记忆。淮安地处平原,哪里来的这么多大石头?史料记载,淮安曾是南北盐业集散地,兴盛期间汇聚一大批富商巨贾,这些大盐商南下运盐,返程时就用江南的石头压船运到河下,结果就成了千年古镇的道路基干。

与街相对应的是巷,现今河下古镇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巷道,比如打铜巷、钉铁巷、摇绳巷、乾鱼巷等等。这些巷子类似于今天的专业市场,大多是古人专门围绕运河船运而展开的专业生产制造基地,据记载,当年河下曾有108条街巷。1500米长的湖嘴街因为被时间层层累积的厚实密度,走起来并不算近,总有值得让人停下脚步的画面。

里运河大堤上的河下码头早已废弃,和别的运河城市一样,在城市外围又有新开的运河航道。里运河在新时代担负起的职责更多是景观带,但还有野趣,岸边长满了芦苇、荷花。有从远处来的小渔船,老夫妻生活在船上,每天的收获就摆在路边出售。钓鱼的人也不少,守在岸边各处,都说这里的水好,鱼儿却不轻易上钩。

总督府衙门阳光正好

来到总督漕运部院门口,几个市民正坐在门墩上晒太阳,阳光正好,人们看起来闲逸舒适。

明清时期,作为漕运总督衙门的所在地,淮安成为全国漕运的指挥调度中心,漕运也造就了淮安的繁荣。明清时期,淮安作为掌管“半天下之财”的漕运总督衙门所在地,成为漕运的指挥调度中心,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

漕运总督府衙就在淮安古城(现在的淮安区)的中心位置,现在这里是漕运广场。那座宏伟壮观、掌管明清经济命脉的中央直属衙门曾毁于战火,后又被重建。漕运总督府衙门前有一对大石狮子,淮安人都说这是当年波斯国赠送给皇帝的,原有两对,一对送到了北京,另一对途经淮安时被当时的漕运总督留下了。当时的漕运总督都是由从一品或正二品的大员担任,位高权重,威震一方,所有沿运河北上的漕运物资均需经此查验通关。

漕运总督府衙也是廉政教育基地,大堂内有一副楹联,警醒着官员,看得出当时对廉政的重视程度。除了参观,这里的戏台每周也会不定期演出淮剧,本地老年人凭证件可以免费听戏。

马路对面是镇淮楼,本来是报时用的。据说抗日战争时期,镇淮楼上曾经设过陈望哨,在楼顶开了一个天窗,伸出一根木杆,上面悬挂铜钟,敌机要来轰炸时可以报警。现在镇淮楼下聚集了打牌的人,淮安人发明了“掼蛋”的玩法,这种打牌玩法在整个江苏都很受欢迎,有“饭前不掼蛋,等于白吃饭”之说。登上镇淮楼,便能看到漕运广场上的漕运总督府衙、漕运博物馆、镇淮楼在一条直线上。

水乡情韵唱响南闸民歌

南闸民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其在唐朝时就已闻名遐迩,它以丰厚的水乡情韵为底蕴,形成委婉、悠慢、抒情的演唱特色和赛歌、对唱等歌唱形式,至今流传着500多首传统民歌、历史民歌和新民歌。

“我站在湖岸边望啊/将我郎儿等/湖面风儿吹/小船浪里行/我的哥哥/小妹妹红丝绒,牵住哥哥的心……”相对于其他地方民歌,南闸民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水韵,这种唱腔听起来很清甜,像湖面吹来一股清甜的风,沉醉在人的心中。

南闸民歌兴于唐盛于清,历经千年流传,很多原生态歌词已经失传。南闸镇是南闸民歌的主要分布区域,而白马湖沿岸是南闸民歌的辐射区。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先后多次来到楚州区南闸镇探访南闸民歌,中央音乐学院郝维亚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黄白教授等也为探源中国民歌的发展轨迹来到南闸采集素材。

小贴士

美食

何记蟹黄汤包、蒲菜炖肉丸、老公鸡肉(鹅肉)、平桥豆腐、软兜长鱼等。

淮安有道独一无二的菜叫蒲菜,就是菖蒲的根。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写过,孙悟空打死艾叶花皮豹子精,解救了被捆绑在树上的樵夫。樵夫设野菜宴款待唐僧师徒四人,其中就有一道蒲菜根并茭儿菜,吴承恩赞美它“近水实清华”。

据说曾有多人将淮安蒲根迁移到别的地方,但由于气候和水土条件,长成后不仅粗老,而且麻嘴,根本无法入口。淮安处于淮河下游,到处都是冲积淤成的湖泊池沼,扎根于这些湖泊池沼里的蒲草,每年春天发芽时,都要穿过一层厚厚的淤泥。蒲茎剥去外部绿色的叶片,留取内里白色的一段,大约有一尺长短,拇指粗细,就是蒲菜。

景点

韩信故里:位于淮安市淮阴区境内。

刘鹗故居:刘鹗是清末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李光(龙川)之后,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大概是因为有太谷学派的思想作为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吴承恩淮安民歌
朱俊
吴承恩:人生不过是一场“西游记”
吴承恩剿匪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游淮安府署
《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Children I Met In Brisbane He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