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看待“体罚孩子”?

2016-05-14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6年6期
关键词:旷课体罚小腿

案例:叶先生一看见14岁的儿子就烦,如果儿子表现得稍有不好,他便动手就打。儿子吃饭吧嗒嘴,他上去就是一巴掌。关于体罚,说起来话长。您怎么看?我们来听听光明老师的分析——

光明老师:

我国自古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说法,西方谚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述,直到今天,体罚仍是我们身边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法宝”,甚至还有父母将其奉为至理名言。

父母打孩子,往往出于一时冲动,大多没深思熟虑,但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孩子如果经常挨打,性格会变得比较孤僻,不愿意和其他孩子玩耍。孩子步入社会后,与别人相处时会遇到很大的心理障碍。父母动不动就打孩子,会让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就瞒,能骗就骗。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为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有可能说谎,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另外,常挨打的孩子害怕家长,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都乖乖服从。在这种“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被动。的确,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和品德培养时应该严厉,但想通过打孩子达到教育目的却是不可取的,这样的结果会让双方“很受伤”。

这里更要说的是,最近一些年,国内一些人奉行“西方的那一套”,一味欣赏、反复夸赞孩子,我也是坚决反对的——文化不同、国情不同、教育机制不同,简单复制西方的教育理论,貌似振振有辞,实则害人不浅。请大家看看国外关于体罚孩子的点滴资料——

韩国:几年前,韩国通过了《教育处罚法》,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如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规定十分详细而明确。

美国:在美国一些地方,如果学生不努力读书,要判刑入狱,曾有7名学生因学业成绩差,被判坐牢两个月。同样是在美国,学生如果将学校认为不宜带进的东西带进学校内,学校将一律没收,并且不再还给学生。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

瑞士: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如果有人无故旷课,瑞士法院就要对他提出诉讼,因为学习是学生应尽的义务。对旷课的学生,一般都要处以罚款。

我觉得,体罚,有针对性,是偶尔用之,在当下的社会现状、时代背景下,不可谓错。请您仔细想想。

(本栏目由爱尚教育特别支持)

猜你喜欢

旷课体罚小腿
高职辅导员对旷课学生的管理初探
小腿抽筋不简单
临夏地区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美国推出“每名学生,每一天”倡议 以解决学生旷课问题
有些伤痛,爱也无法抚平
体罚容易让孩子精神失常
我的朋友
旷课猖獗愁坏沙特教育部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