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耽美文学的唯美主义情感

2016-05-14马含

文学教育 2016年6期

内容摘要:耽美文学是近年来流行于网络的一种边缘化文学样式。作为以青年女性为主要受众的类型文学,它有着独特的审美内涵,与唯美主义密切相关。它虽然继承了唯美主义的浪漫传统,但作为一种流行的亚文化现象,其健康发展还需要正确引导。

关键词:耽美文学 唯美主义 同人女

一.耽美文学的唯美主义根源

耽美,顾名思义,即“耽溺于美”之意,它的日文意思是指“浪漫、唯美”,不同于同志文学的现实性书写,耽美文学多是青年女性臆想出的男性爱情故事,且男性多以美少年为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这是一种以男性身体之美为载体,具有展示男性身体的“私密经验”,并具有男性身体崇拜情结的类型化文学。耽美文学是耽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80~90年代传入中国,最初多为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年女性接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耽美小说借助网络平台,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接受。从正面价值看,耽美文学打破了以往文学把男性身体加以政治化、道德化的工具主义修辞,还原了“身体作为人的外在表征和存在基础”[1]的主体性内涵,透露出性别解放与身体解放等多重革命意味;从负面价值看,这种对男性身体的极力展示与赏玩,又以娱乐乌托邦的文学之“轻”消解了上述重视男性身体的思想之“重”。耽美文学正是带着这种混搭、暧昧的现代主义面孔加入了世纪末文学的“大合唱”,并迅速成长为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的又一道靓丽风景。

从根源上说,耽美文学脱胎于日本唯美派。上个世纪初期,唯美派受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影响,以反对自然主义的姿态进入文坛。唯美又称耽美,“耽美”一词即由此而来。“美的东西就是永久欢乐”,唯美派肯定个人欲望,追求感官享受,拓宽了当时被自然主义束缚的创作模式,为文学创作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唯美派过于重视“美”,脱离现实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流于色情官感描写最终走向没落。唯美派虽然没落,但其美学主张却被后来的耽美小说继承,“和经典唯美主义文学一样,‘耽美描写情欲和死亡,着力于表现感官享乐和极致的感性之美。”[2]被认为是耽美文学鼻祖的森茉莉,正是唯美派代表作者森鸥外的女儿。

二.耽美文学的唯美情感呈现

耽美文学描写的是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男人之间的同性恋爱不涉及到繁殖和婚姻,相比异性恋而言,显得更加纯粹,更接近于唯美主义对“美”的追求。优秀的耽美小说,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人物的塑造,甚至在表现技法上,都不乏可取之处。

如2004年爆红各大耽美BBS的网络小说《十大酷刑》,作者小周123。该小说描写了皇帝朱炎明对臣子严小周的残酷爱情。七年前,朱炎明微服出访,只因一句“色若春花”注意到了严小周,但后者并不知情,七年后,早已高中探花的严小周却成为朱炎明的娈伴,被皇帝以爱的名义欺压,最终,严小周以死亡完成了十大酷刑的最后一刑,小说至此完结。文中的严小周兼具男子与女子双重特点,“眉心间一点红痣”是其外貌最主要的特征,行事果决手段狠毒,无论外貌还是性格,都极致的美,极致的决绝,他最后的结局也体现了耽美文学的极致审美情趣,死亡等于美。按照耽美小说“大本营”晋江文学城的分类,此种爱情属于“虐恋情深”,这种“虐”正是唯美主义者独特的人生观,是唯美—颓废主义在当今网络文学中的一种变调。

类似的还有大风刮过的《又一春》、天籁纸鸢的《风流》等,他们把故事背景放置于架空王朝,以便更好地展开想象,建构自己的唯美乌托邦。脉脉的《浮光》将同人女的凝视放到作品中,更体现出了耽美小说朦胧的美感。卢一匹的《死亡诞生在臀部之下》,运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可以说是耽美文学在创作形式上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正如李银河所说:“同人女的重点在于审美,或者追求美。”

三.耽美文学的唯美叙事困境

由于唯美主义文学追求官感享受,以“情”至上,很容易沦为描写感官情欲的色情小说,日本唯美派的没落即是前车之鉴。耽美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消费男色的文学,打上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生产及消费的鲜明印记,一些作品不免带有性描写,加之耽美小说的广大受众群体为青年女性,性对于她们来说显得更加神秘而且有吸引力,导致许多耽美小说有色情化的倾向。同时,网络文学的商业化程度加深,耽美写手群体不断扩大,作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因为,网络文学属于以大众与市场为导向的消费型文学,它不像经典文学与精英文学那样努力寻求艺术质量与审美创造的突破,而是力争在一个时尚变化迅速、大众口味多元、思想价值平面的景观社会制造“震惊”式的阅读效应,所以,其审美指向正如有论者所总结的:“与传统灵韵艺术对应膜拜价值不同,现代复制艺术对应展示价值。”[3]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耽美小说也越来越为大众所知,接受耽美的年龄普遍下降,许多涉世未深的作者缺乏生活经验,写出来的耽美作品也苍白无力甚至无病呻吟。更有甚者,将耽美作品中的男性描写得同女子一样,这类作品虽然披上了耽美的外衣,但实际上还是传统言情故事,与耽美文学所追求的纯粹的唯美主义背道而驰。

耽美文学改变主流文学家国天下的叙事模式,凡事皆以情出发,为了爱情可以放弃天下,充分满足个人的私欲,极端崇尚唯美主义。这本无可厚非,但部分作品涉及吸毒、乱伦、背德等描写,如风弄的《太子》,讲述的就是一对兄弟之间的爱情故事,这种故事虽能享受一时的背德快感,但长久来看却使作品丧失了灵韵。

耽美文学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它虽然继承了唯美主义的浪漫传统,但目前仍属于边缘化文学样式,常常同色情文学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对耽美文学的唯美主义困境进行反思。耽美文学的未来在于,“要真正触摸生活,穿透生活,写出生活的精髓,才能有长久的文学青春。否则,只是触及了生活的皮毛,卖一点时尚的快货,到头来,只是一场文学秀和写作的假唱。”[4]耽美文学在中国发展不过一、二十年,是新兴的文学现象,它的健康发展还需要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王涛.试论网络媒介影响下文学创作中主体间性的生成——以“80后”创作中的身体修辞变化为例[J].当代文坛,2016(2).138.

[2]张冰.论“耽美”小说的几个主题[J].文学评论,2012(5).171.

[3]黄大军.西方现代城市空间观的美学建构与主体救赎——以齐美尔、本雅明为中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5).53.

[4]于文秀等.物化时代的文学生存——70后、80后女作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64.

本文系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构建大学美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14XJ-16005)

(作者介绍:马含,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