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蒙洛夫《蜡烛》主旨之我见

2016-05-14刘李霞

文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主旨蜡烛意象

刘李霞

内容摘要:前苏联作者西蒙诺夫在《蜡烛》一文中用舒缓的笔调向读者讲述了崇高的“蜡烛”故事。关于该文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也就《蜡烛》一文的主旨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蜡烛》 主旨 意象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西蒙诺夫的蜡烛感人至深,作者以动人的笔法写了一篇爱与勇敢的赞歌。文章讲述了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打败法西斯,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置生死于度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在连连炮火的袭击下,用双手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用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为悼念烈士,老妇人不惜拿出自己珍藏45年的结婚时的喜烛,点在坟上,让这点燃的烛光去寄托母亲对儿子的哀思,去寄托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感激之情。蜡烛在文中不仅是道具,同时还被作者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通读全文,这些象征意都有合理的解读,也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主旨,但如果文章只读到这里,我以为似乎把文本的主旨读浅了,我们应在文本的细微处读出不言之语,于无声处读懂作者的话外之音。

文章一开头先简单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缘起,几名红军战士打算攻占桥头堡,但他们被猛烈的炮火逼回,并牺牲一个战友。而此时我们的主角育乞西目睹这一幕时也被炮火震晕,故事就是在老妇人苏醒后发生的。细读全文,整个故事就是在炮火连天的背景下发生的,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蜡烛的故事才如此感人。但我们很多解读都只是关注老妇人冒着枪林弹雨完成安葬红军战士的感人肺腑的那一幕。整个文本也多次写了老妇人遭到炮火袭击,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者写到的前后炮火是不一样的。在前文交代中,德国人的炮火非常猛烈,让五个红军战士两个轻伤,两个重伤。那第5个已经死了,也正是在如此强大的攻击下放弃进攻的。文本如此描绘:“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弹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可见炮火的强大。如果炮火一直如此强大,我们的老妇人怎能完成她的心愿呢?而文本中写到“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一段还没有炸断的铁栏杆拦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她太衰老了,跨不过去,因此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可见我们的老妇人应该是很容易被敌军发现的目标,也是很容易被命中的目标,可此时文中写到炮弹总是离他很远,难道炮弹不忍心伤害老妇人吗?可惜物是不通人情的,通人情的是后面的人。当披着黑色纱巾的老妇人颤巍巍的走到方场,守护桥头堡的德军透过望远镜能够看清楚老妇人的模样,这可能会让他们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唤起沉睡已久的人性,炮弹才会离他很远。当他们弄清楚老妇人的意图时,在德军的心中应该是看不见敌人,只能看到天底下母亲对孩子的爱怜,因为人的本能是不分国界的,是不需要语言来解释的。老妇人就是用蜡烛点燃了爱和希望,驱逐人性(哪怕是残忍无比的德国法西斯)的阴影,唤起美好,用她无言的行为去诠释人类需要和平,爱是不分国家和种族的。

我想这也应该是西蒙若夫想要表达的主旨:用蜡烛来驱散人性的阴暗,用美好来召唤和平,反对战争。我想这的样解读是可以容忍的。蜡烛,不仅仅代表一种哀思,或一种友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都可以品味出不同的意蕴,而我愿光明永照人间。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第十一中学)

猜你喜欢

主旨蜡烛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主旨大意题
来自林间的风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神奇蜡烛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
神秘熄灭的蜡烛
办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