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学生随笔的写作

2016-05-14陈国民

文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交流

陈国民

内容摘要:作文训练既要有要求,又不能过多要求,让学生乐意写又写出好文章,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抓好随笔写作。对文章内容、写法不提任何要求,让学生随意运笔;通过评讲和交流,让学生逐渐领悟写作的真谛。

关键词:随笔 交流 评优

作文训练,要达到的效果是将学生在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时能够写得出色。这里面有两个要素,一是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选择自己的想写的内容;二是把想写的内容写好。这里着重谈如何培养学生把想写的内容写好的问题。这其中既有技巧方面的能力,也有写作兴趣方面的心理因素。我们的主要办法是平时要求并培养学生的随笔写作。

1.定期上交,但不作过多规定

记得鲁迅曾说写不出时不硬写,这确实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因为硬逼着写不太可能写出美文妙作的。但是如果习作阶段完全流于兴趣和自由自在,那也会出现长期没有兴趣而不写的现象。这里的矛盾在于没有兴趣可能不写,逼着写又写不好。所以我们采取定期上交随笔的措施。定期,不得不写;随笔,写得比较自由。借此解决这个矛盾。

随笔的要求,我们尽量放宽,对写作内容、体式、长短等等都不提要求,一任其自由。这样,学生写作时没有任何拘限,叙述、写景、议论、说明,任其发挥;现实、历史、读书心得,随其自由。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们只规定时限和大体的量。这样学生的自由度就比较大,但又能控制学生经常动笔。经常动笔,写作表达的基本能力会得到一定的锻炼。习以为常后,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共同得到提高。

2.重视评价,主要是“评优”

对学生随笔不提过多的硬性要求,并不等于完全放任自流。要使随笔真正提高质量,还得在评讲上下功夫。我们一般每周上交一次,每月重点评讲一次。评讲前老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将4次随笔的详细情况再做一番梳理。将随笔中的优秀习作介绍给全班同学;让特别有特色的习作在课堂交流;挑选一个重点做专门的辅导。这个评讲,要注意的是只报喜不报忧。不把学生习作中的缺点和问题作为介绍对象,努力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长处和优点,让学生在向好中得到启发。一些老师急于求成,总是想用指出存在问题和批评不好习作的方法来使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其实,针对不少同学存在的问题,选择班级中这方面做得好的习作,更能够使学生获益,又不伤害一些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

每次评讲中,需要有计划地将写作常识和技巧、艺术逐步作专门指导。结合学生随笔中的好例子,也可以举名家名作中的实例,讲解写作艺术。由于根据学生习作进行,学生接受程度较高;又由于一次一讲,学生容易消化吸收。

3.鼓励交流,但不随便公示

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老师讲述往往不如学生互相交流的效果。学生间的交流因为年龄相同,心理特点相似和实际水准接近,相互间的交流中得到的启发和帮助、激励作用更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经常交换随笔,取长补短;选择随笔写作优秀的学生在课堂进行交流心得。这种交流因对象之间的相近而作用巨大。有时,我们还在征得学生同意后,将一些特别好的随笔在班里传阅,起示范作用。定期挑选优秀随笔,誊写后张贴在课堂供大家欣赏,老师作一些简要评语。在班里办一个不定期的打印“刊物”,专门刊发学生优秀随笔,配以插图、评语,让学生自编自印,又提高了他们的编辑能力。

在做这件事的时候,需要注意保护学生积极性和隐私。我们一般要交流或者交换之前,都要得到相关学生的同意,绝不自行其是;张贴的随笔更是先让学生自选,然后老师在他们愿意公开的随笔中选择。尊重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就特别高,实际效果就特别好。

4.长期坚持,但不求短期效应

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绝非短期能够奏效,因此我们对学生的随笔写作也是坚持长期注意,逐步提高,不追求短期效应。当下,因为考试成效的影响,许多老师不愿也不敢去做这种难以短期见效的事情了,原因在绝对时间相等的情况下,重视随笔写作甚至在短期内还可能影响学生考试分数的提高。不过,我们从培养学生素质的角度,认为素质重于分数,而且从效率角度看,长期坚持必然会在各种考试,尤其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的各种“考试”中,会有绝好的成绩。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春申中学)

猜你喜欢

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蜜蜂是怎样交流的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出了错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