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破企业大学的边缘化

2016-05-14刘毅刘怡君

培训 2016年6期
关键词:战略大学人才

刘毅 刘怡君

企业大学的建设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唯有以企业为根本,将战略落实作为企业大学的初,己与目标,才能在企业发展中不被边缘化,发挥自身主动作用,最终创造出不断增长的价值。

企业大学在建立和运营过程中,要想产生价值,就必须让业务部门对其产生依赖,这是企业大学最终可以生存下来的关键。乐华恒业大学成立于2012年,在初创阶段,我屡次回望企业大学期待实现的战略价值,依据它对业务设计进行调整和重塑。

明确企业大学的战略价值

一家企业投资创办企业大学,首先是要落实企业的战略意图,因为它属于战略投资,所以一定要产生战略贡献;其次是人才培养;再次是企业组织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最后就是解决企业的业务难题。不同的企业大学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对这四种价值的排序和重视程度都不一样。

落实战略意图

从摩托罗拉大学的没落到华为大学的兴盛,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企业大学的发展方向是由企业的战略来决定的;企业大学服从于企业的战略;企业大学只能促进而不能改变企业发展的战略。落实战略意图,包括统一企业价值观、传承文化、输出品牌、促进和政府的合作等内容。

专注人才培养

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专业人才、服务人才、创业人才都有着不同的培养标准。我们不仅要在各个框架内为其设计学习项目,还需要通过加深人才观念的传播,对企业进行人才输出、知识生产、后续学习化组织构建、公共关系维护等工作,为人才的持续发展打造良好的空间和氛围。

提升组织能力

从最初的人力资源部门变为培训部门、培训中心,再到内向型企业大学,最终成为外向型企业大学,培训在不同发展阶段,一直用变化的视角来观察企业的战略布局。内向型企业大学不断优化的过程,就是为企业解决内部客户群体所提出问题的过程。只要业务部门解决不了难题,企业大学就要通过经营模拟、业务复盘、梳理企业现实状况等措施,帮助企业找到能力提升方案。

沉淀知识经验

企业大学要把现有的隐性经验提炼成显性的智慧成果,提供给学员学习,从而加快企业的扩张规模。乐华恒业大学就是不仅把集团在西安的经验陕速沉淀下来,还将其传播到其他四个乐华城,为组织的复制提供了支持。

加强企业大学的系统建设

乐华恒业大学仅硬件的投资就有几千万,但是系统建设还需要花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来进行储备和完善,因为企业大学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实体大楼。我们把乐华恒业大学定位为集团产业教育的事业部,通过构筑学习、企业、创投三大平台,为集团培养职业经理人,并孵化创业项目。

定位战略打造发展规划

在策划初期,我们首先要厘清企业大学的战略意图,对集团业务进行拆分,寻找盈利增长点和最紧急的发展内容,据此确定企业大学的工作重点和长期发展规划。

乐华恒业大学建立之初,团队只有七八个人,势单力薄,于是依据战略目标为自身设计了“3+3”阶段发展规划。第一年是基础年,着重做团队建设和师资能力建设;第二年是产品年,结合企业的业务输出学习产品;第三年要做拓展年,接触市场了解客户的深入需求;第四年是探索年,努力在2018年实现学历制探索;第六年要做深化年,进一步推动体系创新和迭代。

定制组织结构

在不同成长时期,企业大学的组织结构都不一样。一般而言,在初创期和成长期实行直线制或职能制,中期执行矩阵制,成熟期实行事业部制。现在乐华恒业大学正处于“产品年”的开端,因此以产品为轴心,为自身设置了“三条线”结构:一条市场线,一条产品线,一条保障线。市场线把市场内外的需求传达给产品部门,而产品部门据此快速将作品研发出来,并组织实施,保障线则负责维护市场线和产品线的有效运转。

对接人才培养体系

企业大学的人才体系与两方面因素息息相关。第一是大学在企业战略布局中的角色。在乐华恒业大学建立之初,我就申请由集团CEO亲自担任校长,因为内向型企业大学如果没有CEO压阵,很多工作难以推动。

第二要与整个人力资源系统形成完整的接口。企业大学无法扛起人力系统的所有功能,两个部门之间要分工协作,建立紧密联系。我来到西安总部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西安的人力资源市场,查找旅游文化行业的培训标杆企业,并进一步深入了解乐华恒业集团的人力系统结构,并依据其人才发展通道构建企业大学的课程体系。

改善质量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进行再生产的基础,然而我在做柯氏四级评估时,发现客户对此很不理解,业务系统也不配合,做到第三、四级的时候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很难继续深入。因此我借鉴柯氏系统,把企业大学的质量评估分成了三个层面:

第一,员工学习提升评价——是否愿意学?是否主动学?是否做到学以致用?是否愿意分享传播?

第二,组织效能评价——企业文化是否融入?是否理解CEo倡导的价值观?员工行为有无变化?组织效能有无改变?

第三,培训设计评价——培训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如何?培训方式的差异性和实用性如何?

创新人才运营系统

我们的人才系统要实现两个运营,—个是学员的运营,一个是师资的运营。学员方面要考虑其能力结构,优秀者可以在企业大学内得到提拔或培养成内训师,也可以输送其到业务部门做领导。师资方面,我们将师资队伍分成了三种,一种专职做企业大学讲师;一种是如果其他公司的业务部门出现管理者空缺,讲师就前去替代,不能让企业业务出现缺口,因此我们的师资分为若干个项目组,分别跟进集团的不同业务条线;第三种讲师担当着内部创业的任务,这缘于企业大学所肩负的孵化企业的使命。

逐步向市场化转型

企业大学的运营如果要走向市场,就要从输出单个课程开始,和市场慢慢接轨;如果某个老师受到外部机构越来越多的重视,就开始进行师资输出;接着企业大学内部的网络和外部的结构开始建构,一些咨询式的项目准备潜入市场进行运营资源输出;最后是运作输出,完成从内向型向外向型企业大学的转变。

改善企业大学的业务设计

培训工作者经常会面临一系列难题:学员抗拒培训,学到的东西不能立竿见影,业务部门不愿意送人来培训。然而事实上,企业一直缺乏人才,员工的关键能力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这是—个矛盾的难点。如果要发挥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动性,我们必须要从业务出发,设计企业大学与业务部门的关系。

聚焦公司成长阶段

企业的成长周期从创业到退出分为不同的阶段。比如,在企业高峰期开始衰落的时候必须考虑二次创业,即延伸产业链,从市场进入策略转入市场进攻策略。因此,每个阶段企业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而企业大学要擅于挖掘属于自己的课题。乐华恒业大学目前围绕主题乐园,重点解决乐园经营范畴的店铺、餐饮、设备的运行,产品服务的打造等问题,如果该项目组切实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此阶段就是打了一场胜战。

寻找业务问题切口

业务从哪里人手?CE0关心的业务目标。企业大学要做的重点是什么?给业务目标提供方法和突破口。

我刚进入乐华恒业大学时,集团的第一个乐园刚开园,建设部门还没完善好就交给运营部门,有太多的硬件需要整改,运营部门也是一头雾水,我主动向CEO请示,企业大学可以出台乐园的标准,而在当下企业内部,建设要服从于运营;在打造第二个乐园时,乐华恒业大学做了乐园的建设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指导新的项目开工;接下来乐园面临管理无序的问题,大学的教学研究部门快速地出台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准确地对接了一系列业务痛点。

乐华恒业大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不能从它自身的财务报表中得出结论。但是,如果你把其他子公司的财报价值从三个亿变成五个亿,那么企业大学的战略投资就得到了回报——它在现阶段确实对业务起到良性的辅导作用,并将在未来承担起孵化企业的远大使命。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大学的建设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唯有以企业为根本,将战略落实作为企业大学的初心与目标,才能在企业发展中不被边缘化,发挥自身主动作用,最终创造出不断增长的价值。打破企业大学的边缘化

刘毅 刘怡君

企业大学的建设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唯有以企业为根本,将战略落实作为企业大学的初,己与目标,才能在企业发展中不被边缘化,发挥自身主动作用,最终创造出不断增长的价值。

企业大学在建立和运营过程中,要想产生价值,就必须让业务部门对其产生依赖,这是企业大学最终可以生存下来的关键。乐华恒业大学成立于2012年,在初创阶段,我屡次回望企业大学期待实现的战略价值,依据它对业务设计进行调整和重塑。

明确企业大学的战略价值

一家企业投资创办企业大学,首先是要落实企业的战略意图,因为它属于战略投资,所以一定要产生战略贡献;其次是人才培养;再次是企业组织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最后就是解决企业的业务难题。不同的企业大学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对这四种价值的排序和重视程度都不一样。

落实战略意图

从摩托罗拉大学的没落到华为大学的兴盛,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企业大学的发展方向是由企业的战略来决定的;企业大学服从于企业的战略;企业大学只能促进而不能改变企业发展的战略。落实战略意图,包括统一企业价值观、传承文化、输出品牌、促进和政府的合作等内容。

专注人才培养

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专业人才、服务人才、创业人才都有着不同的培养标准。我们不仅要在各个框架内为其设计学习项目,还需要通过加深人才观念的传播,对企业进行人才输出、知识生产、后续学习化组织构建、公共关系维护等工作,为人才的持续发展打造良好的空间和氛围。

提升组织能力

从最初的人力资源部门变为培训部门、培训中心,再到内向型企业大学,最终成为外向型企业大学,培训在不同发展阶段,一直用变化的视角来观察企业的战略布局。内向型企业大学不断优化的过程,就是为企业解决内部客户群体所提出问题的过程。只要业务部门解决不了难题,企业大学就要通过经营模拟、业务复盘、梳理企业现实状况等措施,帮助企业找到能力提升方案。

沉淀知识经验

企业大学要把现有的隐性经验提炼成显性的智慧成果,提供给学员学习,从而加快企业的扩张规模。乐华恒业大学就是不仅把集团在西安的经验陕速沉淀下来,还将其传播到其他四个乐华城,为组织的复制提供了支持。

加强企业大学的系统建设

乐华恒业大学仅硬件的投资就有几千万,但是系统建设还需要花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来进行储备和完善,因为企业大学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实体大楼。我们把乐华恒业大学定位为集团产业教育的事业部,通过构筑学习、企业、创投三大平台,为集团培养职业经理人,并孵化创业项目。

定位战略打造发展规划

在策划初期,我们首先要厘清企业大学的战略意图,对集团业务进行拆分,寻找盈利增长点和最紧急的发展内容,据此确定企业大学的工作重点和长期发展规划。

乐华恒业大学建立之初,团队只有七八个人,势单力薄,于是依据战略目标为自身设计了“3+3”阶段发展规划。第一年是基础年,着重做团队建设和师资能力建设;第二年是产品年,结合企业的业务输出学习产品;第三年要做拓展年,接触市场了解客户的深入需求;第四年是探索年,努力在2018年实现学历制探索;第六年要做深化年,进一步推动体系创新和迭代。

定制组织结构

在不同成长时期,企业大学的组织结构都不一样。一般而言,在初创期和成长期实行直线制或职能制,中期执行矩阵制,成熟期实行事业部制。现在乐华恒业大学正处于“产品年”的开端,因此以产品为轴心,为自身设置了“三条线”结构:一条市场线,一条产品线,一条保障线。市场线把市场内外的需求传达给产品部门,而产品部门据此快速将作品研发出来,并组织实施,保障线则负责维护市场线和产品线的有效运转。

对接人才培养体系

企业大学的人才体系与两方面因素息息相关。第一是大学在企业战略布局中的角色。在乐华恒业大学建立之初,我就申请由集团CEO亲自担任校长,因为内向型企业大学如果没有CEO压阵,很多工作难以推动。

第二要与整个人力资源系统形成完整的接口。企业大学无法扛起人力系统的所有功能,两个部门之间要分工协作,建立紧密联系。我来到西安总部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西安的人力资源市场,查找旅游文化行业的培训标杆企业,并进一步深入了解乐华恒业集团的人力系统结构,并依据其人才发展通道构建企业大学的课程体系。

改善质量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进行再生产的基础,然而我在做柯氏四级评估时,发现客户对此很不理解,业务系统也不配合,做到第三、四级的时候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很难继续深入。因此我借鉴柯氏系统,把企业大学的质量评估分成了三个层面:

第一,员工学习提升评价——是否愿意学?是否主动学?是否做到学以致用?是否愿意分享传播?

第二,组织效能评价——企业文化是否融入?是否理解CEo倡导的价值观?员工行为有无变化?组织效能有无改变?

第三,培训设计评价——培训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如何?培训方式的差异性和实用性如何?

创新人才运营系统

我们的人才系统要实现两个运营,—个是学员的运营,一个是师资的运营。学员方面要考虑其能力结构,优秀者可以在企业大学内得到提拔或培养成内训师,也可以输送其到业务部门做领导。师资方面,我们将师资队伍分成了三种,一种专职做企业大学讲师;一种是如果其他公司的业务部门出现管理者空缺,讲师就前去替代,不能让企业业务出现缺口,因此我们的师资分为若干个项目组,分别跟进集团的不同业务条线;第三种讲师担当着内部创业的任务,这缘于企业大学所肩负的孵化企业的使命。

逐步向市场化转型

企业大学的运营如果要走向市场,就要从输出单个课程开始,和市场慢慢接轨;如果某个老师受到外部机构越来越多的重视,就开始进行师资输出;接着企业大学内部的网络和外部的结构开始建构,一些咨询式的项目准备潜入市场进行运营资源输出;最后是运作输出,完成从内向型向外向型企业大学的转变。

改善企业大学的业务设计

培训工作者经常会面临一系列难题:学员抗拒培训,学到的东西不能立竿见影,业务部门不愿意送人来培训。然而事实上,企业一直缺乏人才,员工的关键能力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这是—个矛盾的难点。如果要发挥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动性,我们必须要从业务出发,设计企业大学与业务部门的关系。

聚焦公司成长阶段

企业的成长周期从创业到退出分为不同的阶段。比如,在企业高峰期开始衰落的时候必须考虑二次创业,即延伸产业链,从市场进入策略转入市场进攻策略。因此,每个阶段企业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而企业大学要擅于挖掘属于自己的课题。乐华恒业大学目前围绕主题乐园,重点解决乐园经营范畴的店铺、餐饮、设备的运行,产品服务的打造等问题,如果该项目组切实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此阶段就是打了一场胜战。

寻找业务问题切口

业务从哪里人手?CE0关心的业务目标。企业大学要做的重点是什么?给业务目标提供方法和突破口。

我刚进入乐华恒业大学时,集团的第一个乐园刚开园,建设部门还没完善好就交给运营部门,有太多的硬件需要整改,运营部门也是一头雾水,我主动向CEO请示,企业大学可以出台乐园的标准,而在当下企业内部,建设要服从于运营;在打造第二个乐园时,乐华恒业大学做了乐园的建设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指导新的项目开工;接下来乐园面临管理无序的问题,大学的教学研究部门快速地出台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准确地对接了一系列业务痛点。

乐华恒业大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不能从它自身的财务报表中得出结论。但是,如果你把其他子公司的财报价值从三个亿变成五个亿,那么企业大学的战略投资就得到了回报——它在现阶段确实对业务起到良性的辅导作用,并将在未来承担起孵化企业的远大使命。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大学的建设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唯有以企业为根本,将战略落实作为企业大学的初心与目标,才能在企业发展中不被边缘化,发挥自身主动作用,最终创造出不断增长的价值。打破企业大学的边缘化

刘毅 刘怡君

企业大学的建设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唯有以企业为根本,将战略落实作为企业大学的初,己与目标,才能在企业发展中不被边缘化,发挥自身主动作用,最终创造出不断增长的价值。

企业大学在建立和运营过程中,要想产生价值,就必须让业务部门对其产生依赖,这是企业大学最终可以生存下来的关键。乐华恒业大学成立于2012年,在初创阶段,我屡次回望企业大学期待实现的战略价值,依据它对业务设计进行调整和重塑。

明确企业大学的战略价值

一家企业投资创办企业大学,首先是要落实企业的战略意图,因为它属于战略投资,所以一定要产生战略贡献;其次是人才培养;再次是企业组织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最后就是解决企业的业务难题。不同的企业大学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对这四种价值的排序和重视程度都不一样。

落实战略意图

从摩托罗拉大学的没落到华为大学的兴盛,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企业大学的发展方向是由企业的战略来决定的;企业大学服从于企业的战略;企业大学只能促进而不能改变企业发展的战略。落实战略意图,包括统一企业价值观、传承文化、输出品牌、促进和政府的合作等内容。

专注人才培养

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专业人才、服务人才、创业人才都有着不同的培养标准。我们不仅要在各个框架内为其设计学习项目,还需要通过加深人才观念的传播,对企业进行人才输出、知识生产、后续学习化组织构建、公共关系维护等工作,为人才的持续发展打造良好的空间和氛围。

提升组织能力

从最初的人力资源部门变为培训部门、培训中心,再到内向型企业大学,最终成为外向型企业大学,培训在不同发展阶段,一直用变化的视角来观察企业的战略布局。内向型企业大学不断优化的过程,就是为企业解决内部客户群体所提出问题的过程。只要业务部门解决不了难题,企业大学就要通过经营模拟、业务复盘、梳理企业现实状况等措施,帮助企业找到能力提升方案。

沉淀知识经验

企业大学要把现有的隐性经验提炼成显性的智慧成果,提供给学员学习,从而加快企业的扩张规模。乐华恒业大学就是不仅把集团在西安的经验陕速沉淀下来,还将其传播到其他四个乐华城,为组织的复制提供了支持。

加强企业大学的系统建设

乐华恒业大学仅硬件的投资就有几千万,但是系统建设还需要花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来进行储备和完善,因为企业大学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实体大楼。我们把乐华恒业大学定位为集团产业教育的事业部,通过构筑学习、企业、创投三大平台,为集团培养职业经理人,并孵化创业项目。

定位战略打造发展规划

在策划初期,我们首先要厘清企业大学的战略意图,对集团业务进行拆分,寻找盈利增长点和最紧急的发展内容,据此确定企业大学的工作重点和长期发展规划。

乐华恒业大学建立之初,团队只有七八个人,势单力薄,于是依据战略目标为自身设计了“3+3”阶段发展规划。第一年是基础年,着重做团队建设和师资能力建设;第二年是产品年,结合企业的业务输出学习产品;第三年要做拓展年,接触市场了解客户的深入需求;第四年是探索年,努力在2018年实现学历制探索;第六年要做深化年,进一步推动体系创新和迭代。

定制组织结构

在不同成长时期,企业大学的组织结构都不一样。一般而言,在初创期和成长期实行直线制或职能制,中期执行矩阵制,成熟期实行事业部制。现在乐华恒业大学正处于“产品年”的开端,因此以产品为轴心,为自身设置了“三条线”结构:一条市场线,一条产品线,一条保障线。市场线把市场内外的需求传达给产品部门,而产品部门据此快速将作品研发出来,并组织实施,保障线则负责维护市场线和产品线的有效运转。

对接人才培养体系

企业大学的人才体系与两方面因素息息相关。第一是大学在企业战略布局中的角色。在乐华恒业大学建立之初,我就申请由集团CEO亲自担任校长,因为内向型企业大学如果没有CEO压阵,很多工作难以推动。

第二要与整个人力资源系统形成完整的接口。企业大学无法扛起人力系统的所有功能,两个部门之间要分工协作,建立紧密联系。我来到西安总部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西安的人力资源市场,查找旅游文化行业的培训标杆企业,并进一步深入了解乐华恒业集团的人力系统结构,并依据其人才发展通道构建企业大学的课程体系。

改善质量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进行再生产的基础,然而我在做柯氏四级评估时,发现客户对此很不理解,业务系统也不配合,做到第三、四级的时候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很难继续深入。因此我借鉴柯氏系统,把企业大学的质量评估分成了三个层面:

第一,员工学习提升评价——是否愿意学?是否主动学?是否做到学以致用?是否愿意分享传播?

第二,组织效能评价——企业文化是否融入?是否理解CEo倡导的价值观?员工行为有无变化?组织效能有无改变?

第三,培训设计评价——培训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如何?培训方式的差异性和实用性如何?

创新人才运营系统

我们的人才系统要实现两个运营,—个是学员的运营,一个是师资的运营。学员方面要考虑其能力结构,优秀者可以在企业大学内得到提拔或培养成内训师,也可以输送其到业务部门做领导。师资方面,我们将师资队伍分成了三种,一种专职做企业大学讲师;一种是如果其他公司的业务部门出现管理者空缺,讲师就前去替代,不能让企业业务出现缺口,因此我们的师资分为若干个项目组,分别跟进集团的不同业务条线;第三种讲师担当着内部创业的任务,这缘于企业大学所肩负的孵化企业的使命。

逐步向市场化转型

企业大学的运营如果要走向市场,就要从输出单个课程开始,和市场慢慢接轨;如果某个老师受到外部机构越来越多的重视,就开始进行师资输出;接着企业大学内部的网络和外部的结构开始建构,一些咨询式的项目准备潜入市场进行运营资源输出;最后是运作输出,完成从内向型向外向型企业大学的转变。

改善企业大学的业务设计

培训工作者经常会面临一系列难题:学员抗拒培训,学到的东西不能立竿见影,业务部门不愿意送人来培训。然而事实上,企业一直缺乏人才,员工的关键能力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这是—个矛盾的难点。如果要发挥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动性,我们必须要从业务出发,设计企业大学与业务部门的关系。

聚焦公司成长阶段

企业的成长周期从创业到退出分为不同的阶段。比如,在企业高峰期开始衰落的时候必须考虑二次创业,即延伸产业链,从市场进入策略转入市场进攻策略。因此,每个阶段企业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而企业大学要擅于挖掘属于自己的课题。乐华恒业大学目前围绕主题乐园,重点解决乐园经营范畴的店铺、餐饮、设备的运行,产品服务的打造等问题,如果该项目组切实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此阶段就是打了一场胜战。

寻找业务问题切口

业务从哪里人手?CE0关心的业务目标。企业大学要做的重点是什么?给业务目标提供方法和突破口。

我刚进入乐华恒业大学时,集团的第一个乐园刚开园,建设部门还没完善好就交给运营部门,有太多的硬件需要整改,运营部门也是一头雾水,我主动向CEO请示,企业大学可以出台乐园的标准,而在当下企业内部,建设要服从于运营;在打造第二个乐园时,乐华恒业大学做了乐园的建设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指导新的项目开工;接下来乐园面临管理无序的问题,大学的教学研究部门快速地出台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准确地对接了一系列业务痛点。

乐华恒业大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不能从它自身的财务报表中得出结论。但是,如果你把其他子公司的财报价值从三个亿变成五个亿,那么企业大学的战略投资就得到了回报——它在现阶段确实对业务起到良性的辅导作用,并将在未来承担起孵化企业的远大使命。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大学的建设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唯有以企业为根本,将战略落实作为企业大学的初心与目标,才能在企业发展中不被边缘化,发挥自身主动作用,最终创造出不断增长的价值。

猜你喜欢

战略大学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至善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