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石山房集古印

2016-05-14张楠

中国收藏 2016年6期
关键词:石山印章篆刻

张楠

印谱是中国古籍中的一朵奇花,它不仅为印学研究和艺术交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推动了印章艺术向前发展。中国的印章,始于春秋,盛于秦汉,滥于六朝,宋元逐渐衰微。

印谱应该始于宋代,宋代印谱不像后来的印谱原印钤打,而采用木版印刷的技术,经木版摹印而成。宋代印谱的编集最早为北宋徽宗时期的《集古印格》。此外宋代印谱还有宋徽宗“敕撰”《宣和印谱》、王厚之的《复斋印谱》、颜叔夏的《古印谱》、姜夔的《集古印谱》、王俅的《啸堂集古录》等,但都已佚。元代印谱有吾丘衍的《学古编》、赵孟的《印史》等,也均未传。在之后元末明初的250年间,印谱寥寥可数,这无疑给明清印人带来困境,于是印谱的汇辑势在必行。

印谱的原印、原拓虽然始于明人顾从德的《集古印谱》原刊本,但是随着此谱的不断扩版,又回复到宋人印谱木刻的传统。到了万历二十八年 (1606年), 范大澈集所藏古铜印,用原印拓成《范氏印谱》,成为印谱史上的又一件大事,才真正使得原印钤谱蔚然成风。

清代是中国印谱史上的又一个高潮,首先是吴观钧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编辑出版的《稽古斋印谱》,这是清初最值得重视的一部巨著。而乾隆年间,侨居杭州的篆刻艺术家汪启淑先后编著出版了《集古印存》二十四卷、《飞鸿堂印谱》五集、《汉铜印从》、《汉铜印原》、《退斋印类》等印谱共二十七种。他在印谱方面的诸多贡献应该说是划时代的,无论从编著的范围上、方法上、数量上、格局上都比前人有了长足突破,而他更有意识地开启并倡导专题印谱的刊行,这也影响了之后清代印谱的编著。

印谱按版本分,可以分为原印钤盖、木刻翻摹、摹刻、影印等种类;按内容分,一种是鉴藏家将其庋藏的玺印及名家篆刻编辑成册,另一种是篆刻家将其篆刻创作汇辑成谱,这两大种印谱。随着印谱的风行,其种类亦更多,古印章除战国古玺、秦汉印章外,还有封泥、历代官印、西夏官印、元代花押印等也都收入到印谱中。而这些印谱中最珍稀的是存原作风貌的原印钤盖印谱,收藏价值也最高。

北京画院所藏的《小石山房印谱》既是原印钤拓,又是清嘉道间常熟著名印章收藏家顾湘、顾浩二兄弟所藏,可见其重要性。《小石山房印谱》一函六册,线装尺寸为长19.5厘米,宽13.5厘米;框栏尺寸为长13厘米,宽9.5厘米。封面为后人楷书“小石山房印谱”,封一印有镌刻“小石山房印谱”。封面二的长方框内印有“道光戊子秋日海虞顾氏雕版”。封三空白页上有清代藏书者晋康的亲笔题跋,上书:“咸丰甲寅四月,僦寓邵埭古法华寺之石点天花楼,适有刊郡某,持此求售,遂够得之。少谷题识。”并钤印“晋康私印”。卷一第一页镌有:“海虞顾湘翠嵐、顾浩凤一编辑,弟濂亦溪校字。”此印谱为白纸精刊初印,手书上板,钤拓清晰精准,印泥上佳,原装原函,印文隽秀,颇为悦目,堪为案头赏玩之珍品。

“小石山房”为清嘉道常熟著名篆刻家、印章收藏家顾湘、顾浩兄弟二人的室名。顾湘,为清代藏书家,字翠岚,号兰江、石墩山人、石墩山民等,喜治印,精篆刻,并好集印。其弟顾浩也喜欢搜罗未刻之书,二人除了道光八年(1828年)刊印《小石山房印谱》,道光三十年(1850年)又将自藏印辑为《小石山房印苑》和《名印传真》,两谱中包含元代朱珪至清代徐三庚等一百余家印人的印作近六百钮,被邓石如之子邓传密誉为“振芳华于艺苑,洵足廓后学之心胸”。

《小石山房印谱》可谓是顾湘、顾浩兄弟二人一生藏印之精华的合集,收录印章之宏富,在清末的众多印谱中亦为翘楚之作。印谱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前四卷为历代真言隽句印,名曰“集名刻”,罗列嘉靖文彭、何震、汪关、邓石如、周亮工、董易、丁敬、陈鸿寿等明季清初诸名家治印共为346方。《别集》一卷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旧印凡53方,古雅绝伦,当出清初名手。《附集》一卷分《王摩诘桃源行铜印》、《朱子四时读书乐铜印》、《王文成公读书十八则石印》三编,钤印78枚,系出自顾氏友人歙县印人程寿岩的铁笔。《小石山房印谱》印制数量不多,又由于印制时间不长,不久即散佚。同治年间,其子辈又重编此谱,亦作道光间牌记,但是存印稍减,且《附集》三编多已毁失,故仅以《别集》附之于后。北京画院所藏的《小石山房印谱》中《附集》三编俱在,可以确定是道光版原本无疑,更可见其珍贵性。

《小石山房印谱》卷首还有清代顾氏的友人和顾湘本人序语:如卷一开头分别为吴映奎的篆书作序、王宝仁行书作序、石渠行书作序、赵允怀楷书作序、季锡畴行书作序;卷四最后为顾湘的行书自述;《别集》为赵允怀楷书作序;《附集》为王学浩隶书作序。这些作序者皆为清末文人,都对诗书画印有所涉猎,并有一定的印篆鉴赏能力。

此外《小石山房印谱》中选取的印章内容多与顾氏兄弟的生活相关,表达了他们的艺术情操、精神追求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印章内容上反映了二人对学问的态度以及在治学方面的篇戒,如“今日虚过,即有明日,非今日矣”、“不可一日不读书”、“积书盈房”、“好书到手不论钱”等。另有许多诗文印,反映了顾氏兄弟的生活情趣、精神追求或思想境界,如“归真返璞”、“以诗为娱”、“世事如棋局局新”、“砚田生活”等。还有些印文反映了顾氏兄弟的生活与感受,表达一种淡泊名利、逍遥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及修身养性的准则,如“心不贪荣 身不辱”、“幽居恬泊 乐以忘忧”、“澹然兮自守”、“自在逍遥”等。

作为一本同时代人选编的同时代印谱,《小石山房印谱》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其局限性。搜集虽丰而伪讹难免,这是其不足处。但历时数年,收近四百件印作,并原印钤拓,可谓不易。我们从研究篆刻史的角度出发,它仍旧是篆刻史上一本十分重要的印谱,它为我们研究清晚期中国篆刻界的发展状况提供了极其丰富详实的史料。

猜你喜欢

石山印章篆刻
社区文化自信视角下昙石山文化的旅游发展研究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递上一把油伞
印章
土豆印章
大象的印章
匠心
快乐体验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