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橙子没那么简单

2016-05-14黄铁鹰

读书文摘·经典 2016年7期
关键词:褚橙橙子手册

黄铁鹰

褚橙热销之时,我们考察了澳大利亚最大的柑橘水果经销商MFC。

多标准取样

MFC没有一个果园,由超过100个果园给它供柑橘。每个果园都有独立的老板,但是,MFC在出果的前6个月,就能准确预知这100个果园每年的产量,橙子的大小,装10个一等品大橙子的箱子有多少,装22个二等品橙子的有多少,装27个三等品的有多少。

我问:“你们每年的预测有多准?”他们说:“误差不超过10%。”

我又问:“你们的预测方法是什么?”

他们说:“我们每年都有一百多个固定的样品采集区,当橙子长到高尔夫球大小时,我们就会定期对采集区的橙子进行检测。”

工作人员拿出一个特殊的尺子给我看,上面有不同大小的窟窿。采集人员用这把尺子去量,对橙子的数量和大小做记录,最后,用这些样本量对一百多个果园的橙子总量和质量进行推算。

我又问:“这个工作量可是很大?”

他说:“对。但是,我们必须做。否则,我们怎么可能提前制订出不同国家的市场销售计划?有的国家需要大个的橙子,有的国家小的也能接受;有的消费者需要甜的,有的需要酸点儿的……这一百多个样本区中,有些是由我们公司的人直接采集数据,有些是种植户根据我们的方法,帮助我们采集。”

我又问:“数据的质量直接能影响预测的结果,你们怎么能保证这么多农户给你们采集的数据准确?”

他说:“这有很多方法,比如我们的数据采集有标准,一棵树要搞清有多少颗果,一棵树要从几面采集,比如单株的就要从四面,成行的就要从两面,朝北和朝南要分别计算。”

他顺手给我一本资料,说这是种植橙子的手册,里面对取样的流程和方法有详细说明。当我翻到橙子取样这一页时,我知道了什么是认真。一棵树结满果子,取样者不可能把整棵树的果子都数一遍。因此,只能根据树上某个区域的具体果子数量来推算整棵树的果子数量。这个取样手册要求,取样人必须拿一个半立方米的木框,插进树的中段部分,只数包括在这个木框中间的橙子。

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数据采集的误差。”

我又问:“你们用这种方法预测了多少年?”他说:“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20年,一直都是这样做的。这个公司有100年的历史。”

数据要先行

回到家中,我仔细研究一本澳大利亚园艺公司1999年编的《种橙者手册》,300多页的内容里面,不仅有图画和文字,更多的是数字和表格。比如灌溉一项,在不同季节、不同温度、果树不同生长期,什么时间要浇水、浇多少、水质的最低要求、水管的口径和水压……数字,数字,还是数字。看到其中一条对剪枝的规定,我笑了,这简直就是褚橙在澳大利亚的翻版:“为了防止水果接触土壤,必须每年在冬季和春季把树枝剪离地面50公分。标准:剪过的底部树枝,每20棵树不能有一根枝条沾地。”

由于社会、经济、地理、人文的差别,褚橙种植管理方法与澳大利亚果农的做法有着天壤之别。比如,在1公顷橙园中,褚橙有1200棵成年果树,澳大利亚只有500棵;1公顷橙园的产量,褚橙是63吨,澳大利亚只有45吨;200公顷果园,澳大利亚只需要5个全职工人,褚橙需要近300人;褚橙的作业几乎全部是手工完成,澳大利亚除了采摘、部分剪枝和蔬果工作,其他基本是机械化。

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统一的东西:不同形式的农业工业化(或称为农业产业化)。

工业化的表面是机械代替人工,其内涵却是把模糊的、因人而异的手艺和经验变成标准流程和工艺。怎么才能实现标准化?数据,首先是数据。没有数据,根本不能开始这个过程。那么,数据是如何来的?必须来源于试验、观察和记录。而这一切必须依赖于人类的认真。

统计数据的质量能代表一个产业的工业化水平,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柑橘种植数据在公开网站上一目了然。它们能精确到每个地区,每年有多少成年树、多少幼年树;每年每个地区,每个品种,有多少不同的包装数量。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佛罗里达州从1912年至2012年100年间的柑橘种植和销售统计数据,这些数据,终于让我们明白一个现实:中国的农业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远大于工业。这个结论,是我们研究褚橙案例得到的一个副产品。

猜你喜欢

褚橙橙子手册
橙子变变变
互联网时代十堰山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
小数据推动中国高铁接轨世界
大橙子小橙子(4)
大橙子小橙子(2)
大橙子小橙子(1)
从“褚橙”热销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渠道战愈演愈烈 真假褚橙的是是非非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兔兔自杀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