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

2016-05-14陈有红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父母亲热气灶台

陈有红

“起来,老倌子快起来,扯地米菜(荠菜)去。”

天刚麻麻亮,母亲用脚轻轻碰了几下父亲后,细声细气地喊了一声,生怕惊醒了我和妹妹。其实,大约鸡叫三遍后,我就醒了。知道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到了,又有“地米菜煮鸡蛋”吃了。

父亲小心翼翼地起床,不一会儿工夫就扯了一大把开满了小白花的地米菜回来了。母亲接过地米菜连根带茎洗得干干净净,挽个把放在清水锅里,然后趁我不注意将藏好了的鸡蛋拿出来,反复洗了几遍放在锅里和地米菜一起煮。母亲怕我和妹妹晓得了藏鸡蛋的地方偷偷拿出去兑零食吃。

“蛋还有好久熟哪?揭起来看看。”父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灶里柴火点燃才不久我就忍不住了,拉着母亲的衣服站在灶台边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口水吞得咕咕响。妹妹站在小板凳上,一只手按住灶台,另一只手一个劲地俏皮地抓着锅里刚喷出的点点热气。母亲看出了我和妹妹的心思,摸着我们的头说:“崽吔,不着急啰,一揭三把火。要晓得鸡蛋熟没熟,不要揭开看,只要听锅里滚滚响,不是嗤嗤声,看见外面冒大热气了,停火后焖一会儿就行。这样,煮出来的蛋又不会煮老又好吃。”烧火弄得满脸灰尘的父亲倒也配合得挺默契,趁母亲跟我讲解的空当儿,自己一看二听后,就立即把灶里火停了。

再等灶里火苗完全停下来,锅里也听不到开水唱歌了,母亲猛然揭开锅盖,满屋热气腾腾,清香飘溢。母亲真不怕烫,先把手用冷水打湿一下(端热锅里的蒸菜也是如此),熟练地把煮熟的鸡蛋剥完壳后,又放回锅里热一阵,然后每一个人舀了一碗地米菜煮的水,放点过年节省下来的红糖,我和妹妹每人两个鸡蛋,父母亲各一个。我一边吃一边吹,心想,尽管等不及了再也不能烫着。有一年三月三,我没等鸡蛋冷好,就开始吃,结果鸡蛋黄巴在喉咙里吞也吞不下,吐也吐不出,烫得眼泪直流。母亲连忙叫我喝点汤才顺流而下。

这次,我小心地吃着,好不容易只吃完一个,妹妹两个吃完了,还舍不得放下碗筷,眼巴巴地望着我的碗里。“好的,你冒得了吧,我还有一个。”我边说边把碗里的蛋故意端得偏起让妹妹看,相食她。原来妹妹比我会吃,她先把鸡蛋用筷子戳烂与地米菜水搅和后,冷得快,不几口就吃完了。

“乖乖女,就吃完了,比哥哥厉害,来来,妈妈还奖你一个。”正当妹妹看着我碗里的鸡蛋,开始打主意的时候,母亲眼明手快,连忙将自己的一个鸡蛋给了我妹妹。父亲怕我眼皮子浅(眼红的意思),连忙把自己碗里的鸡蛋偷偷给了我。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原来父母亲怕我们兄妹俩还要,自己舍不得吃,就喝上几口地米菜煮鸡蛋的水,甚至连糖也不放一点。每次都站起装着吃的样子,把碗端得高高的,其实,碗里根本就没有鸡蛋。每次吃菜也是这样。

如今我和妹妹从乡下农村住进了县城,都已是儿孙满堂。虽然父母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二老每到农历三月初三用地米菜煮鸡蛋的场景,总是挥之不去。

责任编辑:子非

猜你喜欢

父母亲热气灶台
时光的灶台
莫名的晃动和热气
Fireflies’ Light萤火虫的光& Chameleon变色龙
老灶台
老灶台
偶尔
清明祭
父母亲的新朋友———《意林》
做父母不当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