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景象雕塑作品中人的“缺席”

2016-05-14孙珂

人间 2016年7期
关键词:缺席材质形式

摘要:城市景象雕塑作品中艺术家以独特的形式语言表达情感和对于城市的感受,形式和材料各异的作品中都没有人物形象的存在,但是作品呈现出来的这种强烈视觉反差效果反而更凸显了人和城市的关系以及艺术家对当下城市种种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景象;材质;形式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城市风景是最朴实无华的现实,在城市景象雕塑作品中艺术家以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选取形式和材料来表达对于城市感受,形式和材料各异的作品中都没有人物形象的存在,这些“无人之城”与现实产生的反差强烈地体现了人和城市的关系。

看似非常机械化的、重复性的城市形象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形式的表达遮蔽了完整的城市形态,直面人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就是生存空间的巨大改变,人与城市的联系发生断裂,不得不面对孤独和陌生感。艺术家以独特的形式语言表达情感。

图1 《24小时的寂静》林圆珠 图2 《都市山水》 展望 2003年

Fig1"24hours of silence" Lin yuan zhu Fig2 Urban Landscape Zhanwang 2003

城市景象呈现出的基本形式语言都在此类雕塑作品中表现出来,但是这种形式是被简化了的“写实”,拥有简洁的直线和曲线线条的有规律的组合摆放是基本的方式。韩国艺术家林圆珠的《24秒的寂静》这组作品就是呈现出来的极致简约的直线条的交错层层穿插形成的抽象化了的城市景象(图1)。展望的《都市山水》中造型各异的不锈钢餐饮用具有规律的整齐的叠加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在规则线条的基础上有了一些形体的丰富性(图2)。

图3 卡塔莉娜·约瑟夫怀兹 1993-6 图4 微物质 德容.罗萨 2014

Fig3kytarzyna jozefowicz Habitat 1993-6 Fig4 micro material DeJong Rosa 2014

图3与图4 呈现的虽然也是叠加的效果,但每一组形体之间的组合是无规律可循的,这种错落有致乱中有序表现了城市的标准化中充满着无限不确定性。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硬纸板包装箱材料和塑料包装一般是作为一次性的使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给人的感受直观来讲就是“包裹”“易破损”“廉价”,使用这种“即时性的”材料来表现城市的“坚固耐久”形成的反差和视觉冲击力是异乎寻常的。

在城市景象雕塑作品中,艺术家将日常的材料重新装配再利用,这些材料是和人的生活和感受密切相关的。艺术家把材料的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为作品语言的一部分,可以运用到艺术作品中的材料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经过不同的科技和工艺“异化”形成了不同的形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些材料带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类作品是“去人物化”的简化了城市景象的形式语言,可以是纯粹的简约造型也可以是错落有致的表达,更可以是不同形式结合各种材料的视觉呈现。

城市化的发展和艺术的发展演变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金属材料作为城市化建设的主要材料被用作艺术作品的创作成为必然,用作表达城市景象也更加强化了这些材料与城市的深层问题之间的关联。

图5:米克尔.纳瓦罗 墙之城 1995-2000铅锌铝

Fig5: Mikel . Navarro the wall of the city 1995-2000lead and zinc aluminum

金属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坚硬同时又透出一种隔阂的冰冷感觉。(图5)是西班牙艺术家米克尔-纳瓦罗的作品,在这座中有着摩天大楼一样的高塔,带着烟囱的工厂,小路,方尖碑,从中央方尖碑造型充满未来感的主体建筑向周围扩散开去,建筑的简洁造型的重复。大型的环形要塞,一排一排的小房子,与一般城市的发展与分布不同,这些都在城市中以最接近自然地方式分布着。这些城市模型包含了他对熟悉生活空间的参考,这里的工厂就和他家乡有着相似之处,以这些金属材料呈现出了幻想中的时尚却无人居住的鸟瞰城市景象,可能正是表达了艺术家让观者体会在视线到达作品这段距离中城市与人的关系,有一丝冰冷,想要拉近却又只能保持在这个时空中的感觉。

和金属材料一样被大量运用在城市建设中的玻璃和亚克力材料(图6、图7),其呈现出来的特殊的视觉效果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这类材料对光的折射以及透光性效果相对于金属来说显得偏向于中性的感觉,作品的效果多了一份变幻莫测的神秘感。

图 6 《迷局》镜子 2014 图7 《24秒的寂静》亚克力 2010

Fig6 Puzzle mirror 2014 Fig7 24 seconds of silence 2010

工业化生产的各类纺织品材料被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传递给人的感受就是柔软的、形式多变不确定的温暖的感觉。和金属材料坚硬冰冷形成强烈的对比,在雕塑作品中以布料作为创作材料也不鲜见,但是图8以这种色彩丰富的柔软材料表现城市景象的作品还真是绝无仅有,别样的艺术效果也让观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图8《可携带的城市》旧衣物 手提箱 2012

Fig8 portable city of old clothes suitcase 2012

木材和石材都是来大自然的材料,木材的有生命力和石材的厚重坚硬冰冷在现代科技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而被转换成不同的功能产品。也被艺术家运用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图9这件作品就是用传统的加工方式来用石材表现我们城市景象,这种简单粗暴的表达无疑是现代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的真实写照。图10这件作品把木材结合3D打印技术将布满摩天大楼的城市景象完全翻转到了桌面以下,充满了未来感。

图9 《梦游现实主义》 大理石2008 图10《反转的城市》木 铁 3D打印

Fig9 realism in marble 2008 Fig10 reversal City iron wood 3D printing

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似乎从未停止向前的步伐,艺术的发展进程中艺术家也在不断打破既有的规则寻求自己的独特语言,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消耗的资源所产生的所谓“废弃物”也被艺术家加以利用和呈现。这些材料经过了“自然物-工业化生产加工-产品-艺术家再利用-艺术品”的多次的“异化”过程。

城市景象作品中形式的简化和材料的异化呈现出来的不同艺术效果的同时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缺席”成为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城市景象”在作品中以符号化的方式被表现出来,但是除了丰富多变的形式语言和材质各异的材料呈现以外我们在作品中找不到直接的“人”的形象 。“人”在城市景象中的不可或缺性与作品中人的“缺席”必然是艺术家的故意为之,每个观者都会进行相应的的理解和解读。城市作为“都市化”进程中“都市人”的生存场所和生存空间,这些“城市”却像玩具或者是一座座“繁华的废墟”。作品中没有人的形象,但是人并没有被忽略,作品中“人”当然没有真正缺席,形式和材料运用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与现实景象的强烈反差反而更凸显了人和城市的关系,这些都传达出艺术家对当下城市种种问题的思考。

作者简介:孙珂(1979-),男,汉族,河南,硕士,四川美术学院,当代雕塑创作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缺席材质形式
刚柔并济
Class in America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缺席的蝙蝠
材质放大镜电光闪耀亮片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
当爱情缺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