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学习的校企合作卓越软件技师人才培养研究

2016-05-14刘莉

科教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项目学习校企合作培养

刘莉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急需大量优秀的卓越软件技师人才。因此,校企加强合作,制定联合的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积极作用,不仅丰富学生的软件理论知识,而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软件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成为卓越的软件技师人才。同时,在项目学习的引导下,增强了卓越软件技师人才培养计划的可行性,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培养了一大批对社会有贡献的软件技师人才。

关键词 项目学习 校企合作 卓越软件技师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3.015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 needed a lot of outstanding talent outstanding software technicians. Thu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develop joint training mechanism,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schools and businesses, not only enrich stu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software, and software to further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promote students to become outstanding software technician talents. Meanwhi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and enhance the feasibility of outstanding software technicians talent training plan, schools and businesses to achieve a good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training a large number of software technicians contributed to the community talent.

Key words project lear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xcellent software technology personnel; training

在当下这个信息时代,各种计算机专业人才是目前社会急需的人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越来越重视计算机专业的培养,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计算机作为自己的主修专业。然而,在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无法切实增强学生的竞争实力,导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无法满足企业对卓越软件技师人才的实际需求。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存在较大区别,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高的专业,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软件技师人才。另外,教育部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积极号召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双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创新新型的人才培养制度,围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一教学目标,积极开展项目学习,推动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

1校企合作模式下卓越软件技师培养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1.1 参与培养计划的企业态度不积极

在新形势下,高校和企业已经意识到自身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渐树立加强合作、协同发展的意识。尤其是对于软件技师人才这种极具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培养计划,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是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学校主要负责传授给学生全面的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理论基础。而企业能够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不断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高校积极呼吁企业加强合作,但是大部分企业一种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对校企合作的热情并不高,即使合作也只是表面上简单的合作,尚未上升到战略地位。

1.2 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高校虽然拥有许多高学历的教师,但是这些教师绝大部分仅仅只有较强的学术能力,严重缺乏必要的专业实践经验,导致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毫无实践操作技巧,无法真正培养出卓越软件技师人才。同时,高校仍然以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论文数量作为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长期受这种压力的影响,导致教师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视学术发展,更加忽视了自身实践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是阻碍当下校企合作卓越软件技师人才培养的一大阻力。

1.3 学生尚未转换自身的角色

高校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逐渐丧失了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一时面对如此宽松的学习环境难以适应。为了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生需要较长时间来调整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优化现有的知识结构,选择事半功倍的学习策略。然而,在实际高校生活学习中,学生往往会产生厌烦心理,对高校生活失去信心,一心埋入学习中。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认为只有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体系才是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因此,对卓越软件技师人才培养计划强调的实践学习毫无兴趣,将之视为无用之举,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项目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校企结合的大背景下融入项目教学法能够进一步规避常规校企合作中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首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围绕项目展开,确定教学过程中需要和讲授的理论;其次,为了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内营造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先带领学生亲自操作项目,接着讲解与项目相关的理论,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不仅有效巩固了学生的知识,而且显著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然后,实行分组教学、小组评审与课堂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安排学生进行模拟实训;最后,建立相应的项目开发平台,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打破了以往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地位,教师再也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改善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基于项目学习的校企合作卓越软件技师人才培养的策略

3.1 校企深度合作

在项目学习模式下,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围绕项目,项目实施已经成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实训环境对实际教学效果也造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提高学生的集中力。然而,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软件条件都离不开学校与企业的通力合作。由此可见,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企业的参与热情,进行深度合作是提高项目学习的基础,是将学生培养成卓越软件技师人才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拓展合作的渠道,加强与知名软件企业的良好合作,实施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提高项目学习的培养效率与质量,实现学生软件技能的不断提升。

3.2 建设校企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软件教师与企业专家在项目学习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软件技能,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的软件技师,必须充分结合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建立理论兼具实践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在项目学习的培养方案制定上企业专家应该全程参与,提出独特的见解与意见,有效确保了教学与行业的紧密结合。同时,教师应该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出高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到软件企业进行全职实践,不断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另外,专家可以将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将学生培养成企业需要的复合型软件技师人才。

3.3 开发实践案例库

在卓越计划培养阶段,为了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项目学习的最终目标,必须实行校内实践环节和校外企业实践环节。在项目学习的要求下,将学生以小组方式划分开,进行真实的模拟实训。教师应该积极指导,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实训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对于软件技师这种十分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教学,开发实践案例库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结合多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真实项目案例,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为实践教学提供多种多样的案例。首先,设置基础案例库。在该案例库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机技能,如Java Web应用编写能力。引导学生熟读用户说明书,掌握基本的系统设计方法,学会开发各种模块,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案例库。其次,提高案例库。在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掌握Servlet技术和Java Bean技术。通过相关的案例代码,不断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软件理论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软件实际操作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软件技能。最后,企业级应用案例库。该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逐渐熟悉并且掌握企业级应用开发的各种流行框架技术,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成为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显著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对口可能性。

3.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项目学习模式下,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校企合作是直接有效的途径。虽然校内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软件综合实力,但是其教学效果往往没有校企联合培训来得明显。因此,积极采取2+1的教学模式,前两年在学校中帮助学生打好软件知识基础,培养学生基本的软件工程技能,最后一年组织学生在相关企业进行实战。一方面,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实施新型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学校教学中时刻结合企业对软件技师人才的实际需求,与时俱进地融入合理的教学内容,将企业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归纳到教学内容中,不断完善学校的理论教学体系,在卓越软件技师人才培养计划的号召下,学校的教学重心逐渐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意识到加强学生工程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增设了实验课程,不仅丰富了软件技师人才培养的形式,而且打破了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中,学校对软件技师人才的培养主要划分为三大方面:基本技能掌握、综合能力运用以及工程实践创新,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地提高了学生的软件综合实力,促使学生真正成为企业所需的复合型软件技师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实习阶段。学生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在进入企业正式工作之前必须接受一定时期的培训,在掌握企业所要求的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开始实习。实习期间,学生应该深入项目的每个环节,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特长,熟练掌握企业工作所需的各项技能。另外,在企业实习期间学生还需要完成相应的毕业论文,结合校内外导师的指导,顺利完成最后的学业任务。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卓越软件技师人才的众多教学方法中基于项目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仍然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不断丰富学生软件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真正的复合型软件技师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

[2] 谢建平,蒋雍君.“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2).

[3] 徐晓丹.基于项目的软件专业卓越技师培养方案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12).

猜你喜欢

项目学习校企合作培养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