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译汉中常见的问题及翻译策略

2016-05-14何丽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英译汉翻译策略常见问题

何丽霞

内容摘要: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遣词造句、发音、语法结构、表达方式以及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产生“欧化汉语”,使读者体会不到原文的真正韵味和含义。本文将通过分析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实例,浅谈在英译汉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英译汉 常见问题 翻译策略

一.引言

翻译的标准是准确通顺易懂;要求译文既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而又完全符合译入语的规范和表达方式,使人读起来就像原著一样流畅易懂(劳陇,1981:21)。汉语和英语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时,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长句的翻译、形合与意合问题、标点符号的处理等。要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掌握两种语言不同的特点,摆脱英语原文的束缚,使用符合汉语结构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使译文流畅自如。

在翻译《德勒兹研究》中的两篇文章及《斯坦贝克转》时,笔者遇到了很多问题。德勒兹是著名的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在法国影响巨大。对于对哲学没有深入研究的人来说,哲学文本是很晦涩难懂的,其思想往往很难掌握。在翻译哲学文本时,除了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原文。

二.英译汉中常见的问题

英译汉要求译者不仅能正确理解英文内容,还要用恰当的汉语准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在英译汉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来自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在理解方面,如果译者对于语法概念含糊不清,无法正确分析某些长难句的语法结构,就不能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最终会影响翻译的准确性。表达方面常出现的问题是,译者虽然能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但由于汉语水平有限,在翻译时不能根据英语上下文选择恰当的汉语词汇,造成译文不准确,甚至会出现错误。下面列举一些英译汉中常出现的问题:

1.复合长句的翻译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汉语的词句大都用意义结合,没有明确的联接成分,因此不可能像英语那样组成复合长句,往往是并列的散句或分立的单句。王力在《中国语法论》中曾说,英国人写文章往往化零为整,而中国人则往往化整为零。在英译汉中处理复合长句时,尤其要掌握这一特点,将长句化整为零,才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下面列举几种长句的翻译方法:

(1)顺译法:有些英语长句所叙述的一连串动作基本上是按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这与汉语的表达方式比较一致,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顺译法,理清句子的逻辑关系,按照翻译文本的原语言次序进行翻译。

例1:Like most writers, Steinbeck searched his own life for stories he could make into fiction that would help him understand who he was and where he came from.

译文:跟大多数作家一样,斯坦贝克搜索自己的一生来寻找一些可以被写进小说的故事,试图依靠这些故事搞清楚自己的身份与身世。

分析:在这个句子中,主句的宾语stories被一个省略了关系代词的定语从句修饰,而定语从句中又带有两个宾语从句。在翻译时,只需按照原文的顺序,将所发生的事情依序翻译,这样既没遗漏原文的内容,又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

(2)逆译法:有些英语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表达习惯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改变原文语序,先将表达原因、条件、事实等的内容译出,再翻译表示结论、态度的部分。

例2:Is it our sound and considered judgment that the tougher subjects of the classics and mathematics should be thrown aside, as suggested by some educators, for doll- playing?

译文:像某些教育家所提议的那样,将古典文学和数学这些难学的课程弃之一边,而去学一些非常轻松的科目,难道这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的正确判断吗?

分析:为了使句子结构平衡,原文采用形式主语“it”代替冗长的主语从句, 而汉语中却没有相同的句子结构,因此在翻译时,我们要逆着原文的顺序,先译主语从句的内容再译主句框架, 将原文的意义表达清楚,口气语势也与原文无异。

(3)分译法:英语的句子结构是以主谓结构为主干而搭建的空间结构;而汉语句子则以时间或逻辑关系为脉络、以动词为表现形式的平面结构。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可以句中关系代词、连词、介词等为句界,以汉语动词为中心,将内容复杂的从句结构和词组译为并列结构或译为独立句,以保证忠实原义,译语自然流畅(祝吉芳,2009:277)。

例3:In the 1969 Logic of Sense, one can sense the ambivalence towards structuralism that was already present in the 1968 thesis, which is mixed with a fascination for a method that allows sense to circulate, on a surface plane, around a zero point or an empty case.

译文:在《感觉的逻辑》(1969)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对结构主义的矛盾情绪,这种矛盾情绪早在1968年的论文中便初见端倪,这种情绪与一种探究方法的迷惑力混在一起,这一方法允许感觉在一个平面上围绕零点或虚幻实例进行循环。

分析:此句主要包含三个定语从句:两个由that引导、一个由which引导。笔者在翻译此句时,将定语从句通过重复先行词的方式分别译为独立句,既使得译文符合汉语的短句表达形式,还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义。

2.词类的转换

英语和汉语的差异在词类方面也表现的尤为突出。英语单词往往具有多种词性,有些词类在英语中是特有的,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某些必要的词类转换,才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下面举几个将名词转换为动词的例子:

例4:The government call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e technical schools.

译文:政府号召建立更多的技术学校。

分析:上述例子中,在翻译时笔者将动词派生出的名词转译成了动词。在某些翻译过程中,要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而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就必须把词性适当地加以转换。

3.形合与意合

英语的句法结构重形合,句子中各个成分的组合都有适当的连接词表达其相互关系,结构形式上比较严谨。而汉语的句法结构却往往用意合的方法,句子中各个成分用意思连贯起来,没有一定的连接词,因此结构形式比较松弛。这种区别,在下面这些句子里都可以看出来:

例5:This is the first text by Guattari that references Deleuze, whom he has not yet meet, although he had read and enjoyed Deleuze's doctoral thesis,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I968) as well as his Logic of Sense.

译文1:这是瓜塔里第一次引用德勒兹的文章,他还没见过德勒兹,尽管他曾阅读过德勒兹的博士论文《差异与重复》以及《感觉的逻辑》。

译文2:这是瓜塔里第一次引用德勒兹的文章,尽管他曾阅读过德勒兹的博士论文《差异与重复》以及《感觉的逻辑》,但是他还没见过德勒兹。)

分析:在上述例子中,译文1为形合,译文2为意合。一般来说,英语的句子比较刻板,缺乏弹性;而汉语的句法比较灵活,富于弹性。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必须掌握这一特点,摆脱英语原文形式结构的束缚,适当地使用意合的方法,才能使译文流转自如,达到通俗易懂的要求(劳陇,1981:22)。

三.结语

在英汉翻译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要真正掌握英译汉技巧并非易事,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这些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对原文的理解上,还在于对原文语言和译文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的理解上。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必拘泥与一些一般规律,刻板的翻译会因为死守语言形式而损坏内容,好的译文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总之,翻译出来的东西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合乎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这样,译文才能更加完美,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郭德润.汉语常见句型的用法[M].新华出版社,1981.

[4]劳陇.“形合”与“意合”——英译汉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J].中国翻译, 1981,(3):20-23.

[5]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6]刘世铸,于崇洛.英译汉中的词类转换问题[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88,1:023.

[7]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9]祝吉芳.英汉翻译:方法与试笔(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英译汉翻译策略常见问题
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志——第十四届“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英译汉点评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