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丝带 为了守护那片蔚蓝

2016-05-14华南

中华儿女 2016年7期
关键词:丝带三亚海洋

华南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海洋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她是人类和所有地球生命的摇篮,也是为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庇护的蓝色伊甸园,她就像母亲一样千万年来滋养着我们人类和地球生物。所以海洋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蓝色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财富。今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通过蓝丝带海洋保护活动表达对海洋的爱。”这是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简称“蓝丝带”)发起的保护海洋倡议内容。

成立于2007年的蓝丝带,是国内首家以海洋保护为主题的民间公益性社会团体。协会联合创始人孙冬提出的协会宗旨“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现已深入人心。而蓝丝带协会的发展,和全国数以千计的青年公益环保组织一样,共同勾勒出当今中国环保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真诚反思,积极行动

蔚蓝大海有着波澜壮阔、海纳百川的胸怀,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所接纳和消化,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但是在人类创造了伟大文明的同时,我们的未来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污染日趋严重,有些地区地表水85%已被污染,海洋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一些真诚、热情而又充满爱心的人们在积极反思的同时,勇敢地采取了行动,建立起公益组织,为海洋环保奔走宣传,让越来越多人参与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蓝丝带海洋保护计划发起实施后,为了保证该计划顺利实施,海南省30余家涉海企业共同发起成立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旨在建立一支稳定的海洋保护队伍开展海洋保护工作。当时三亚还没有正规的环保组织。”孙冬如是说。

蓝丝带协会是以海洋环境保护为主旨的民间公益社会团体,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事业,既是海洋环境保护者的民间活动平台,又是联系海洋环境保护者的桥梁和纽带。

大学生群体和青年企业职工是这群“蓝色卫士”的主力军。蓝丝带已经在海南、青岛、大连等全國27所高校设立服务社,同时,蓝丝带还利用会员企业机制,吸引了40多家会员单位参与海洋环保。目前协会总共注册志愿者超过5000名,社会上的志愿者则超过20000名。每逢节假日,三亚的海湾景区都会活跃着蓝丝带志愿者的身影,任风吹日晒,鲜有间断。

红树林是海洋的卫士,三亚学院蓝丝带志愿者是它的卫士。

三亚铁炉港的红树林保护区,志愿者们需要转两次车,走半小时,坐船,再行半小时方能到达,来回足有半天功夫。红树林内生物多样丰富,价值不可估量,其蚊子也尤为泼辣,往往一顿饭功夫,便是满脚的大包。而林内涨潮水深近腰,退潮淤泥难行,穿鞋进去,光脚出来,鞋已不知陷到何处。后来索性脱去鞋袜,挽起裤筒直接下水,轻浪微涌,鱼蟹同游,这种难得的自然体验,瞬间拉近了志愿者和红树林的距离,也坚定了志愿者保护它的决心。

辨识红树林物种,是红树林保护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一环。志愿者们从最开始的“目不识树”,经过不断的摸索学习,现在已经可以如数家珍般向游客、居民讲述红树林各树种的来历、习性和分别。红榄李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由于天灾及人为因素,全国范围内仅存14棵,其中有9棵在三亚,这9棵树是三亚学院蓝丝带的志愿者们经过一次次活动,一棵棵树找出来的。

保护海洋,你我同行

“今天,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已经不言而喻,海洋是生命的源头,也寄托着人类无限的希望,可以说对人的保护是我们最终极的目标。”蓝丝带志愿者张菁华负责的三亚市海岸垃圾分类及污染源调查项目是蓝丝带下辖调查项目之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工作从协会成立便开始进行,由浅入深,从易变难,已经进行十多个项目,为有效开展海洋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知易行难。张菁华和协会其他工作人员、大学生志愿者,在2015年内,每月两次以国家规定的调查方法和数据表格为基础,采取全程徒步、抽取样方的形式进行调查,通过现场测量、观察记录、现场拍摄等对沿途海岸线的垃圾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海水、海沙取样,垃圾污染情况、来源调查,照片拍摄等,全面、科学、系统地对当地海湾垃圾污染现状及变化进行分类分析,形成调查报告,为日后海洋保护宣传教育及海洋生态环境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每次调研时,志愿者统一的蓝色上衣与大海相映成趣,蜿蜒而去,像一条飘动的蓝丝带。然而在溽热的三亚,徒步调查并非易事。张菁华笑着说道:“长时间晒太阳后变黑和疲惫在所难免。在市区沙滩调查时,周边配套设施比较完备,工作环境相对较好,但在无人区和偏远地区调查时很辛苦,工作时间通常要一整天,午饭一般是自备的馒头、咸菜。”调查经费一般由蓝丝带自己承担。现在,蓝丝带有7名专职工作人员,多是“80、90后”,收入不多,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其他志愿者全都是无报酬地在做海洋保护工作。

在三亚梅联村地区,经过志愿者们的调查和后期采取的清理行动,在媒体和群众的参与下,政府部门采取行动治理了当地遗留下来的沙滩垃圾无人清理的问题。

“90后”张菁华在三亚上的大学,在大学里当了4年的蓝丝带志愿者,毕业后直接进入了协会工作。她说“自己虽然从小不生活在海边,但来到蓝丝带对海洋保护有了更深的感触。海洋环保不仅仅是公益活动,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只有环保做好,才能做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蓝丝带协会,像张菁华这样的青年志愿者占大多数。现在,蓝丝带协会已在三亚、海口、湛江、青岛、烟台、威海、大连、连云港、秦皇岛、天津、上海等地的27所大学建有高校志愿者服务社。

面向海洋,面向未来

2012年,蓝丝带协会与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共同申请了全球环境基金GEF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小额赠款项目——陵水新村和黎安港海草特别保护区社区参与式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其中蓝丝带协会组织志愿者在海草特别保护区面向广大村民和渔民举办以“海草床保护”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当地居民对海草的科学认识,增强其海洋意识和海洋责任感,调动社会各界对海洋和海草生态系统关注的积极性,缓解因当地人负面活动和公众意识薄弱对海草生态资源带来的压力。

在2013年,蓝丝带协会又申请了全球环境基金GEF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小额赠款项目,项目名称为:海南省梅联村海岸带综合治理项目。通过组建渔民共管委员会、兴建农家乐、向村民普及海洋保护知识、定期清理海滩海面海底垃圾、设立珊瑚鱼类保护区等活动,摸索出渔业社区共管的方法,让社区民众参与当地的决策、保护和管理,将社区民众从被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管理者,并逐步从海洋环境保护中获益。

这几个项目中,青年志愿者都是实施项目的最大力量。每次会议或者活动都有大量志愿者参与其中。

2013年开展三亚湾水质监测项目中,与国家海洋局三亚海洋环境监测站进行了合作,当时在站里的车志伟站长负责了该项目的取样和化验等工作。根据三亚湾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以及与背景值的分析评价,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海洋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深化对三亚湾海域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认识;通过海域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建立海洋环境质量变化综合评价模式,进行三亚湾海域环境质量综合变化趋势评估与预测,為海域污染物控制与管理提供依据。

在2014年开展的固碳珊瑚潜力研究项目中,与海南大学李洪武教授进行了合作,通过研究提高造礁珊瑚的钙化作用速率,以及增殖造礁珊瑚和恢复已经被破坏的珊瑚生态环境,来实现广范围,稳定,持久地对环境中CO2的永久性捕集,同时开发相应的减排方法学。

从前期的海洋净滩、环保宣传到后来的专项调研、海外交流与合作,经过9年的发展,“蓝丝带”已经飘遍海南,飘向全国,飘向世界。仅2015年,蓝丝带协会就开展187次海洋环保活动。

中国旅游业发展得非常快,三亚作为最著名的海滨度假城市,每年过夜游客超过千万人次,这对三亚本地的生态系统也是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珊瑚礁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已经因为这种压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仅是三亚,现在国内很多旅游地也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大规模持续性的经营很难让自然有修复生息的机会,而在经营的过程中,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而损害环境健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协会秘书长孟佳烨说,“海洋环保不仅仅是公益活动,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只有环保做好,才能做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NGO的作用,就是在现实条件下,尽自己的能力去唤起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发现和解决在城市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破坏问题,找到生态和发展的一个平衡点,让城市走生态可续持发展的方向。

奔走在路上,张菁华说自己持续努力,也不断思考,“进行污染调查,会接受大量的负面信息,我们无法对各类严重的环境问题无动于衷,无法不为自己要面对的未来恐惧失落,甚至开始对造成现状的人类产生憎恨。但同时,我们在调查中遇到很多善良的人,见到太多富有责任感的行为,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捡起沙滩上的垃圾扔进垃圾桶,年近古稀的老人家日复一日在海边进行义务清洁工作,三亚科信局、海洋局也在技术上给予我们充分配合,海洋环境监测站及三亚学院的老师作为项目指导,在调查操作科学有效性和后期数据分析上提供大量支持,这些都让我明白为什么这世界需要我们。呵护蔚蓝任重道远,每个人心里都有公益的种子,而我们就是浇水施肥的人。”

责任编辑 李菡丹

猜你喜欢

丝带三亚海洋
An Analysis of Zhuang Language Policy in Guangxi
找房子
爱的海洋
乌克兰要禁“胜利丝带”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少女辫化
被惯坏的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