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016-05-14王凯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应用模型

王凯

[提要]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日益发展,建筑项目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因此依赖于传统的信息沟通和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工程造价管理的失控,而BIM软件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工程造价信息不统一的问题,实现了对项目工程的总体把握。本文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阐释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应用;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26日

工程项目信息的日益复杂,传统的信息沟通模式使得建筑企业在具体的造价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为提高项目工程的效益、减少资源浪费,迫切需要将BIM引入到工程造价管理中,以此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BIM概述

建筑项目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有不同的参与者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参与,因此建筑工程的造价信息也就比较复杂。BIM的核心是信息,因此通过构建BIM模型可以实现对建筑信息的随时调整,实现了建筑信息的共享。BIM模型具有参数化、可视化、模拟化以及可协调性。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BIM工程造价软件是鲁班、广联达、清华斯维尔等。

将BIM软件应用到造价管理中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实现了造价数据的共享。传统的工程造价模式无论是人工管理还是计算机管理,信息都是分散的,而将BIM应用到造价管理中则实现了信息的共享。通过BIM软件可以将所有与建筑工程有关的数据统一倒入数据库中,这样随时能够通过数据库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将最新的数据纳入到数据库中,确保输出数据的及时性;二是优化资源计划,实现精细化控制。传统的工程造价模式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而BIM5D模型实施之后,实现了根据项目施工的动态进行数据管理的效果,这样就大大提高对整个工程的动态管理,达到了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效果,避免预算超支现象的发生;三是应用BIM技术可以进行三维空间管线的模拟碰撞检查,在设计阶段消除碰撞内容,优化管道布置方案,施工中减少设备管线碰撞引起的返工,减少浪费,避免施工图会审中人为的失误和效率低下。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但是综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工程信息的共享性与协同性较差。工程造价的质量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但是由于工程造价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并且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因此需要在工程造价过程中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作。但是,由于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很难对所有涉及到的工程造价信息进行统一的归纳与整理,必然会影响到工程造价信息的效益发挥,比如:在进行工程造价时需要进行三算对比,以此准确的进行造价计算,但是依赖于传统的手工数据计算模式,就会存在数据流失以及计算失误等问题,从而导致工作效益不高。

2、工程造价计价缺乏动态管理。我们知道目前工程造价模式主要有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定额计价是由政府等部门统一编制的工程预算定额,实行价格管理,但是此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定价模式的规定在每个省份是不相同的,因此习惯于某一地区造价的管理人员在进入另一地区进行工程造价时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结果影响工程造价的质量。

3、工程造价数据滞后。建筑市场存在很大的变动性,尤其是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因此对于工程造价而言,工程造价管理数据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一是建筑工程的材料、设备等市场价格变化比较大。以钢材为例,在2015年上半年时钢材的价格还比较高,而随着楼市市场的不景气,钢材价格出现了断崖式的波动,而目前造价管理采取的定期发布指导价格的模式无法与市场价格进行同步,结果导致工程造价的数据存在滞后性;二是工程造价信息不准确。目前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建筑材料的价格规定是通过向供应商寻求价格之后,进行的造价信息的编制,这样就会存在供应商提供信息内容不准确的现象,其结果自然就会影响工程造价信息的准确性。

三、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结合工程造价各个环节的因素,本文以工程造价各个环节为例,阐述BIM在不同阶段中的造价管理应用:

1、投资决策阶段。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因此实现投资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环节。投资阶段工程造价主要就是对建筑工程进行评估,而评估的依据主要是根据现有的投资评估指标编制,但是现在的投资预算编制指标存在不全面的缺点。而BIM技术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通过BIM模型可以实现对不同投资预算的方案进行对比,从而为设计人员提供有用的方案。

2、设计阶段。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编制主要是根据设计方案的深度、资料完善程度等进行的,设计阶段的造价要占到整个造价的70%左右,因此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非常重要:一是设计预算。传统的CAD制图主要是采取人工来完成,这样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其计算结果还不准确,尤其是当设计资料不完善的情况下,依靠调整系数进行编制其结果必然会受到影响,而在BIM技术支持下,设计人员可以在BIM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这样就会保证投资估算结果更加精确。另外,将BIM技术引入到设计预算编制中还可以保证设计单位与建筑单位直观地观看设计方案的设计过程,并且对造价数据的形成过程进行检测,保证设计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最重要的是BIM技术的自动检查功能,有助于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错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问题;二是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主要是发生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其主要是确定工程计划价格,传统的工程图预算主要是根据工程量计算表进行计算,这样计算所需要的时间非常长,而且工作量也比较大,因此将BIM技术引入其中能够实现自动化预算管理。

3、施工阶段。施工阶段的造价形式主要是工程结算,即施工单位根据合同规定的结算方式和实际完成工程量,向业主提供已完成工程量报表和工程价款结算账单,经由业主委托的造价咨询企业和监理工程师确认,向建设单位收取工程价款的活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是工程变更和索赔,多数的变更和索赔都会引起工程造价的增加。即使在设计阶段BIM 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后期设计变更的发生,但变更发生时,如何选择变更方案,以及变更后工程量及相应费用的增加数量一直以来都是甲乙双方的关注点及争议点。BIM模型可以模拟变更前后的情况,便于审核变更方案的合理性。利用基于BIM的变更算量软件还可以计算出变更工程量及相应费用,高效的处理变更签证。

4、竣工阶段。竣工阶段要编制竣工结算这种造价文件,传统模式下,竣工结算对造价人员来说是相当考验的一项任务。特别是工程量的核对,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造价人员需要结算二维平面图纸、现场签证以及自己平日做预算积累的工程量计算书等一大堆文件,按照每根梁、每根柱、每面墙等逐项核对,工作量之大不言而喻。完全依照手工査找,准确性很难保证,而且工程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很容易导致结算“失真”。鉴于BIM模型经过前面阶段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其所含信息量已经非常完备,与竣工实体相一致,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竣工结算可以大大提高速度与准确度,也为后期竣工决算的编制奠定基础。

总之,BIM技术的应用是今后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各阶段工程造价确定的速度与准确度,落实了工程建设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何关培.BIM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胡绍兰,张国兴.浅析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4.

[3]曹祥军.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算量软件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9.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应用模型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工程造价之旅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