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生物实验教学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016-05-14曹翠丽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科学素养教学

曹翠丽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07.131

摘 要:中学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重要环节之一,相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生物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注重实验教学有利于增加学生对生物现象的感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从改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形式、探索探究性实验教学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生物教学实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生物实验 教学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a)-0131-02

Foucus on Biolog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to Improv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Cao Cuili

(Hongxue Middle school of Bozhou City,Anhui Province,Bozhou Anhui,236800,China)

Abstract:The middle school biology experi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s to cultivate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relative to classroom teaching mode,biolog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is intuitive,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It is beneficial to increase studentsperception of biological phenomena,improve the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 through biology teaching experi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changing teaching idea,renewing teaching mode,innovating the experimental form,exploring the inquiry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so on.

Key Words:Biology experiment;Teaching;Scientific Literacy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生物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传统生物教学模式相比,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等方面的特点。笔者结合多年初中生物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对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和认识。

1 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生物课堂上,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配角,老师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对学生进行理论说教,学生则是机械的、被动地接受老师知识传授。生物学实验课也是照本宣科,按照书本上的实验步骤,要求学生一步步地机械模仿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发散力。

要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营造宽松、自由和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疑问,和学生多一些交流,多一些互动,以学生为根本,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知道些什么,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问。如果教师能用赏识的眼光倾听学生的诉说,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双向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准备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全程参与进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不断提高学生独立获得科学知识的实际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 创新实验形式、提升学习兴趣

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中,如何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结合多年的新课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让学生的实验活动既有趣又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创设实验形式,精心准备实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全程参与进来。

(1)实验前让学生积极准备,做好实验所需的前期准备工作。通常生物实验中用的实验材料都由实验员或生物教师购买获得,但如果对于一些简单的,从日常生活中就能获得的,不具危险性的材料,是不是能让学生参与到采集的过程中呢?例如,在做“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实验时,在课程实验前就将材料收集的任务布置给实验小组成员,让学生亲自准备实验材料。结果实验当天,很多学生早早就到学校,有的学生准备了花盆、矿泉水瓶、糖果盒子,有的学生准备了泥土、水、蚯蚓,有的学生准备了树枝、树叶、盐、糖果、手电筒等实验材料。学生对实验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能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记忆和生活能力,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责任心。

(2)课堂中引入活的生物或实物材料。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课堂教学选材的理念是将学生熟悉的自然规律、生活现象、活的动植物或实物引入教学,既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可以拓展授课空间,把上课地点定在菜地、田野上,观察,采集实验材料,制作动、植物标本,这样做,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实验材料,充实标本室,又可弥补课内技能培养的不足,还可密切师生间的有效交往。

(3)改变实验方式,中学生物实验课主要以教师的讲述法为主,教师先把实验的要点过程都讲明白了然后学生再进行实验,这样难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散,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验时应引导学生们讨论该如何分组?不同组之间有何差别?每组需要记录实验的哪些特征?每组的人员该如何分工?让学生自己讨论形成方案。自己分配人员分工,有负责操作的、有负责观察的、有负责记录、有负责监督的、有负责各组之间对比的、有负责整理各组记录材料的等等,最后大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从实验中得到什么现象,与教材所给的答案有什么差距,实验本身存在什么问题,得到什么启示,最后形成分析总结报告等等。这样以来充分地把学生融入实验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实验现象,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分工合作的团体精神,既有效利用了实验的教育价值,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3 注重探究性实验、培养探究精神

与传统的生物实验不同,探究性实验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实验,这就需要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的基本内容,并能运用实验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原理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动手操作实验,自主观察,分析实现过程,得出实验结果。学生在体验式探究学习过程中具有极大的自由空间,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极大提升。探究性试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实践能力、锻炼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独立获得科学知识的实际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学生物学所开设的实验主要是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三种类型。生物实验中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生物教师往往不重视或者忽略了拓展性实验。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发现,缺少了探究性实验和其他类型的实验的话,不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4 结语

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越来越彰显重要性,通过生物学实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直观感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验证、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实验技术、测量方法,促进学生感知、观察、设计、操作、总结等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生物课程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36-37.

[2] 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实验版.生物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张海银.中学生物学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教学探究[J].生物学通报,2003,38(10):33-35.

[4] 罗小琴.关于农村中学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J].科教文汇,2008(4):88-89.

[5] 黄东芳.研究性学习评价指标调研报告[J].中学生物教学,2005(10):7-10.

[6] 段海.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9):112.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科学素养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