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的角色定位

2016-05-14徐达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高校辅导员构建

徐达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07.107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学生中、在高校校园内广泛传播的主要推动者。可是实际情况却是,在众多高校积极弘扬核心价值观时,大部分辅导员却仅仅是一个“旁观者”,并没有加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以及传播中来。因此高校应激发辅导员的热情,使其由“漠不关心”的“旁观者”变成主动参加者。现对高校辅导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核心价值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a)-0107-03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在高校和青年学生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职责,探讨高校辅导员在核心价值观构建中角色定位的需要,积极发挥高校辅导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构建中的协调、宣传、引领以及引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青年学生在认知、情感以及行为3方面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而确保其主动投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来,并在实际行动和生活中积极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

1 高校辅导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角色定位的必要性

“角色”原本属于戏剧范畴的词语,后来才出现在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那什么是角色定位呢?即和某职业相对应的一系列权利、义务以及行为的一个综合。角色定位是否正确决定了主体是否与实际角色一致,正确的角色定位能防止角色失调问题的出现,比如对角色的不清楚、迷茫或者是混乱等等。现今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而高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传播和引导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和历史赋予的使命。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就要对高校辅导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对其工作职责加以明确和清晰,这就在以往的基本角色前提下对高校辅导员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对辅导员角色进行的重新定位,一方面是发挥辅导员及其建设核心价值观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促使高校辅导员能最大限度地执行其立德树人的职责。

2 高校辅导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的角色定位

2.1 辅导员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扮演主动的培育者

(1)持续不断地灌输思想。持续不断地灌输才能使青年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并不断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实现。工人要具备阶级意识的方式只能是采取外部灌输法,同理这样的方法对新时代青年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完全适合的。在灌输核心价值观时辅导员应积极承担起主体职责,主动引导以及培育青年学生树立并切实践行核心价值观。灌输要想有实实在在的效果,那么就必须要讲究一定的方法。首先理论要结合实践,辅导员在对青年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知识时,要注意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提供各类不同的平台供学生实施实践活动,例如带青年学生去社区进行调研亦或是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我国国情以及民情有一个更全面的掌握,对国家前途对自身责任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固,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其次是应该有多样化的灌输手段,辅导员在灌输核心价值观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尽可能通俗易懂,并善于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例子,通过青年学生喜欢的媒介比如QQ、微信等方式时刻进行相关的演讲和灌输。这种以故事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方式使核心价值观显得亲切、温情而又不失具体以及真实。这样的方式对青年学生而言也更易于接受以及认同。再次学生自我教育结合外部灌输方式。高校辅导员,首先其自身要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能力和水平以及较高的理论素养,只有辅导员自身达到这些要求,才能更好地去培养学生。作为高校辅导员,还应努力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意识,以帮助青年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内容不断进行内化并最终实现自我教育。

(2)将学生置于教育的主体并给予充分的尊重。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和培养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发自内心地相信学生都是善良的,相信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善良的本色和纯真的光芒,能从他们的内心感受到深厚的善良,能从他们的行为中发现善良的真谛。只有如此,辅导员对青年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构建才具有深厚的土壤基础。在培育过程中,辅导员应重点培养青年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增强价值判断力,尤其是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判断假恶丑以及真善美,自觉并努力地实践怀善念,做好事以及修美德。辅导员可以采取举办一些主题教育活动的方式来对青年学生进行价值观培育,比如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这样一种活动的举办让学生加深对中国梦的认识,明白中国梦是所有人的梦,进而培育爱国情,努力做自强、自立、自尊以及自爱的青年学生;可以举办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来引导学生个体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维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善良、学会理解、学会尊重老人、学会爱护幼小、学会帮助残疾人和困难群众,学会关爱社会、学会热爱和尊重自然。进而努力做一个有素质、有礼貌、善良且乐于助人的青年学生;再如可以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意识到人格修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遵守纪律和法规,学会明辨是与非,学会坚强、学会积极乐观,进而努力做一个讲诚信、懂荣辱以及勇于创新的青年学生。

(3)榜样示范。辅导员应努力创设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环境以及气氛。树立的榜样,应是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人以及事,这样的榜样人物,要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默默付出的奉献精神,不仅要具有中华传统美德,而且要能体现时代特征,能很好地展现时代主流价值观以及道德追求和理想,能体现时代先进价值观发展趋势。就青年学生而言,存在于自己身边或者是真真切切的生活中的那些人物榜样才对自己具有巨大的影响和说服力。作为辅导员应努力树立青年学生榜样并积极发挥这些榜样的力量和作用,以感染、激励、号召和启迪学生,可以通过举办活动的方式来发挥榜样的力量,比如优秀青年先进事迹展、发现身边的温暖与感动或者是大家都来听故事等主题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把榜样精神转变为自己内在的一种精神并最终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身边的榜样精神对先进学生来说,可以激励他们更加奋发向上,对中等学生来说,可以推动他们努力向上,对后进学生来说可使他们受到强烈震动。简而言之,身边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有利于青年学生极大地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及认同,有利于青年学生成长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的实践者,能促进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定为自己的追求以及做事的基本准则。

2.2 辅导员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扮演积极主动的践行者

(1)首先辅导员应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以及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不间断地宣传以及引导。所以,辅导员应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只有在青年学生内心扎实播种健康正能量的精神并给予悉心灌溉以及培育,才能最终开花结果,才能内化成学生实实在在的崇德向善的外在行为。作为辅导员,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核心价值观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践行该价值观的社会意义,尤其要联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让学生清晰“三个倡导”的内涵,让其明白怎样将价值观内化以及表现在行动上。高校辅导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两种形式,首先是把握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这些课堂上宣传核心价值观;另一种方式是举办主题教育活动,扩大宣传途径“道德讲堂”,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途径。

(2)高校辅导员自身要做到身体力行,才能带动和激发青年学生亲自去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辅导员,若想让青年学生树立并身体力行去实施核心价值观,那么其自身就必须要理解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精神。辅导员是青年学生经常接触和相处的老师,有很长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因此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和重大的。若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以及生活能身体力行地实践核心价值观,用其切身行动去带动和影响学生,那么榜样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辅导员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可以表现为道德讲堂的形式,比如讲自己事以及身边事,以此来达到教育身边人的目的。

(3)创新不容忽视,以此来扩大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途径。目前,网络尤其是微信以及微博已是青年学生参加政治的主要途径。微博以及微信和学校网站比起来能更快速地传递信息,且具有直接、门槛低的好处。作为高校辅导员,其微博以及微信往往受到不少青年学生的关注,怎样通过这些媒体针对青年学生开展有效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怎样提高针对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评论率以及转发率等均需要辅导员去思考。辅导员应积极发挥这些媒体在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作用,在微博以及微信上做出的评论要及时、耐心、科学、规范地回复。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和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困惑,提高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3 结语

作为高校辅导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及构建的骨干力量,而不应该仅仅以“边缘化人物”或者是“旁观人员”的身份存在。高校辅导员要清晰自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主动将自己由“旁观人员”变成“参与人员”,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工作中来。与此同时还要求有关方面积极创设相关环境以及氛围,以保证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及践行的真正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

[2] 蔡路.高校“八零后”,辅导员师德建设问题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5):78-80.

[3] 孟轲.转型期知识分子阶层认同主导价值观问题研究基于近十年来相关大型调研的实证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4(1):43-45.

[4] 张洁.需要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J].人民论坛,2013(32):365-368.

[5] 崔龙涛,陈秀兰,王鑫,等.从构建“学术共同体”到“成长共同体”引领——上海中医药大学导师团施行模式下医学背景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0):101-106.

[6] 孟轲.转型期知识分子阶层认同主导价值观问题研究——基于近十年来相关大型调研的实证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4(1):104-108.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高校辅导员构建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