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2016-05-14李霞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指标体系电力企业

李霞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07.005

摘 要: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工作重心已经进入“建设与应用并重,着力深化应用”的新阶段,深化信息系统应用,提升信息系统投资回报,实现信息化与公司发展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工作者的共识。文章结合一家地市级大型供电企业在信息系统深化应用中的管理创新与实践,提出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应用指标体系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的管理思路,并结合该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情况从指标体系关键指标的设计、组织保障、工作流程和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 信息系统 指标体系 应用绩效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a)-0005-03

近几年,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信息化工作重心逐渐由大规模建设阶段进入“建设与应用并重,着力深化应用”的新阶段。但信息系统的应用涉及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重视建设、轻视应用、忽视绩效”的现象,信息系统应用水平还有较多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1)系统基础数据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均存在问题;(2)系统业务覆盖面有待拓展,系统使用率有待提高;(3)人员应用水平不高,一些重要岗位专业人员对应用系统的推广应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信息系统应用,提升信息系统投资回报,实现信息化与公司发展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一家地市级大型供电企业在信息系统深化应用中的管理创新与实践,对信息系统应用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等内容进行阐述。

1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这家大型供电企业,担负着该市所辖的8区14县、1.58万平方公里、1 050万人口的供电任务,员工5 000余人。该企业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早,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领导下,于2006年全面开展了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目前公司已经全面应用了财务、营销、安全生产、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物资、项目及综合管理等八大业务系统,用于支撑公司日常办公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但由于员工基数大特别是包含的8区14县,信息化发展很不平衡,广大基层单位生产人员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化意识和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造成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亟待提升,不能如实反映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降低了信息系统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影响了信息化绩效的发挥。

2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的管理思路

深化信息系统应用,扩大信息系统使用的深度和广度,是实现信息系统目标和价值的核心途径,是发挥信息系统作用的活力源泉。这家企业在此共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信息化深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确立了“建规范、强治理、抓考评”的指导思想,从建立信息系统应用三级指标对标体系入手,强化评价考核,持续提升信息化绩效。

(1)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应用水平评价标准体系,形成明确、量化的深化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信息化应用及绩效情况的统计与分析,通过定量计算、定性分析和客观公正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科学揭示系统应用状况和取得的效能、效率、效益。

(2)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级责任制。业务部门作为信息系统的需求部门和服务对象,在深化应用中要发挥主体作用,信息部门作为信息化归口管理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和技术支持作用。为此应按照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信息系统应用三级指标对标体系,将深化应用工作纳入到每个部门、单位和岗位的日常管理中。

(3)利用对标体系,强化评价考核。通过定期发布信息系统应用对标成绩,发现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先进典型和存在的问题。以先进带动整体进步,以先进部门和单位为标杆,开展多种形式的比学赶帮超活动,限期达标。同时,将信息化应用效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全面推进公司本部及8区14县的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工作。

3 信息系统应用指标体系的设计

通过深入分析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情况,确定了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息息相关的重要应用系统,具体包括营销、物资、财务、协同办公、生产、安监、企业门户、ERP八类指标。在听取了多位专家的建议之后,该文进行总结、分析、筛选,得出了当前系统应用水平下组织在评价信息系统应用水平时所要考虑的关键指标及其权重(见表1)。

信息系统应用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如下。

为有效推进指标体系和公司管理的紧密结合,该公司制定并发布了《信息化深化应用推进工作方案》,成立了信息化深化应用领导小组、9个专业工作小组、一个技术支持组和评价考核小组。

在此基础上,以“一级重预警,二级重分析,三级重培训”的工作原则,创新建立了信息系统应用指标三级对标体系,将每一项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同时明确了指标的提升目标、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以指标ERP日人均新增设备工单为例,如图1所示,指标一级责任部门为各专业主管部门;一级责任部门根据业务涉及的单位确定二级指标责任单位,二级指标责任单位将指标目标值进行再分解细化并落实具体指标三级执行责任人,最终形成了涉及52个部门、单位的三级对标体系。通过构建三级对标体系,该公司在公司上下形成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工作节点细化到天、基层提升有目标,督导监控有依据的良好态势。同时将信息管理工作的触角深入了各基层单位、班组和县公司,不但提高了各专业人员信息系统的应用意识,更为今后信息深化应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人员和组织的基础。

4 效果分析

通过应用信息系统指标体系,该公司获得以下管理效益。

4.1 提高了公司信息系统应用绩效

该公司通过信息系统应用指标体系建设,完善了信息系统深化应用的组织与管理,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信息系统数据完整率、软件应用熟练度、系统覆盖面、系统登录率都有了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管理和信息化互相促进、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目前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纵向贯通和横向集成的业务管理平台,有效地融入公司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和日常经营活动之中,绩效突出,在公司发展中起到了核心支撑作用。

4.2 实现信息系统绩效提升的闭环管理

通过定期发布基于三级对标体系的指标结果,以考核评价作为强化手段,及时发现信息系统应用存在的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各专业深入分析问题源头,制定详细的提升方案,每月根据对标结果对方案和工作计划进行动态修订,实现了指标提升的闭环管理。

4.3 通过完善应用系统管理制度,固化深化应用成果。

在推进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工作过程中,该公司始终积极引导各业务部门发挥业务主导作用,为使各专业好的深化应用思路和具体的管理要求得到落实,巩固深化应用成果,公司将规范、完善应用系统管理制度的工作常态化,定期召开信息管理制度评审会,形成公司级ERP管理制度14项,有效地促进了系统应用与业务的有效结合,确保了用户操作规范、业务数据准确、流程明晰、运转及时。

5 结语

随着工业与信息化的逐步融合,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均希望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不断地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同时如何深化信息系统应用,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目标和价值,提高信息系统投资回报,是信息化管理工作者接下来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该文即是在这样的尝试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总结,希望能在构建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指标体系,提高信息系统绩效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者们共同分享。

参考文献

[1] 于本海.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J].煤炭企业管理,2004(5):63-64.

[2] 李淑萍,王强.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基于企业战旅与系统管控视角[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6):1241-1242,1249.

[3] 彭庆喜,游兰.企业信息系统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J].软件导刊,2013(14):28-30.

[4] 何剑彤,陈燕,陈佳,曹妍.企业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C]//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2005.

[5] 董德民.制造业ERP应用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6):147-149.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指标体系电力企业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