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介

2016-05-14

英语学习 2016年7期
关键词:第六感猎人猎物

作为美国沃伦·威尔逊学院(Warren Wilson College)艺术硕士作家培训项目(MFA Program for Writers)的兼职授课教师,C. 戴尔·杨(C. Dale Young, 1969— )本人却并非科班出身。在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学习分子生物学时,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写作训练的杨“不自量力”地报名参加了创作研究高级课程,由此开始进行诗歌创作;获得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学位后,他选择去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继续攻读医学,并开始为《新英格兰评论》(New England Review)审阅诗歌稿件。1997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已摘得格罗利尔诗歌奖(Grolier Poetry Prize)且在文学界小有名气的杨成为了一名全职外科医生,并从2000年起担任《新英格兰评论》诗歌编辑一职长达14年之久,并于2014年卸任时荣获斯坦利·W. 林德伯格文学编辑奖(Stanley W. Lindberg Award for Literary Editing)。迄今杨已出版了四本诗集,作品常见于主流文学期刊,并荣获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诗歌类学者奖(Poetry Fellowship from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 Fellowship)等多项大奖。此外,杨的医学事业也毫不逊色:以健康和生命科学著称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于2015年授予杨建校150周年杰出校友奖(UCSF 150th Anniversary Alumni Excellence Awards),对于他在放射肿瘤学领域的出色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此般多栖发展、成果累硕的人生,着实令人钦佩羡慕,但《第六感》一诗大半篇幅呈现的诗人形象,却并非我们想象中那般才华横溢,直至诗末反败为胜,我们对他的印象才有所改观。“步枪是人的延伸”这句首次出现时,沉重且漫无目标的枪支凸显了诗人的笨拙举止和懦弱性格,不但遭到教练嘲笑,也令读者对他的射击水平颇为怀疑。诗人的这般拘谨并非毫无道理:由于视野受限,他只能依靠自己并不敏锐的听觉,尽力搜寻目标;而且,或许是出于救死扶伤的职业习惯,他听见声响的第一反应不是举枪射击,而是惊乍叫喊、暴露自身。若将飞禽换做敌机、狩猎改为作战,杨怕是连动笔作诗的机会都不再有;但有趣的是,人与鹰同时猎杀鸽子的这场竞赛,反倒是身为猎物的诗人获胜。正因为“只有鸟儿才能觉察到更强壮的鸟”,先前处于劣势的杨才能精准把握鸽子的方位,令与鹰隼同为猎人的射击教练也哑口无言。一枪中的后,诗人再度悠悠道出“步枪是人的延伸”,多了份笃定与自得,由此“延伸”表现出的射击才能与辩证思维也令我们折服。

杨对于狩猎关系的改写,不仅反转了猎人与猎物的角色身份,还模糊了二者的区分界线,并提倡以此突破自身局限。尽管他一再声称“我是猎物”,这并未改变他手持猎枪、成功射杀的猎人身份;同样,本诗中的鸽子虽被称作“羞怯的猎人”,其实也是鹰爪与步枪的目标;甚至就连射击教练,在“我迅速转身,向他头顶上空开枪”的那一瞬间,也受制于诗人的枪口之下。所有人与物都兼具矛盾特性,在两种身份间游离,看似人格分裂,反倒有助于追求力所不能及的目标。安于陆地生活的野火鸡和自居猎手角色的鹰,虽然都能自食其力、安身立命,但相较于诗人以辩证思维调整身份所取得的不俗成绩,不免流于平庸,高下之分立见。

在不同身份间穿梭变换,是杨作为诗人/医生的独特人生经历。2008年接受西佛罗里达大学(West Florida University)《执笔者》(Penhandler)杂志采访时,杨坦言,文学界和医学界的不少朋友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另一职业,他本人也不曾在作品中刻意强调二者的联系,但也不能说诗歌与医学毫无关系,毕竟二者都涉及仔细观察或聆听事物、并基于细节提出合理解释。时隔数年后问世的《第六感》一诗,可谓杨对这一问题的更深感悟:万物间自有冥冥联系,我们可以选择耽于寻常感官、固守既有角色,但若突破认知囹圄、以第六感探索未知乃至敌对身份,并借此调整自我,便能获得超越自身局限的崭新体验。回观诗中提出的问题:“生活里的每件事/都得显得这么神秘吗?”狩猎告捷的杨显然已对个中玄妙乐此不疲;至于诸位读者,想必也已有了自己的答案吧。

猜你喜欢

第六感猎人猎物
蟒蛇为什么不会被猎物噎死
可怕的杀手角鼻龙
想你所想 不止于车
不听劝告的猎人
霸王龙的第一只大型猎物
你是创业圈的猎人还是猎物
寻找第六感
怪兽猎人③
你的第六感可靠吗
测测你的第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