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历抗美援越生活轶事

2016-05-14罗受河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兵老兵饺子

罗受河

1968年8月9日,我们新兵进入越南时,敌机轰炸的频率小了许多,主要是美国想从战争泥潭中解脱出来,与越南在巴黎展开和谈。所以,我们的任务,一是学习,二是保养机械,准备接受新任务。

1968年,正是“文革”高潮时期,我们在越南也不例外,每天“早请示”“晚汇报”雷打不动。可连长、指导员对技术抓得很紧,常对我们说:“你突出政治再好,机械开不动,修不好,有什么用? ”我学技术第一堂课,是对一台T3-100的推土机进行中修大“解剖”,我只好向老兵请教。

一到星期天,我们就用老兵给的“飞机毛”(敌机残骸)制作纪念品,用罐头盒把砸碎的“飞机毛”装在里面,烧火熔化,然后倒入各种模具里,铸成毛主席像章、小飞机、手枪等模型,再进行打磨加工成工艺品,具有纪念意义,爱不释手。

越南森林里有一种木头,特别重且硬,它不像其他木材,浮在水面,而是像石头那样沉入水底,经车床加工成擀面杖,光滑又结实,做成小马扎,经久耐用。我们用飞机残骸的不锈钢加工成刀子、勺子,不可否认,美军的不锈钢质量的确过硬。我加工的不锈钢西瓜刀,40多年了,仍光亮如初。按部队规定,到一定时候要搞点验收。主要查违禁物品,每个人把小包袱一打开,各式工艺品琳琅满目。入越部队这点可怜的秘密,就用小包袱来护卫。

每到星期天,还到大森林捡柴火,满山的野芭蕉、菠萝和木瓜,使人流口水,但因有“八项守则”纪律严格,谁也不敢伸手。

入越后期,连队可种菜养猪,生活好了起来,隔一天就杀一头猪,吃红烧肉是大喜事,皮蛋一篓一篓的,刚来的新兵还出过洋相,把皮蛋売一打开就丢了,再打开一个,又丢了。老兵:“为何丢掉? ”他说:“这蛋是坏的,你看都变黑了!”因为在农村,没吃过这种蛋。部队吃的花生是清一色的山东大花生,据说是一颗一颗挑选出来,专供出国部队吃的。

印象最深的算是吃饺子了。那时新兵不说吃饺子,有的还未见过。连长是山东人,喜欢吃饺子,所以,每个星期天必包饺子。可南方的新兵,喜欢吃大米饭。一是不习惯,二是嫌麻烦。不吃饺子的,还可单独炒鸡蛋或炒猪肝吃。可有的并非不愿吃饺子,一次领导查岗时,发现有偷吃炊事班剩的饺子的情况。于是,连长宣布:“以后包饺子,毎个人都要参与,不允许任何人搞特殊化。”并强调说,“包饺子最能体现战斗力和凝聚力,一个班10多个人,和面的、出砣的、擀皮子的、包饺子的,有分工有合作,悠哉游哉,有说有笑,何乐不为?”对于包饺子的含义,也是我当了排长才体会到的。

后来,我与6个战友分配到小良山车辆段工作。这里离越南东北太原省太原重工业城不远,是美机的重点轰炸地区,仅1967年3月10日和11日两天,美机就出动33批107架次飞机,对钢铁厂进行狂轰滥炸。我英勇的高炮62支队大显身手,击落敌机18架,击伤5架,俘虏飞行员10名。战争的惨景难以磨灭。

我在此工作期间,还留下了许多生活记忆。

一是打扫把草。小良山周围山头,没有树木,却长着一种1米左右的草木植物,拔回后可扎成扫把扫地。一则可勤俭节约;二则就地取材方便。借此机会还可溜村庄,观风景。到越南商店里一看,发现里面的信纸、信封,都是中国的。上面的图案和脸盆、水瓶、水桶上的画都是八个样板戏。到庙里一瞧,门联是中国字,经书是中国字,菩萨两边的楹联也是中国字,我们开玩笑说:“中国的菩萨也是我们援越抗美的战友哦! ”

一天,我和战友王作武到另一山上打扫把草,碰见两个越南姑娘,谁知一个姑娘拉住我的手,嘴里不知说些什么?我急忙挣脱了她的手说:“孔别!孔别!”(越语:不懂!不懂!)。不与越南妇女交往,这是头条纪律,否则,军法处置,开始是送到海南岛劳教,后来没“一刀切”了,或开除军籍,或处理回家,可不能当儿戏。

二是我们种的菜被偷了。越南人没有种菜的习惯,种庄稼也不用大粪。有一天,我们发现种的白菜被砍走20棵,分析是越南倒班的工人砍去吃了。我们很生气,便向指导员何广平反映,想去交涉。指导员一听火了,批评说:“你们长着脑袋干什么?几棵白菜算什么?我们那么多战友的热血和生命都献给了越南,你们怎么都想不通呢? ”指导员命令说:“回去把菜砍了,用车给越南工人送去!”越南工人十分感动,以后再无类似事情发生了。

三是洗澡的问题。在越南天气炎热,洗澡也成了部队的难题。我们把水井用芦席围起来,可越南妇女经常光顾,很不方便,只好又盖了一间简易房,一般情况下,洗澡时是不会“春光外泄”的。而越南的习惯,男女可以同浴,在水井旁,男的一丝不挂,女的只戴胸罩,她们认为:天下的女人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可见人的,而上面是自己发育,每个人都不一样,是不能给人看的。越南的妇女很开放,还有姑娘大胆找团部领导,质问:“为什么规定中国士兵不能同越南姑娘结婚?”有一天下班回来,我同王作武去洗澡,突然我看见两个姑娘扒开芦席向里面窥视,对着王作武指指点点说:“南瓜!南瓜! ”(越语:好胖!好胖!)我大喊一声:“作武,有女的看你洗澡!”他一急,一条裤腿未拉上来,失去平衡,摔了个四脚朝天。越南姑娘笑着,跑得无影无踪了。

四是创“吃”的纪录。我在小良山车辆段时,一顿吃了7碗饭;一次干掉15个包子外加2碗稀饭;一回灭掉22个油饼;一次吃了56个饺子。这个纪录绝对是“前无老兵”“后无新兵”,起码在团机械连是无人能及的。究其原因:一是任务太重,体力消耗大;二是革命拼命,不惜体力。虽然只是个别天,个别餐,但足以说明,当时我们的工作是多么繁重和劳累!

(感谢抗美援越铁道兵老兵肖国武提供相关资料。)

猜你喜欢

新兵老兵饺子
饺子
老兵
流离失所老兵的“天使”
立正!新兵们
老兵
包饺子
包饺子
新兵跳伞
老兵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