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艺术及理论研究

2016-05-14戴勇

艺术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艺术理论

摘 要:金铁霖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声乐教育家,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取得了极高成就。金铁霖对民族声乐教学具有深入的研究,并逐步形成具有其个人特色的教育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本文将重点就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艺术以及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促进我国声乐教育的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艺术;理论

1 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原则

1.1 先共性后个性的美学原则

金铁霖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积极探究如何将基本科学唱法融入民族声乐个性当中,并逐步建立起一个完善和谐的歌唱整体。他强调的是首先必须掌握基本歌唱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彰显歌唱个性,也就是先共性后个性的美学原则,先是对基本和科学的歌唱方法进行训练,最后再训练民族个性和表现民族特色的方法。在选择民族声乐曲目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开始阶段不能选择风格和个性较强的曲目。只有当掌握了基本的演唱方法,且逐步趋于稳定后才能加入民族个性色彩浓郁的作品。对于掌握了一定的歌唱方法,并且本身具备独特的演唱风格和个性的学生而言,在训练时要注重保留他们自身特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训练手段让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进行博采众长和去粗取精,促使学生掌握科学化的演唱方法,在掌握共性的歌唱优势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和音乐素质的培养需求。

1.2 求同求异以同为主的美学原则

金铁霖教授民族声乐教学的另一重要原则是求同求异,以同为主,在这一美学原则当中他强调的是母音需要在科学歌唱的共性基础上进行发挥,从而逐步形成歌唱的完整和统一,突出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和魅力,彰显歌唱的个性以及共性。金铁霖教授认为学生首先必须有效掌握歌唱方法,并在方法掌握趋于稳定之后在进行各种母音的转换,这时母音转换会更加轻松自如,而且演唱时的每一个文字都能在共性原则基础上展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与魅力。在民歌演唱时夸张每一个字是可以的,前提是不能破坏整体的发声状态,每一个文字的吐出都必须运用科学演唱方法即便是在演唱说唱性极强的民歌时也要注意这一问题,必须要熟练掌握歌唱方法。无论是对每一个文字的个性进行夸张还是重点突出都必须将科学发声作为基础,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声音正常发挥,才能够在演唱时散发出民歌的音乐魅力。民族声乐作品的每一个文字个性存在在其共性中,共性当中的每一个文字也需要彰显自身个性,这就是歌唱状态的平衡,这也是字正腔圆的最佳阐释。

2 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理论

2.1 多元教学方法

经过多年的民族声乐教学艺术理论和实践探索,金铁霖教授根据民族声乐教学的特征、要求、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理论完善和实践检验,进而形成一个多元的教学方法体系,接下来将对其中的主要教学方法进行阐述:第一,哼鸣唱法练习。练习哼鸣是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第一步,是最为基础和关键的环节,他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歌唱哼鸣要像现实生活中的哼唱一样,需要逐步放松自己的喉头,将哼的感觉放在叹气呼吸之上,在练习时必须持之以恒。他认为歌唱哼鸣可以划分成小哼鸣和大哼鸣,在不同的条件和情况之下需要对二者进行灵活运用。大哼鸣发声较为圆润,具有较多的掩盖色彩,形成了一种歌唱的垂直状态。大哼鸣带出的声音十分宽厚和通畅,适合气势恢宏或者是具有美声色彩的民族声乐作品;小哼鸣发声的各个部位相对较小,具有一定的控制,发出的声音更加集中明亮。小哼鸣的声音效果更适合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民歌。第二,母音转换练习。金铁霖教学时常用的两组母音是衣、呃和欧、乌,前者较为灵活集中,方便咬字且吐字清楚,这组母岩适合演唱中国歌曲和民歌,后者在使用时打开喉咙,发出的声音比较垂直,掩盖性好,有利于克服常见的民歌声乐毛病。第三,控制假声位置。在演唱假声时要放开喉咙,保证气息松弛,充分了解加深的音色以及特征,找准假声位置,并在假声演唱状态下尽量放开声音,融合进声带张力,从而呈现混合声效果。

2.2 气息运用提法

金铁霖教授通过对多年民族声乐教学艺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几种有效的气息运用提法。第一,反向提调法。这一方法是气息相对于声音高位置而言,能够有效地解决声音,位置和器械之间存在的矛盾,实现二者对立统一和有效循环运动,最终形成一个整体上的平衡气息状态,使得歌唱者的演唱时气息控制更加和谐轻松。第二,支点提法。支点提法强调歌唱者需要在演唱中找到平衡焦点,根据自身演唱特征以及作品的演唱需要找准支点位置,找到发声状态中的支点声音,将字与声进行自然结合,有效解决自的统一问题,在声音状态得到基本平衡状态之后,可以进行细微调整,确保声音状态科学合理。第三,下支点提法。采用这一方法在演唱中每一个字需要在下支点的位置进行演唱,同时配合吸气动作,维持好声音深度,避免生烟离开支点。这样演唱者能够确保演唱时的吐字清晰,喉咙的张合都会放松和稳定,解放了演唱者的口腔,其他的发声器官也会更加协调,对于音域的扩展以及良好的展现音乐作品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喉下换字提法。这一气息提法针对的是演唱中由于口腔过于紧张、表情僵化引起的声音紧僵问题,要求歌唱者首先确保自己处在吸气状态,接下来要打开喉咙贴在脖子根处歌唱每一个文字,同时在和吸气状态进行配合,这样面部肌肉会得到放松,整体演唱也会变得和谐。

2.3 听觉训练方法

听觉训练是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艺术当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其培养优秀民族声乐人才尤为重视的一个问题。金铁霖教授强调学生必须改变自己的思想,真正意识到听觉技能对于声乐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当学生的耳朵是练有素之后,才能够更加客观地听到和分析自己的声音,以便及时调整演唱状态和声音状态。第一,要多听。学生要大量的听民族声乐作品,广泛涉猎不同的音乐风格,在听录音和演唱的过程中,尤其要关注演唱者的状态以及口型,通过大量的听来锻炼分辨力和鉴赏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逐步形成一定的鉴别标准,这对于演唱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要多练。练习和听都是一样的,而且二者需要进行结合和同时进行,在练的过程中要多练嗓练声,之后再用耳朵听自己的声音,并鉴别声音的好坏和优势不足。金铁霖教授强调在学生练习和听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客观的指导,并具备一定的标准。第三,多感悟。通过多听和多练能够让学生去北京处的听觉积累,接下来就需要学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深刻领悟,在感悟的过程中进行对比归纳和总结,从中提炼和获得之感,最终形成完善的演唱技能。

3 结语

金铁霖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取得了极高成就,并为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其声乐教学艺术以及理论在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能为后世民族声乐教学的创新和深层次发展提供有效依据。金铁霖在开展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秉承着先共性,后个性以及求同求异,以同为主的美学原则,而且在教学方法、气息运用提法以及听觉训练方法等方面具备其独特个性。

参考文献:

[1] 赵世兰.金铁霖及其民族声乐教学艺术[J].中国音乐,2015(4):233-236.

[2] 杨仲华.民族性 科学性 艺术性 时代性——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学术定位[J].中国音乐,2012(5):14-15.

作者简介:戴勇(1961—),男,辽宁海城人,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声乐。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教学艺术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