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一流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品牌

2016-05-14仇婷婷

魅力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科学化品牌一流

摘 要:高校公文处理是学校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重要工作。一流的公文处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对于当前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能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本文以浙江大学为例,浅析创一流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品牌的重要意义和路径。

关键词:高校公文处理 一流 品牌 规范化 科学化 队伍

一、高校公文处理工作概要

201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新时期全国党政机关处理公文的标准和依据。《条例》第三条规定“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第四条规定“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就高校而言,高校公文是指高校党政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重要文书,既体现了学校党政领导对党的方针政策、法令规定的宣传和贯彻,又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教育观念、管理工作水平。因此,高校公文处理是学校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重要工作,是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高校工作顺利开展,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树立创一流公文处理工作品牌目标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创建“双一流”的进程中,除了党和国家的政策、财力支持外,需要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术,还离不开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行政管理是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师生管理等工作的基础和保障。高校办公室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学校工作运转的枢纽,是学校领导进行决策的参谋、助手,也是沟通、协调各单位的桥梁,“办文、办事、办会”是办公室三大主要职责,其中公文处理工作又居于首位,是高校行政管理重要载体,高校办公室工作主要内容,“双一流”建设重要支撑。高质量和效能的公文处理工作有利于推动高校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再上新台阶,有利于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高校整体提升现代大学治理能力和声誉,有利于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正如企业生产产品,往往会争创品牌,品牌是对上乘质量、良好信誉的集中体现,由此想到,创一流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品牌对于“双一流”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一流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品牌对公文处理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第一,要忠实地贯彻学校“双一流”发展目标,坚持依法治校,恪守公文处理工作规范,提供与“双一流”大学治理能力相匹配的一流公文和公文处理服务;第二,学校将遇到许多新机遇,比如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大学章程的制定、新校区开辟、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机制改革、省(市)校合作共建等,要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紧跟国家战略和学校发展,在规范的前提下科学应对不断出现的公文处理工作新情况,提供高水平的公文载体支撑;第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纸化和移动办公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在符合安全保密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传统公文处理工作方式,加倍提高工作效能。

三、浙江大学创一流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品牌路径

(一)进一步加强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

1.制度规范化。规范的公文处理制度是保障公文处理工作质量的前提。2012年6月,学校根据《条例》精神,结合实际,出台《浙江大学公文处理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学校《办法》),对公文的种类、格式、拟制、办理、管理和行文规则等六个方面进行详细规定,本着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原则,对学校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同时,还建有《浙江大学规范性文件制订办法(试行)》《浙江大学电子公文管理暂行规定》等,对规范性文件和电子公文的管理也做了专门细化规定,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公文处理工作制度。

2.机制规范化。在社会学中“机制”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公文处理工作机制的科学构建有助于提高公文处理校、院整体工作效能,提高公文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比如学校《办法》中明确了学校公文管理机制,由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以下简称“两办”)主管学校公文处理工作,并对学校各单位进行相关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学校各单位负责人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等。

3.程序规范化。规范和理顺公文处理各环节程序并明确责任,对于准确、迅速、安全的拟制、流转和传递公文,提高公文处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和实现公文作用有重要影响。学校对收文(电子文件和机要文件)、发文和归档程序进行了细化明确,比如发文处理须经起草、审核、签发,办公室必须严格把好公文制发各关口,特别规定规范性文件的制发须经过合法性审查、通过校网重大事项意见征求平台向师生公开征求意见、提交校党委常委会或校务会议讨论通过等一系列前置性审查程序,确保学校发文合法、规范、合理、有效;收文处理程序包括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工作,特别是对机要文件严格传阅管理,对办理性文件要求提高拟办意见的准确率和操作性、明确办理时限,并督促主办、协办部门按期办结;归档程序包括收集、整理、立卷,确保纸质和电子文件两套归档材料收集及时、齐全。

(二)进一步加强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

1.推出新一代交互式协同办公系统(以下英文简称OA)。随着办公自动化和移动办公“微时代”的到来,学校对原有OA改造升级,2016年推出新一代OA,全面实现学校收发文等单位事务处理、个人事务处理、公共信息共享的电子化、自动化和移动化,实现无纸、协同、高效办公,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办公效率。特别是在公文管理流程中,改变传统纸质审签模式,新增发文网上处理,内置起草范本、固化拟制流程,从源头上提高发文质量;实现发文全过程网上处理,解决了因校区分散等造成纸质处理发文不便的现实困境;发文审签全过程采用修订模式,方便历史记录和查询;通过手机APP同步实现移动公文处理等,大大提高公文处理工作效率。

2.不断完善公文处理工作制度。学校适应新形势,新增或修订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公文处理工作规程。严格按照公文处理工作规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严守文件精简线,2014、2015、2016年每年同比文件数量下降约10%。针对新一代OA的广泛使用,着手修订电子公文处理相关办法。同时,执行文件清理制度,按照上位要求和《浙江大学章程》精神,定期对与上位文件和《浙江大学章程》相抵触、或明显不适应现实需要、或已被新规定涵盖替代的文件予以废止;对适用对象已消失、或适用期已过、不需要继续执行的文件宣布失效,确保现有文件的合法性、规范性、有效性。

3.科学、灵活处理公文实际操作中的质量和速度关系。公文的特有属性决定了公文处理工作是一项严肃而认真的工作,必须遵循固有的规范和流程操作,公文处理“零差错”是基本要求和目标。然而,工作现实中,公文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尤其是涉及重要工作部署、决定决策的公文,有很强的办理时效性,一旦耽搁和延误,就会错失良机,降低公文效用。因此,如何处理科学、灵活地公文实际操作中的质量和速度关系,是一种工作艺术。一方面,学校《办法》对发文和收文不同处理程序,阅知性和办理性文件、普通和规范性文件等不同性质文件办理时限做了规定;另一方面,学校两办公文处理工作者能够做到当一个“有心人”,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对文件性质进行准确快速预判,在办理中做到主次分明、疾缓有别、加强沟通、加紧督办,在确保公文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办理速度,让文件得以及时贯彻实施。

(三)建设一支一流的公文处理工作队伍

1.树立大局观念、形象意识。要实现良好的大学治理,最终实现“双一流”目标,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人”以及“人”在大学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公文处理工作者作为行政管理人员中的重要力量,在“双一流”大学治理中承担重要使命,是学校各种信息和资料的收集者和中转者,对内、对外联结与沟通的重要环节,政策的传递者和推动者,因此,公文处理工作者应当站得高、看得远,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充分认识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形象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职,确保公文处理严谨、准确、规范、高效,发挥好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2.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本领。公文是“运筹帷幄”的产物、“决胜千里”的利器,具有鲜明的政策性、法定的权威性、严格的规范性、很强的实用性等特点。因此,公文处理工作是一项“瓷器活儿”,其思想性、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公文处理工作者的思想修养、政策水平、业务知识、办文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公文处理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公文效能的发挥,这就要求公文处理工作者有扎实的功底,过硬的本领,因此,对公文处理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尤为重要。一方面学校《办法》明确规定各单位确定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目前我校公文处理工作者大多由各单位办公室人员担任,相对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工作水平、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如党政办公室主任培训、OA管理员培训、新一代OA使用培训和座谈研讨会和组织专人赴各单位“一对一”公文处理辅导培训等“点面”结合式地不间断培训,提高公文处理工作者的业务本领和服务能力,增强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此外,学校两办结合公文处理工作实务,列举常见错情,编印并发放《学校公文处理注意事项》宣传册上千册,普及公文处理工作常识,积极营造良好环境。

3.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动力。绩效考核在企业中应用广泛,是不断制订计划、执行、改正的PDCA循环过程,体现在全过程管理,包括绩效的目标设定、要求达成、实施修正、改进、再制定目标的循环,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有效机制。笔者建议,高校创一流公文处理工作品牌也应该尝试建立公文处理工作绩效制度,把公文处理规范化、执行力纳入公文处理工作者、各单位负责人及办公室工作考核体系,还可以建立公文处理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展示优秀公文等,努力形成高校一流公文处理工作品牌意识、氛围和效应,确保高校公文处理工作质量,推动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琳.提高高校办公室人员公文写作质量的思考.职业技术,2016(5).

[2]杨雪莲.从公文处理过程角度谈如何提高公文处理质量,2013.2.

[3]王思华.大学治理与高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基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发展目标.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4]刘作权、席继宗.以规范公文处理为载体提高高校办公室管理水平.大连大学学报.2013(2).

[5]杨霞、杨鹏.以“严”的精神和“实”的作风,推进高校公文处理工作上升新台阶.重庆与世界.2016(5).

[6]王永鉴.公文也要创品牌.公文写作漫谈.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6.4.1.

[7]李惠.从文、行、忠、信入手 打造高校办公室优秀团队.办公室业务.2012.10.

[8]王永鉴.辩证处理公文拟制中的三个关系.公文写作漫谈.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6.4.1.

[9]王永鉴.高看一格 厚爱一分.公文写作漫谈.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6.4.1.

[10]徐成华、孙维、房庆等.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M】.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主办社.2012.

[11]谢凌香.高校公文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5).

作者简介:仇婷婷,(1982-),女,汉族,江苏建湖人,现为浙江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机要文秘室主任。

猜你喜欢

科学化品牌一流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实现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经济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加强纪检工作科学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