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简析

2016-05-14王立贵

魅力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发展理念一带一路战略

王立贵

摘 要: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国际政治经济发展新形势,倡导区域发展合作新理念,立意高远,构思恢弘,布局巧妙,匠心独具。既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明睿智之举,又体现了区域国家整合提升现有合作机制,谋求协调发展的共同愿望。本文主要就“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发展理念创新和国际、国内经济规则创新进行分析,探求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协调发展之路。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 发展理念 经济规则 创新

一、前言

“一带一路”战略倡议反映国家间合作发展新理念,倡导国际经济规则新思路,共创新型国际经济合作模式,推动南南合作深入发展。既是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和平发展理念的充分体现,又是对现有国际经济规则的创新发展,更是加强区域融合、促进世界和平、推动人类共同进步的有效手段。在“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中国会同沿线国家沟通协调,凝聚共识,增进了解,强化互信,共同致力于制度和法律互通,实现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对接,完善国际经济法创新。“一带一路”战略推行“自由与公平并重”的国际经济规则,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与“自由至上,弱肉强食”的传统国际经济法理念迥异;“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1]。“一带一路”战略倡导的新型发展理念旨在追求更加公平有序、包容互信、共享发展的合作关系,推动国际经济法规则的创新发展。

二、“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了国际竞争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民族国家冲突和竞争主导世界发展

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就是一部国家间的竞争发展史,数千年来的人类文明史见证了无数场战争乃至部分民族、国家的消亡。二战结束以来的70年,人类社会经历了高速发展。在此期间,国际政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平与战争共存,合作与对抗互现。世界政治文明日益发展,民族国家纷纷独立,谋求发展和进步。世界政治版图因而剧烈变动,从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到华约解体、苏东剧变;从两极化发展,到美国独霸,进而演进为多极化发展,无不透射出国家间抢夺主导权,谋求自身发展,严防对手超越的传统竞争发展理念。

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更趋复杂深刻,世界政治格局持续深入调整,国际经济秩序破中有立。西方国家利用固有的政治优势和强势地位,竭力维持政治霸权,始终不忘主导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方向,全面强化国际经济话语权,挤压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美国重返亚太,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肆意介入中国南海问题,扰乱地区国家关系;高调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意在跑马圈地,联结全球利益共同体,尽显主导国际秩序、遏制竞争对手的战略意图。

美国全球霸权主义步步紧逼,意图在政治上采取孤立措施,压缩中国的国际生存空间;在经济上采取遏制手段,打压中国经济,采用屡试不爽的“剪羊毛”手法,试图劫取中国的经济发展红利。我们看到,中国周边近年来摩擦事件频现,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黄岩岛争议、南海国际仲裁案、南海航权问题等一系列事件密集出现,美国或明火执仗,冲锋在前,或暗中挑拨,坐收渔利。美国深度介入中国周边事务,与干预欧洲、中东、非洲事务如出一辙,从来就不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更不是为了给地区国家谋福祉,其核心目的是打压潜在对手,维持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和霸权地位,始终保持对任何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

(二) “一带一路”战略充分体现中华文化倡导的和平发展理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上与中国联系密切,交往频繁,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中国历来十分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视其为开展对外经贸合作的关键区域。中国会同周边国家成功搭建起中国-东盟自贸区、上海合作组织、中日韩自贸区等多项合作机制,各项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对上述合作机制的重叠和竞争,而是对上述合作机制的有机整合和全面提升。笔者认为,倡议开启的区域合作机制更加全面,更加务实,更富活力,翻开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篇章。倡议充分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努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2]”的理念,完美诠释了东方大国高度自信、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合作发展原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爱的、文明的狮子[2]。”

中国始终坚持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在推动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诚挚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共创发展之路。“一带一路”战略充分体现了中国倡导的共同发展理念。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

“一带一路”战略涉及贸易、投资、金融、能源与交通等多个领域,内容广泛,蕴涵丰富,与国际经济规则关联紧密。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无疑将形成国际经济规则的创新与突破。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下经济规则的架构体现国际经济制度更新,这一制度更新映射出“一带一路”沿线逐渐崛起的发展中国家追求国际经济规则话语权的努力,将带来国际经济规则理念的更新。另一方面,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创新国际经济规则,也将助益沿线国家间经贸政策与法律的互通和一体化进程。

(一)“一带一路”战略蕴含国际经济规则理念之创新

“一带一路”以亚洲为核心,联结欧洲和非洲,区域众多发展中国家合力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对于国际经济新秩序之平等立法意义重大。传统国际经济规则在市场经济策动下体现着自由至上的价值理念,越来越偏离国际社会公平正义。“一带一路”战略正是以“自由与公平并重”的价值理念修正传统的国际经济立法理念,展现“开放合作、共享发展”精神,既强调对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的尊崇,又体现对各国发展道路多样化选择的尊重。

“一带一路”理念创新体现在沿线国家不再被忽视或遗忘,而是以更加自信、有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和平稳定添砖加瓦。

当今世界存在经济一体化和碎片化两个相互矛盾的趋势,协同发展本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但是由于政治势力、意识形态、文化差异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各种形态的经济区域分割,进而加剧了国际经济的碎片化。“一带一路”战略在审视、借鉴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及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具特色的经济规则与现有自由贸易、投资和金融法律的良性互动,促进“一带一路”经济法律与国际经济法律不断融合,助益碎片化的区域经济法律向一体化的国际经济法律过渡。

(二)“一带一路”战略体现国际经济规则内容之拓展和充实

“一带一路”战略形成贸易、投资、能源、金融合作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的重构态势,酝酿对国际经济规则的创新与突破。首先,在基础设施领域,平等多元的合作方式助推国际经济合作机制的创新;其次,在贸易与投资领域,“一带一路”战略将带动区域内自贸区繁荣,催生自贸协定与投资协定的生成,既能够在新生的贸易、投资协定中灵活创新规则,又能由点及面地推动投资和贸易规则一体化的完善;再次,在能源领域,发展中国家的深度参与将增强话语权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改善能源国际标准与规则碎片化的现状;最后,在争端解决机制上,“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贸易争端、投资仲裁,无论选择援用现有争端解决机制与仲裁规则,抑或创设“一带一路”专属争端解决机制,都将投射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与认知,带来争端解决规则的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经济规则内容的创新将助益消除国际经济规则碎片化,充实国际经济规则体系。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内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投资、能源等协定发挥着国家间经济政策互通的作用,在诸多重叠交叉的双边或多边协定之上,拓展至区域甚至跨区域的经济协定易于实现。这一变迁与发展代表经济规则从双边化向多边化、一体化的过渡,与目前繁荣的区域贸易协定终将回归多边贸易体制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经济法治化应吸收和借鉴现有的多边贸易体制成熟的规则经验。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经济法律与政策对通行国际经济规则的遵循与市场规律的认知,均需取决于现有的多边贸易和金融机制与规则,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生成符合“一带一路”特殊情况的经济规则,继而充实国际经济规则体系。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跳出了国际经济的矛盾陷阱,它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为先导性抓手,重点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道路和海空航路等交通运输设施。交通运输设施的改善既有利于提高生产、服务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效率,也有利于提高政府运作、文化交流、体育娱乐和城乡居民生活等社会活动的便捷程度,经济社会效应十分明显。“一带一路”通过改善交通运输设施,既有利于帮助地区国家打通制约发展的关键环节,带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又有利于促进地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不能不说是一项高明睿智之举。

(三)“一带一路”战略倡导投融资方式创新

“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了国际投融资方式的创新。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强调“走出去”和“引进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既要求中国企业“走出去”,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特别是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又欢迎沿线国家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吸收借鉴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要求中国企业提高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水平,逐步改变以往只重视承包工程、融资合作的方式,更加重视企业直接投资,强调“建设、运营一体化”,构建企业谋长远、负责任的国际经济合作理念,赢得沿线国家的充分信任和鼎力支持。

四、结语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主导的亚太经济合作战略,串联亚欧非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宗旨,代表着区域发展中国家追求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一带一路”战略为地区国家多双边投资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与发展空间。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必然要求深入领会“开放合作,共享发展”的理念,适应新型国际经济规则。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不仅要注重互联互通这些全球价值链的硬件建设,更应当注重人文情感培养、知识资本积累的软件建设,综合提升发展战略、制度规则、人力资本、管理经验等全球价值链创新与主导的能力。在强调节能减排、绿色经济的今天,“一带一路”的实施更应重视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成果,有效改善地区国家的民生条件,充分彰显各国合作发展之裨益。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2]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16页.

[3] 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11).

[4] 张明之 梁鸿基.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产业控制力——基于世界财富分配权控制方式变迁的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1):1-23.

猜你喜欢

发展理念一带一路战略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创新发展的三重视阈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我国发展理念的演变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