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土地档案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14林章州

魅力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摘 要:对于土地档案而言,在整个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开发与应用中属于基础性工作,只有提供档案管理水平,才能在根本上提升国土资源的利用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要发挥其在土地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同时,正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形成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新时期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加强。

关键词:土地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问题 对策

前言

对于土地档案而言,主要是针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形成的相关资料,形式主要有文字、图表、音像资料等,对土地开发的全过程进行记录,涉及土地勘测、登记、承包、流转以及相关纠纷等,主要针对地籍管理档案、用地、监管以及规划等。为此,要要重视土地档案的科学管理,保证具有较高的效率,在根本上促进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整个国土资源中,工作类型增多,土地档案管理的规模和难度也呈现扩展的趋势,使得传统的档案管理很难满足当前土地档案管理的现状以及实际需要,尤其是对档案材料的检索方面,很难实现大范围的共享,更新不及时,这就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同时,正视应用过程中的不足,形成合理的建议,促进土地档案管理的合理性。

1、对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1.1 缺乏对土地档案功能的全面认识,忽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对于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其很难产生直接的经济收益,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时间和人力,这就使得土地管理部门的管理者缺乏对档案管理的关注,管理观念不强,忽视了档案管理的自身价值,在工作开展的时候,往往缺乏责任心,敷衍了事。同时,很多领导没有对档案的作用进行全面的理解,认识高度不够,忽视档案管理在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重要地位,很难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环境。

1.2 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全面的信息技术水平

针对当前土地资源应用的实际,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一些国土资源的管理部门逐渐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提高土地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的水平。但是,在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在年龄上呈现偏大的情况,所具备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很难快速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的新模式,仍在延续管理效率不高的传统模式,排斥数字化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1.3 缺乏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给予技术上的支持

对于土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需要良好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给予全面的支持。目前,一些部门的设备陈旧,配置不高,给国土资料的整理、存储等工作造成阻碍。另外,鉴于电子档案在管理知识方面的不完善,使得档案档案管理的软件存在一些部位。例如,软件类型为单机版,缺少优越的网络环境给予支持和配合;软件开发缺乏全新的平台和工具;档案管理具有特定领域的限制,通用性不强;档案管理的侧重点放在了对已经完成归档的档案的管理,忽视了对档案管理自动化的发展;以纸质档案管理为主要形式,只是给予计算机以辅助管理的作用。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使得整个系统的数据、环节、流程等发生变化。软件功能缺乏人性化,很难满足国土资源实际需要,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推广。

2、如何和土地档案管理中强化信息化建设

2.1 增强档案观念

对于土地档案管理而言,是进行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依据和前提,以此,需要要求相关机构和部门的重视,给予支持和配合,提高对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做好宣传,使得档案管理观念能够深入人心。另外,对土地管理部门的领导,要强化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和范畴,及时探讨工作中的问题,将其列入年度考核的范畴,为整个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创造更加优越的内部环境。

2.2 健全土地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对于土地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具有较强的政策性,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因此,土地管理部门要结合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收集、整理、保管以及应用,形成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档案归档制度,相关的保密制度也不容忽视,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范畴,对管理工作进行量化,形成严格、有效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方式,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

2.3 重视土地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土地档案管理工作,高素质的队伍不可缺少,因此,要重视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专业技术的培养,同时,要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需要综合性的人才队伍,这也是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对于档案管理人员,要对工作热爱,具有责任心,工作态度端正,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对档案管理软件能够熟练操作。鉴于当前档案管理人员偏大的现状,计算机水平有限,对软件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造成了阻碍,因此,要分层次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计算机和技术知识的培训,采取多种培训模式,使得管人员能够迅速掌握档案管理的流程,规范工作方法,提供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在管理业务中,要重视交流和沟通,提升计算机操作水准,以更多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4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开发和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

对于信息化建设而言,先进的软硬件必不可少,因此,对于土地管理部门,要重视相关投入,为整个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对于计算机的大量使用,使得土地电子档案数量和规模扩大,管理模式需要随之发生变化,改变以往粗放式管理下的相关硬件设备,提高硬件实际水平增加高性能的服务器和终端设备。另外,要结合土地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先进的软件,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改善,全面推动土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速度。

2.5 重视现代化档案信息管理服务体系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土地档案管工作要实现纸质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过度,同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保持二者的共同存在。要结合土地利用的实际,尤其是土地的规划、整理、流转以及登记等工作,积极开展档案信息的编辑工作。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提供有效的原始资料,运用多种模式,借助多种渠道,向社会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土地档案信息,满足对土地档案信息的需求。因此,要重视当前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目标和重点的确立,重视土地档案信息管理,形成现代化的档案信息服务系统,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促进土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的提升。对于土地档案管理部门,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平台的建设,做好土地档案检索工作的进行,提供信息服务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针对当前土地管理的实际,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土地档案管理信息的共享性,以更好地实现对土地资源和开发工作的指导。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强化计算机技术的提升,熟练应用相关软件,在根本上保证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乔玉萍. 浅谈信息化时代土地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型[J]. 西部资源,2013,06:89-90.

[2]李翠云. 加强土地档案管理合理开发土地资源[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11,02:43-46.

[3]柯燕萍. 基于土地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探究其服务创新模式[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4:171.

作者简介:

林章州,男,出生年月:1971.8.10,工作单位:福建省古田县土地开发储备中心,研究方向:土地档案管理。籍贯:福建古田。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