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图书馆资料精细化管理初探

2016-05-14赵健

魅力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资料图书馆

赵健

摘 要:文章阐述了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文化内涵、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到图书馆精细化服务的特点及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做了初浅的论述。

关键词:图书馆 资料 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一种管理模式,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精细化、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而逐步形成的。精细化其核心思想包括:强调对具体工作过程中一系列细节的高度关注;系统地研究分析和把握细节;以抓好关键细节、重要细节为着力点,增加组织执行力,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精细化管理的文化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和文化,可概括为四个字,即精、准、细、严。“精”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最好,是指将管理和服务做到最好;“准”就是指准确的信息和决策、准确的数据和计算、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就是操作细化,管理和服务要细化特别是执行要细化,要将所有的图书资料工作细化到每一个人;“严”就是严格控制偏差,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

二、图书馆资料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1.精细化管理能提高读者的满意度,精细化管理始终坚持以读者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2.精细化管理能挖掘图书馆的潜力,增强竞争力精细化管理,通过完善图书馆服务中的各个细节,关注读者的变化和新的服务需求变化,改进服务,取得竞争优势,从而增强图书馆的竞争力。

3.精细化管理能确立特色品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精细化服务是特色服务的体现,服务是一种品牌,品牌靠的是特色的支撑,主要体现在图书馆的有特色的馆藏、独具特色的服务手段,以体现自己的服务优势,形成品牌。

4.精细化管理促进图书馆资料管理水平的提高,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图书馆必须有标准化的管理规范、严格的管理程序、灵活的应急机制,即制订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是对细节量化的过程。

三、图书馆资料精细化服务的特点

1.人性化就是坚持以读者为中心

以读者为中心能让读者感觉到馆员是在实实在在地为他服务,是在真真正正地想他所想、急他所急,满足他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精细化服务是对读者的个性化服务,建立起与众不同的服务风格。

2.优质化就是服务品质要优良

认真、高效、周到、细致的服务,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图书馆形象,优质的服务能让读者感觉更加亲切、更加贴心,能更好地吸引读者。

3.增值化就是用超值服务赢得价值

精细化服务就是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向读者提供超越其心理期待的满意服务,以便捷、愉悦、省时、舒适的形式提供附加价值,让读者体验并获得满足。

4.创新化就是服务要有创新精神

主动关心读者,从细节着眼,创造实用性的服务来满足读者的需求,使服务更加方便、更加完善,让读者更加满意。

5.灵活化就是创新式服务,服务方式灵活多变

馆员根据读者个性化的要求,灵活运用最佳途径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合适的服务,帮助读者更加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理念是根本,意识是关键,行为是保障,图书馆精细化服务理念和意识最终的表现形式是靠具体的服务行为来体现。

四、图书馆资料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实行业务流程精细化。是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流程化管理是将任务或工作事项沿纵向细分为若干前后相连的工序单元,将作业过程细化为工序流程,然后进行分析、简化、改进、配合、优化。图书馆资料面向流程的精细化管理,要从概念走向实践,从提出要求走向普遍推行。业务重组——降低业务成本.业务整合——集中优势力量。在业务工作体系的各个环节,制定一套有利于业务整体良性发展的、可操作的各行其事、各尽其责规范化工作流程。同时建立一套符合图书馆时代的有效服务体系来支持与加强管理活动。

1.建立科学的信息系统,图书馆资料要实行精细化管理,就必须首先建立科学的数据库,建立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由于信息系统的准确、高效、大容量存储的特点,图书馆信息系统对于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至关重要。建立科学的图书馆资料信息系统首先需要多家图书馆进行合作和信息共享,各成员对各自图书馆的情况做深入调研,找到适合所有图书馆的管理组织结构以及信息系统的架构,对此组织结构和系统架构进行可行性分析,对现行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使之与信息系统相适应,然后建立基于相关结构的图书馆资料信息系统,运作过程中建立实时反馈机制,依据反馈结果不断对信息系统进行调整,重复上述过程。在图书馆资料建立信息系统后,合作的图书馆充分共享信息,并及时通过内部网络进行交流,减少信息失真,缩短交流距离,实现同步更新,信息化馆际互借。

2.借、阅、检、参一体化的业务流程重组。图书馆资料业务重组,是指将业务重组原理运用到图书馆四。借鉴现代大超市“一站式”方便顾客的理念,图书馆打破以往借阅分家、图书报刊分离、检索流通分立状况,将不同载体类型文献汇于一室,打破原有的以业务功能、作业程序或服务对象作为划分部门的依据,将不同部门的职能简约化,改变过去部门独立、沟通少,出现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割裂业务流程的连续性、完整性的状况。例如把传统的文资料编部门和数字信息开发部门整合为信息服务中心。对原来的业务人员进行重新配置。重组后的机构有利于业务的开展,也有利于馆员才智的发挥。更有利于组织结构扁平化。金字塔式的直线职能结构转变为矩阵式结构。组织行为灵活敏捷,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建立双向互动的业务流程。

3.在知识管理的环境下,过去的验收、采购、编目、书刊典藏、流通、咨询业务流程重组、整合,形成一条新的业务循环:知识创作、知识选择、知识组织、知识存储、知识传播、知识检索、知识利用。特别是传统的文本信息检索向高精度检索、文本挖掘发展。总的说来,依然停留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而要提高知识资源的集成服务能力,势必向纵、深、精度上延伸和拓展。

4.促进服务实施精细化,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服务就是这样—个系统.它的每个环节都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闭。用户对服务的任何一个项目不满意。都会对整个服务质量进行否定。同样质量的产品。可以因服务而增值也可以因服务而减值。用心服务,拓展服务的张力,推动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对细节关注。将服务做到细致、认真、细心,扎扎实实地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

5.规范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方法,为了确保这一方法有效运作,需要建立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制度框架。建立责任制度:结合自身现状,按照“精、准、细、严”的思路,细分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建立工作运行制度,根据工作职责和目标要求,制定各项业务和服务工作实施的具体细则、流程规范,量化工作考核标准,形成程序化文件,运用程序化和数据化手段,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有机协调。

此外,还要强化执行力度,有效监督检查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建立激励制度: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应是一套工作数量与质量考核相结合,能体现工作绩效水平差异,客观反映工作业绩,有力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每项业务和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推动业务建设和服务工作的有效运行。

结语

图书馆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化的图书馆资料精细化管理模式,是现代图书馆取得竞争优势,面对其他信息获取来源的威胁的有力武器。现代图书馆要把握好图书馆资料精细化管理的先机,积极分析自身特点,落实精细化管理,让图书馆管理进入现代化管理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赵多方.探索精细化管理之路一 长春图书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和实践[J].现代情报, 2009(9):127—129.

[2] 唐安顺 汤清波 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信息,2.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资料图书馆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图书馆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去图书馆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