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民族舞蹈编排技法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6-05-14宋亚楠

魅力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民族舞蹈问题对策

摘 要:本文对民族舞蹈编排的主要技法进行简单介绍,说明每种编排技法的特征通过实际应用说明编排技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本文认为,民族舞蹈编排技法的应用应以民族舞蹈创作的意义为出发点,将现代编舞与民族舞蹈编舞结合,在创新中体现传承,希望本文能够为民族舞蹈编排工作和教学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民族舞蹈 编排技法 问题 对策

引 言:民族舞蹈是发源于民族生活的、对人民日常生活、社会发展、情绪情感变化以及民族文化含义和价值的抒发和表现。在我国蒙古族、藏族、傣族等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民族舞蹈的创作和编排是我国舞蹈创作和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值得舞蹈编导、舞蹈学习者们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1. 民族舞蹈编排的主要技法

1.1 动作编舞技法

编舞实际上就是根据音乐以及舞蹈要表现的意义,将动作和动势进行线性安排,使其流畅并展示出舞者身体的美感。根据舞蹈动作元素进行编舞,称作动作元素编舞法,也是舞蹈编导以及舞蹈演员必须掌握的技能。动作编舞技法是最基础的编舞方法,在民族民间舞中,动作动势特征是突出民族文化的最主要形式,进行民族民间舞创作,从动作入手进行编排,是最容易凸显舞蹈作品的艺术价值的一种方式。

1.2 音乐编舞技法

音乐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同时又是一种能够与舞蹈共生、共同发展的艺术形式。音乐与舞蹈一样,是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表达,由于音乐和舞蹈都有叙事的特征,因此二者可以结合在一起,音乐作为舞蹈的背景和出发点,舞蹈则作为音乐的形体展示形式。根据音乐的艺术特征进行舞蹈编导,是舞蹈编舞技法的一种。少数民族音乐与少数民族舞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音乐与舞蹈常常是共存于民族文化当中的,进行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必然要对民族音乐进行深加工和利用,在编舞过程中,使用音乐编舞法,更容易突出民族舞蹈的特征。1.3造型贯穿法

造型是舞蹈艺术中又一种独立于舞蹈但是能够与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舞台上,舞蹈演员的服饰、妆容、舞台背景以及集体舞蹈动作的排列和组合,都起到造型的效果,也是突出舞蹈艺术价值的一种方式。在大型的舞蹈汇演或者歌舞剧中,造型对舞蹈艺术价值的影响力非常大,以至于可以独立成为一种编舞的技法。这种技法被广泛应用于那些具有特殊文化蕴意的舞蹈中,在大多数民族民间舞中,造型贯穿法也是常用的一种编舞方法。

2. 民族舞蹈编排技法的问题

2.1 编排技法的综合应用问题

民族舞蹈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编排技法的民族性,朝鲜族舞蹈有朝鲜族舞蹈固定的动作定势、藏族舞有藏族舞的特有的手臂和舞步、傣族的孔雀舞则有固定的手部姿势。这些编舞技法的应用是固定的。但是,现代编舞思路以舞蹈编排技法的综合应用为主要的编舞模式,动作编舞法、音乐编舞法和造景编舞法等多种方式在一个舞蹈作品中能够得到多方面的体现,甚至,将不同类型的固定舞蹈动作综合起来也是一种备受推崇的编舞模式,然而,这种思路在民族舞编排中加以应用,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以蒙古舞的编排为例,在进行创作时就必须定位于蒙古族本身的舞蹈风格,不能在展现蒙古族人民劳动的舞蹈中强行加入其它民族的舞蹈动作,混搭的结果一定是失去了本民族生活的本色,所以民族舞蹈的编排创新说到底还是要依附于本民族的特色,越是了解人民的生活实际,就越容易编排创作出有价值的民族舞蹈。

2.2 现代编排与民族传统之间的冲突

现代舞的编排重视舞蹈语言的抽象化表达,舞蹈演员自身的素质以及肢体表现力,中国的民族舞蹈则重视舞蹈中蕴含的意境以及民族文化的特性象征意义。在民族舞蹈的现代创作当中,很多编导和舞者都寻求现代式的编排,结果是现代编排与民族传统之间的冲突,使民族舞的本质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借鉴了民族舞特征的现代舞”,而不是对民族舞的创作。受到西方现代舞的影响,编导在创作上存在的偏差甚至使民族舞本身的已经完全破坏掉,非但不能体现民族舞蹈的美,反而弄巧成,如运用钢管舞的火辣来展现傣族妇女端庄文雅的体态,过于强调身体的动作,使傣族妇女的纯净文雅的形象全无,整个舞蹈显得低俗,不能称之为舞蹈艺术。

2.3 传承与创新的矛盾

民族民间舞发源于少出民族或者区域范围内的人们的日常劳动和生活,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并不属于国际舞蹈范式,因此,舞蹈中固定的动作、动势和音乐比较多。进行民族民间舞编导,在很多时候都是将固定的舞蹈动作进行现代艺术处理和改编,因此,寻求改编中的创造性,成为舞蹈编导的重要内容。然而,大多数文艺团在民族舞蹈素材的创作上匮乏,甚至仅停滞在民族习惯的重现,结果使民族舞蹈变成了基本生活模仿的一种形式。这种模仿可以说是对民族舞的传承,但是传承的意义不止是追溯和记录文化,更应该是对文化的升华,少数民族生活的现代形式应该存在于民族舞创作当中,但是很少有编导能够重视到这一点,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成为民族舞编排技法应用中的瓶颈。

3. 民族舞蹈编排的对策

3.1 遵从编舞条件合理选择编舞技法

编舞技法种类丰富,舞蹈演员和编导们应该从技法的应用条件入手,寻找其与民族民间舞的契合点,将各种编舞技法综合性应用,突出编舞中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民族民间舞进行传承和发扬。首先要了解现代编舞技法与传统民族舞编舞技法的特征,从二者的相似之处入手进行民族舞编排;其次,要认识到舞蹈的创作条件和演出条件,在舞台造型以及音乐能够提供相应的创作条件情况下,尝试大胆地结合多种编舞技法,提高民族舞的审美价值。

3.2 辩证地应用现代编舞技法

现代编舞技法并非与民族舞编舞完全冲突,在现代舞编舞激发中,一些群舞编舞方式以及即兴编舞方式都是适合民族舞创作的,关键是要对现代舞编舞技法进行辩证的应用。民族舞蹈的编排技法的巧妙使用能够使舞蹈的表现更加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使舞蹈表现出强烈的趣味性,同时能够完美地弥补了舞蹈不强调叙事的缺陷。将编排技法巧妙地运用在意境和情感上,使内容统一协调,以便更好地去发掘情感世界和文化内涵。编排者在内容的编排上应使用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展现生动形象的舞蹈,从扎实地表达舞蹈作品的内涵出发,积极地使用双人舞或群舞等组合的模式,从点、线与面等要素的运用方面使全部作品生动且丰富。

3.3 积极寻求民族舞蹈的创新

应准确区分“再现与表现”这两个概念。“再现”是 模仿实在的世界,真实地反应基本生活面貌,“表现”却是编 写人观察并积累生活,将生活中收集到的原材料进行提炼并且升华,再将其以艺术的美好形式展现出来。音乐编舞法和造型贯穿法等编舞方法的创新性应用也能够成就优秀的舞蹈作品。例如,由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主演的大型舞蹈《云南印象》中,有许多片段是以音乐编舞的方式呈现的。例如在表现春天播种之后,雨灌农田的片段,就用了各种乐器来突出雨与农田之间的互动,舞蹈演员的舞动频率快速而轻柔,是对音乐的呼应。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舞蹈编排技法中,动作编排法、音乐编排法和造景贯穿法是民族舞蹈应用的比较广泛的方法。民族舞蹈有特有的编排方式,编排技法应用的综合性不强、现代编舞与传统编舞之间的分歧以及民族舞蹈创造性受限使得舞蹈编排呈现各种问题。编导以及舞蹈演员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中,必须要对民族舞蹈的编舞技法进行综合性的、创造性的应用,只有这样,民族舞蹈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亚勋.民族舞蹈编排技法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2(05):105-106.

[2]高伊依.民族舞蹈编排技法问题与对策[J].文学教育(中),2011(02):115-116.

[3]李 欣.民族舞蹈的编排技法研究[J].戏剧之家,2014(11):123-124.

[4]万哲旭.关于民族舞蹈的编排技法与创新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3(02):108-109.

[5]卢顺平.试论舞蹈编排技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J].青年文学家,2014(03):130-131.

[6]杨思思.民间舞蹈编排技法与研究[J].通俗歌曲,2014(06);125-126.

简介:

宋亚楠(1980.6-),女,汉族,吉林人,本科学历,任职于深圳市彩河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猜你喜欢

民族舞蹈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民族舞蹈的学习兴趣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