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才培养创新到地域文化增值

2016-05-14王倩

魅力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摘 要:本文提出了改善人才结构完成媒体创新是影响当今少数民族地区传媒产业开发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地域文化创意是实现传媒产业开发的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深入探究出少数民族地区传媒产业发展以特色栏目塑品牌,以现代创意促发展,以民族文化做保障的中心观点。

关键词:人才培养 少数民族地域文化 传媒产业

传媒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面对存在的人力资源现状,身处云南传媒理论研究和传媒人才培养的前沿,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加强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台播音主持人才队伍的创新培养,以进一步发挥播音主持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播音主持人才的整体素质,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云南本土的、具有品牌效益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

借鉴这近年来各个地方卫视的发展状况以及新媒体异军突起,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传媒事业已经进入了激烈的竞争时期。据数据统计,各省市卫星频道多达30多个,加上中央电视台的十几套节目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卫星频道,一个城市有线电视用户可能可以收到几十套全国性的电视节目,如果再加上当地有线和无线频道、付费电视频道等,节目数量可以达到60套以上甚至百套之多。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台如何成长与发展就成为了非常严峻的问题,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节目与品牌主持人成了新的挑战。

由于地处西南边疆,经济欠发达,而电视台的管理体制又相对老化、落后。在我国沿海及内地一些先进地区电视台的管理模式早已实行了改革,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来激活电视台的内在活力使传媒事业得到较快的发展。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在这方面比较被动,只有把加强科学管理与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并举才能使业务的发展有足够的动力和持久的保障。应当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台生存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虽然它无法与各地卫视及经济较发达地区电视台相比,但它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不可复制的节目形式作为媒体中独有的并且也可以称为别具一格的影响力,这也决定了它在发展过程中是其它媒体的不可替代的。

第一,为解决吸引留住人才困难的问题,要有相应的良好工作条件。

人力资源专家认为,一个有潜力的人如果被摆在适当的位置,便会创造出双倍的奇迹。创造什么样的工作条件才有利于主持人的发展?借鉴美国30多年的主持人发展历史看,他们在五个方面给主持人提供了生存、发展的有利工作条件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工作条件、自身素质及教育体系诸方面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同时需要各个不同环节、不同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促动、相互效应。

1.重视主持人的选拔、培植、使用。

相信这是各地州电视台最为头痛的问题,无可厚非的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但是这也是最为实际的。有了主持人的选拔、培植、使用机制,才有所谓的成长空间,才有权利谈及发展。比如我们可以多多鼓励支持主持人更多的主持人去国外或是外省学习和加固专业知识,这绝不是“崇洋媚外”的思想,而是“山外有山楼外楼一山还比一山高”。我们知道,英国和美国对于传播音业的发展是很重视,通过现代传媒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运用互联网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质量。我们地方台最需要的就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来带动发展。

2.积极发觉主持人潜力,为其提供进入多层次、高级别平台的机会。

一个好的主持人是在由小到大的舞台上逐步获得成功。而借鉴美国很多主持界的明星都是从基层台一级一级被选拔上来的,几乎没有一个初出茅庐的人能一步跨人国家级的电视的行列。我们地方台可以把主持人送到新媒体平台各领域或者高级别媒体平台去学习、工作一段时间,这对去主持人而言是一种锻炼和历练。我们地方台需要的是激情与新的视野和视觉。

3.建立健全良好的竞争机制,给主持人脱颖而出的机会。

高强度的行业竞争引发了人才的竞争。电视台选拔主持人都是通过竞争比较、试用后才慎重决定的。竞争能否促使每一个主持人进行自我约束,小心维护自身的形象。现在,明星主持人群体已在受众心理形成,同时在明星群体中又崛起了更受观众喜爱的明星主持人。我们纵观全国各大卫视,包括央视在内哪个没有所谓的明星主持,从理性的方面来说这也是一个地方卫视的招牌更是创造收视率的敲门砖。就拿我们熟知的湖南卫视来说,他们的明星主持不在少数,有新鲜的视角有活跃的气氛再加上他们的明星主持,收视率就来了。湖南卫视聪明就聪明在他们知道受众需要的是什么。更可以这么说,一些人也许就是因为他们的明星主持而选择收看他们的节目的。

4.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能力,为主持人与各部门之间协调好合作关系。

主持人与主持人之间、主持人与栏目之间选择好合作伙伴十分重要,搭档间良好的配合、相互的激发、和谐的对话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别小看这二者的关系,创造好的搭档关系更有利于节目的播出质量,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中更不会觉得拘谨或是放不开。这对栏目本身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5.赋予主持人创造更多的话语权。

主持人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这是主持人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但自主权力的扩大并不意味着主持人可以不受任何约束, 他们反到更容易引起公众批评和各大媒介的批评以及评论。所以他们必须遵循节目性质的内在规律, 适当地运用自主的权力。有限制就有压力,各地方台有时候更多的会去约束主持人的创造力而不是给他们更多的发挥空间,就拿咱们的云南台的某些节目来说,一档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广播节目本来可以给主持人很多自主发挥的权力,这样咱们老百姓听起来也亲切得多。可是台里偏偏就要给你稿子,主持人就大体删减一下稿子之后一板一眼的念。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主持人也就模式化了,僵硬化了……从和理性上来说主持人的模式化势必会影响到主持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时间长了,这是相当可怕的。

第二,充分发挥主持人的多方面能力,使之成为具有权威性的行业领头人。

“近两年来,当主持人依然热情不减地在电视或电波这一边期待着新老友‘如期相会时,得到的回应却寥寥无几。这令走出低谷的广电人们再次陷入困惑。据有关专家进行了受众调查表明,对直播节目的设置,对话题类节目话题的选择,不满意率仅占10%,而对一些主持人的不满意率竟达60%,主要原因是知识面窄、言之无悟、信息匮乏。”①由此可以看出, 造成受众参与热情衰减的因素, 固然有一种新形式新奇感自然消退的原因, 而更重要的对受众缺乏恒久吸引力的原因则应该是主持人的素质问题。提高主持人素质的根本就是要求主持人多学习多比对最重要的是多看书。这样不仅仅是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对节目、栏目的负责,对观众的负责。无可厚非的,我们需要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左知风土,具有高热情、高素质的主持人来提升栏目质量。身为主持人必须了解受众需要的是什么,并且排斥的又是什么。

作为媒体可以培养一批明星主持,在这些主持人所主持的节目时段里,商业广告的资金投放量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任何一个时段都不能比拟的。这也可以说明主持人明星的强大号召力,云南本土恰恰最缺乏的就是所谓的明星主持。进行明星化包装所带来的商机是无限的。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把主要力量用于培养若干明星主持人,也不失为重要的途径之一。这一点我们应该多多借鉴湖南卫视,他们不仅在幕后有着相当强大的制作团队,对于明星主持的培养方面也是相当又投入的。

笔者通过大量田野调查,以云南文山调研为例,进一步分析如何深度挖掘文山地区特有民族文化内涵,创新当地电视产业播出内容,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魅力产业链条。

如今,中国电视产业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随着电视产业化的推进,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视台都将逐渐的踏入这股电视产业化的大潮之中,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未来电视产业化的发展步伐,继续为当地政府和人民服务,作为覆盖人口达到600万,而少数民族人口达193万人的文山州电视台就应该尽快的转变自己的发展思路。

从传媒产业改革发展来说,文山电视台的步伐占据在了整个云南省乃至全国前列。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文山电视台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由财政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并逐年递减,直至财政“零拨款”的重大体制改革。面对没有设备经费投入和差额拨款等因素,加上电视本身又是高消耗高投入产业,这一时期,文山电视事业可以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困境。经过深思熟虑,台领导班子慎重提出了“节目市场化”的口号,就是节目、栏目人头经费全面实施自收自支的市场化运作,引入竞争机制和奖惩体制及赏罚制度,台内进行招标重组,制片人有人财权,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工资自苦、奖金自发,相当于“包工头”的承包制。文山电视台甚至比央视还早,于1997年就开始实施了制片人、竞争上岗机制等。随着近年来“全员竞争,双向选择”等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犹如给文山电视台凭添了若干台发动机,有力助推着文山电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文化传以产业从广义上说,所有对文化现象进行成功创造,并能相应产生新的价值活动形态,都称之为文化创意产业。而从狭义上理解,文化创意产业指的是源自个人创意或者文化程度,运用知识产权的形式,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潜力的,并且能提升相关生活质量的特点行业。文山电视台的产业发展具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要素,如何深入挖掘文山地区特有民族文化内涵,创新当地电视产业播出内容,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魅力产业链条。

第一,在整个传媒产业发展之中,充满着文山台电视栏目团队的节目创意和文山特有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积累。

文山电视台栏目团队虽然对节目从未停止过改版,但是节目缺乏总体策划与创意,节目形态的单一状况根本改变。栏目定位重叠雷同,含混模糊,节目质量不能从根本上达到理想状态。节目厚重度不足,节目形态单一,整台节目收视热点、收视高峰无法相对固定在自办栏目上。在美国许多领域,“人们想躲避瘟疫一样躲避雷同”。在电视节目创作这样一个需要创新的领域,如果节目不断与同行、播出同平台节目有雷同,是无法得到收视率的。栏目中每一个成员都应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的思维方式、所提供栏目方案、他们每个人的创作都应该是具有不可代替性。在整个媒体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文化是源泉,而创意才是成就优秀栏目的要素。那些特定的从众,趋同的文化气息下,千篇一律,循规蹈矩的氛围里改版出的节目,是无法充满创意的。

在突出了创意的同时,回过头来不能忘记“文化是源泉”的根基,文山有着独特地域经济和民族文化。表面的文化现象不等于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真正价值不是他的操作模式,是其中体现出的独有的底蕴和气质。文山市一个物产丰富的自治州,三七等中药材的产量居全国之首。从1993年开始就举办了“首届文山国际三七节”近二十年的播出文山台几乎仅仅是以新闻为主,专题为辅的单一报导,宣传力度给发展地方经济并没有带来直接提升,文化源泉没有转化为产业发展。还有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每年壮族“三月三”苗族的“采花山”瑶族的“盘王节”彝族的“跳宫节”白族的“火把节”等多项少数民族节庆。在如此长的报道宣传中几乎没有转化为经济效益,传统文化资源与保护并开发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文山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没有起到推进作用。其实作为宣传媒体可以思考当下的许多现象素材都是文化。只要把它总结、归纳起来把它变成一种有形或者无形的可以传承的物质或精神的形态,几乎都可以成为创作优秀节目的源泉,对于文山来说民族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地域文化、甚至“三七文化”都是难得的资源我们既不能走上占着文化资源、高估自己、漫天扩大经济收费,把老祖宗的东西拿出去换钱;又不能低估了文化资源的价值,匆忙而粗糙的包装后廉价的出售,作为当地的媒体我们要意识到文化资源的珍贵,从创作节目出发,去发展文化资源独特的重要性运用媒体人的创作智慧去进一步创造性地再运用、再开发。

笔者在深入调研了一段时期文山台的节目之后,有了两个节目创意,一个是《文山留言》,节目放文山在新闻之后,时长十五分钟每天采访一两位外地人,可以是游客、商人、学者甚至是出差路过的,谈谈多当地旅游、商机、民族文化或者是出来的感受,同时也要采访一位当地居民,可以谈历史、见闻、奇人、趣事甚至发出市民的声音反映现实,这样扩大影响的同时,提高了收视率,主持人与嘉宾充分互动。另一个是《文山故事》。在如此多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背景下,还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旅游资源。人文历史可以整理出来,编辑改编成有较强可听性的文山故事,主持人语言功力需要增强,达到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地域性、独特性并存。

第二,面对广博的民族地域文化资源有着广泛的知识产权形式的开发和运用。

文山州有汉、壮、苗、彝、瑶、回、傣、布依、蒙古、白、仡佬等1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93万人(主要有壮族111.3万人,苗族40万人,彝族30万人,瑶族8万人,回族2.2万人,傣族1.5万人),占总人口的55.5%。2003年人口332万。各民族多为分散聚居或单居,大体上是汉族、回族住街头,壮族、傣族住水头,苗族、彝族住山头,瑶族住箐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点。作为媒体的责任首先是讲自制的电视节目为老百姓所接受,2007年7月,借助国家解决边远贫困地区广播电视覆盖问题的“西新工程”实施的东风,经过积极向上反映争取,文山台开办壮语和苗语电视栏目的申请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立项。2009年4月1日,经过近一年的筹备,文山电视台正是推出了壮语电视新闻栏目《文山壮语新闻》和苗语电视新闻栏目《文山苗语新闻》。节目每天播出15分钟,其中每周一、三、五播出壮语新闻,二、四、六播出苗语新闻。两档民语新闻每天18:30分在文山电视台综合频道(wstv-1)播出,次日中午12:15分在文山电视台公共频道(wstv-2)播出。节目以译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云南电视台云南新闻和文山新闻为主,侧重于政策性新闻,主要体现在中央、省、州的重大时政报道,反映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关注三农和民生问题的新闻报道。民语电视新闻节目开播一年多来,收到全州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极大关注。截止2010年11月30日,《文山壮语新闻》共播出135期,消息1005条,时间总长为2025分钟;《文山苗语新闻》共播出135期,消息1018条,时间总长为2205分钟。节目播出后反应良好,深受全州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观众反响强烈,纷纷通过何种渠道表示,能在电视上看到用民族话播音的本地新闻,感觉非常亲切。同时能听懂、看懂党的惠民政策,为这一节目的开办拍手叫好。

再回头审视文山,全州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较为集中地展现民族风情特色的重要民族节日有壮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踩花山”、瑶族的“盘王节”、彝族的“跳宫节”、白族的“火把节”。物质资源的开发终将有枯竭的一天;而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只要进行适当的保护与开发,便可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文山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作为当地的电视台在进行节目制作与对外宣传州内文化时必然应当考虑到这些因素,因为这才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别于经济发达地区电视资源优势之所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走文化与经济一体的道路。事实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往往只是被仓促推上企业化管理平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意产业集团很少,而且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相互融合,彼此统一的动态过程。

第三,传媒产业本身具有创造财富并且提供相关就业机会的潜力。

文山电视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了改革创新和节目改版力度。通过进行人力资源整合,将原来的老节目制作中西的部分人员重新进行调整,成立了新的节目制作中心和影像传媒公司。节目中心把过去的“一个中心、四套人马、四个栏目”改版为“一个中心、一套人马、三个栏目”,形成了“缩短战线、精办节目”的格局。近年来,为响应国家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号召,探索“制播分离”模式,文山电视台组建传媒公司,致力于文化产业的拓展。经过半年多的筹划和运行,文山电视台映像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作。新公司借助电视平台,发挥影视

传媒的整体功能和品牌效应,以文化市场的开拓为主,尝试在影视拍摄、节目制作、广告营销、文化营销、文化传播等方面拓展经营领域,扩大文山台发展空间。从事运营开始,公司一直抓好传统节目的联系、摄制,一方面积极开拓市场,拓宽经营渠道。当年完成常规播出专题节目近60期、月900分钟,现场录(直)播10余场(次)。文山台和文山映像传媒有限公司相继承办了各类大型活动、比赛,成功承办外宣工作的立柱招商宣传、公交车车体广告宣传、公交站牌广告宣传等户外宣传外,传媒公司还承接了苗乡三七、星海家居等多家单位立柱平面广告业务。

任何时候都不能保证文化资源可以直接转化为产品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文化资源存量与文化产品质量并不一定成正比,因此文山电视台在创造相关效益和提供相关就业机会时,应该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焦点,应该体现在现代产业之制度的科学理念和文化消费群体(即电视观众)的文化需求上。而应该用传统的管理体制旧理念制约文化创意产业——文山映像传媒公司的现实发展,文山电视台应该多考虑,如何从市场的角度充分提炼和体现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

我们也必须明确,产业是以链状发展的,整个产业链牵涉到一个是产品、一个是市场。如果说优秀的电视节目是文化创意本身想象出来、创造出来、带有附加值的成品的话,它的一半重心要放在市场开发上,广告创收、公司化运营都必须准确定位、细分市场,要清楚电视节目本身的价值,要清楚同为电视媒体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台面对的竞争对手是谁?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如何做成产业?如何细分市场?在这一系列要素共同的促进下,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台所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成为文化创业产业能够最大程度为受众服务,为社会服务。

云南文山是云南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地区,以此为例,进行理论研究,不仅对文山州电视台的科学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全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传媒产业化发展途径具有借鉴作用。研究在传媒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前提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对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遇到的难点,以及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在不断改善人才结构完成节目创新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与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站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的基础上,在对文山传媒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始进一步思考我国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台应当如何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之中运用创意思维探寻自身的发展模式,为当地政府做好宣传工作,并提高当地文化知名度提供了理论基础框架。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职业特色和专业特点,创意性的提出了改善人才结构完成节目创新是影响当今电视产业开发的主要因素,文化创意是实现电视产业开发的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台应根据特有的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栏目,产生具有品牌效应的主持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魅力产业链条。少数民族地区电视产业化发展要走一条以特色栏目塑品牌,以现代创意促发展,以民族文化做保障的发展之路。

注释:

①程婷,实习主持人素质的培养,中国学术期刊,Intelligence,2011年13期。

参考文献:

1. 金光,《艺术与社会》,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9

2. 潘红,《民族文化资源战略开发的理论与田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4

3. 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

4. 李宇红 赵晶嫄 《文化创意的人文理论和产业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2

5.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2004,3

作者简介:

王倩,云南艺术学院播音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