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实际出发加强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

2016-05-14周丽梓

魅力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存在问题

周丽梓

摘 要:民族地区文化工作开展直接影响到民族的团结和进步,乃至直接影响到民族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繁荣,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努力。本文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场舞现状为切入点,实地调研,考察当地群众文化建设情况,试图探究应对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以及政府在其中作用。

关键词:民族地区 群众文化 广场舞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

一 、群众文化的界定

群众文化也叫大众文化,是相对于专业化的高层次文化而言的,是适合于中下层人民群众需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的文化,它的外延包括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文化和伦理道德、风俗、宗教和大众传播媒介等。

二、广场舞的定义

关于广场舞的界定有很多种说法,在遵循广场舞是一种健身自娱活动并突出其本质的前提下,我更偏向的认为现代广场舞是指人民群众自发的,在广场上进行的、统一的,以健身、自娱、交友为目,在音乐伴奏下的以舞蹈为载体的健身活动。

三、恩施广场舞现状

1.恩施广场舞现状描述

近年来恩施州广场为展蓬勃发展,此次调研的地点主选在恩施州境内的施市和建始县调一共采访到四支舞蹈队的队长,分别是恩施市的彩虹桥舞蹈队和硒都广场舞蹈队,建始县的茨泉广场两支队伍的队长,十六名舞蹈队员。

其中,恩施市彩虹桥雪竹青队长,女,1956年出生,现年60岁,原恩施市文工团舞蹈员,现在舞蹈队有200人,现主跳连厢(连厢是土家族人对人体臂、肘、肩、背、腰、滕、腿等9个部位有节奏的敲打,其动作灵活多样,调子轻松明快,唱词通俗易懂,2009年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恩施市硒都广场舞蹈队队长梁珍菊队长,女,1954年出生,现年62岁,原市医院工作人员,现在有150名舞蹈队员,连厢和传统的广场舞表演形式都在跳;建始县茨泉广场张辅望队长,男,1944年出生,现年72岁,原烟厂职工,有20年的舞龄,舞蹈队有140余名队员,现跳交谊舞居多;建始县茨泉广场石建新队长,男,1956年出生,现年60岁,原建始县县政协委员、县个体协会会长、县工商联委员,约有130余名舞蹈队员,现主跳交谊舞,拥有30年舞龄。另外还专访十六名舞蹈队员。(上图为连厢)

首先,从这二十位舞蹈成员的信息来看,全部为退休人员,其中有国家和社会管理者(层级不是特别高)、个体工商户、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办事人员甚至有无业人员,收入从2000以下到5000以上都有,这也就不难看出广场舞在不同的阶层渗透力非常强,它不设门槛的满足着各个阶层的精神追求。

其次,针对于广场舞距离问题、交通工具的选择、跳舞时间和地点,十名受访者几乎是一致的答案,他们全都是选择在离自己家一公里内的广场,几乎都是步行不到10分钟便可到达广场,跳舞的时间也都是固定在早上7点,晚上7点,而跳舞的年限则从一年内到6年以上不一,大部分都有着四年以上的广场舞经历,并且几乎是每天都去跳,每次跳两到三个小时,反倒是而拥有舞龄较短的成员每周跳舞的次数和跳舞的时间相对不固定。

再次,关于广场舞收费问题,我所访的四个队伍,三个广场中石建新队确实是收费的,每天每次向队员收一块钱,一块钱主要是用来维修声音设备,声音设备主要是他私人购买,一共有三台,共花费一万元,一块钱同时还能享受到放包、撑大衣外套和椅子服务。

最后,这二十位受访者几乎都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因为广场舞带给他们最大的改变和原因就是强身健体,身体比没有跳舞之前好了太。

四、制约恩施州广场舞发展的原因

1.场地和设施等硬件条件不足

以建始县广场舞现状来说,能够容纳多人跳舞的场所只有船儿岛和茨泉广场,小小的茨泉广场要分三只舞蹈队,也就是前面的石建新队伍和张辅望队伍,还有一支年龄偏大的老龄队,这两个广场几乎无法满足整个建始县城里人们对广场舞的需求,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社区老人只能在露天跳舞,一旦遇上特殊天气就不能正常进行。

2.缺少专业的健身指导员

每个广场,每个社区基本都有了一个固定的小团体,他们靠队长的传授,但是普遍缺少专业的教员,大部分团体都是靠看视频或者向别人请教来进行学习,所以很多动作都不到位,造成了此方面人力储备的断层。

3.广场舞音乐的适听性不高

在调查中发现,配合广场舞的音乐具有节奏分明欢快、乡土气息浓郁的特征,与很多人的音乐喜好相悖,这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附近居民的作息。

五、 解决恩施州广场舞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政府应增加文化建设支出对广场舞场地建设的投入

(1)开放文化场馆。现在空闲的室内体育场馆不少,由于经费问题和管理问题,一直不能对群众性体育活动开放,以致只能在公共场所进行。

(2)社区内部设立舞蹈室。在社区内为中老年人设置舞蹈室,并且使用隔音效果好的玻璃,可以有效减少噪音。

2. 政府应转变态度,大力支持。

在调研中有两个队长就今后广场舞的前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们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政府没有支持他们,反而有的时候会驱赶他们,从而使他们受到很大的阻碍。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广场舞蹈的合理引导,鼓励走特色舞蹈广场之路。

3.组建专门的管理队伍,积极引领

在现有硬件基础上,加大对软件的投入。比如推动人才队伍培养,抽调人员培养一支水平较高、带动性较强的领舞者队伍;组建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队伍,承担各区域舞蹈业余爱好者培训工作;加大音响设施的投入,促进广场舞蹈的吸引力。

广场舞作为丰富中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一个强大的“利器”,除了民间自发组织以外,政府在这期间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果政府能统筹管理广场舞资源,将民间的广场舞团队进行整合,以公益性为主导,真正把广场文化作为满足群众精神需要来抓,这样才能使广场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保证广场舞活动的质量和目的的实现。发展群众娱乐文化还须解决物质载体,这需要投入,政府应先转变态度,进而再解决资金投入间题,完善文化物质载体,构建新型的群众娱乐文化,满足城乡少数民族居民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清.从广场舞蹈热看市民对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J].浙江文化月刊,2008.

[2]张又兮.云南广场舞蹈特色与内涵[J].民族艺术研究,2010.

[3]吴春晖.广场舞蹈时下兴旺指探析[J]大众文艺,2010.

[4]李少奇.广场舞在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

[5]易红武.广场群众舞蹈文化现象发展特征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6.

[6]王红玉.广场舞蹈作用力之初探[J].黄河之声,2009.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存在问题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