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印务:多管齐下,严抓印刷质量

2016-05-14景凌云

印刷技术·数字印艺 2016年8期
关键词:天津日报印刷报纸

景凌云

多年来,由天津北方报业印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印务”)承印的《天津日报》在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组织的报纸印刷质量评比中一直处在30名左右。2011年春天,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就进一步提高党报印刷质量进行了现场研讨,按照“党报的印刷工艺技术就是政治”的理念,颁布了提高《天津日报》报纸印刷质量责任分工的相关文件,明确了各环节责任人,严把质量关,实现了采编、出版、纸张供应、印刷、发行的全过程控制。

北方印务的领导对此项工作极为重视,在报纸产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工作重点,积极实施全过程控制,保证报纸印刷质量稳步提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天津日报》的印刷质量稳步提升。在2015年的报纸印刷质量评比中,《天津日报》位列第7,创造了参评26年以来的最好成绩。现将我公司近几年围绕质量管理所做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众所周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公司非常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定期组织技术交流活动。自2011年开始,我公司每年都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除了安排员工到同行企业进行参观交流,学习业内先进经验以外,也会请大专院校的老师和行业专家来我公司做指导。同时,在各个生产车间积极开展劳动技能竞赛,鼓励大家学习技术,增长技能。

(2)实行以岗定薪制度。将报纸印刷车间的机台岗位分为机长、看墨岗、看纸岗、辅助岗,实行以岗定薪的分配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实操演练,对员工的表现做出综合评价。在总体收入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调整员工的收入分配,激发员工学习技术、努力进取的积极性,引导员工快速成长。对于达不到本岗位要求的员工,转至低一级的岗位,收入相应下调。

(3)注重员工的思想工作。让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要想印刷高质量印品,人的作用永远是第一位的,操作人员的敬业态度和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印刷质量的高低。

(4)抓住质量管理重点。在质量管理中,机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其不仅能保证生产的时效和质量,对节能降耗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所以抓住机长这一关键点,质量管理工作就成功了大半。

良好的设备是基础

良好的设备状况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公司参照生产设备的操作保养手册,结合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出了有针对性的使用规程。同时,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落实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设备维护保养、现场管理、事故预防和故障排除的能力。此外,认真落实了检查问责工作,做到班组一日一查,车间一周一查,公司一月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

适用的耗材是保障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反复比较,我公司印刷所用耗材的性能和质量相对稳定,员工对耗材的性能和使用注意事项也了如指掌。在节能降耗工作中,我公司尽量保持主要耗材的稳定性,在保证稳定生产的同时,也为提高报纸印刷质量创造了条件。

卷筒新闻纸是报纸印刷的主要承印物,其质量的稳定性对印刷生产至关重要。为此,我公司在建设新厂时充分考虑了这一因素,建立了中间周转纸库,使其温湿度与印刷车间温湿度保持一致,在印刷前一天将纸张存放在周转纸库中,避免因环境条件反差过大而对纸张造成的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为防止纸张因失水而产生横向收缩或吸湿润胀,造成纸张在印刷时出现皱纹和“赶折”现象,新闻纸应在使用前两小时左右拆开包装,尽量避免其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对于接触过水的纸卷,应将沾水部位小心处理干净,否则会导致印刷过程中出现断纸现象,影响生产时效和印刷质量。

此外,在搬运和码放纸卷过程中,严格使用电瓶叉车,小心操作。为防止纸卷发生撞击和跌落,每次只允许运载两卷纸卷,保证纸卷和纸芯不变形,确保上机印刷的稳定性。

科学的工艺方法是根本

在印前制作环节,与采编、出版、广告等部门积极沟通,使前期制作人员了解报纸印刷的特点,规范印前工艺,尽量设计出符合印刷工艺要求的图文信息。在制版环节,全面采用CTP,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验,找到了适合《天津日报》的输出参数,将出版分辨率定为1200dpi,加网线数定为120lpi。通过为CTP设备加装自动弯版打孔装置,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手工打孔、手工弯版的传统工艺,实现了制版全过程无人工干预,避免了因人为误差或工人多次接触印版而造成的印版脏污,保证印版质量的规范与稳定。

在印刷开机前,机台人员要对印版和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格国家标准按照GB/ T 17934.3-2003《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和中国报业协会规定的评报标准进行生产。调墨操作台全部采用色温为6500K的标准光源照明,对于经常印刷的活件,如《天津日报》等,以预先印刷出的标准报头为参考,以便开机后迅速对正墨色。采用CIP3油墨预置软件生成数据,对机台印刷所需墨量进行预置,使印品尽快达到水墨平衡,由机长和质检人员挑选出合格样报,共同签字后挂在操作台前,后续印刷以样报为准,避免出现过大偏差,使印品墨色基本保持一致。质检人员定期用密度仪对墨色进行检测,墨色的实地密度标准值控制在黄0.80~1.05,品红0.85~1.10,青0.85~1.10,黑0.95~1.20,出现偏差及时纠正。在套准方面,要求任意两种颜色的套印误差不大于0.15mm。报纸的整体感觉要做到外观平整干净、版心位置居中、图片层次清楚、版面墨色均匀、题字颜色一致。

在印刷过程中,还要求机台人员遵守“一稳、二小、三平、四勤”的操作原则。“一稳”是指要对印刷机平稳定速;“二小”是指在保证水墨平衡的情况下水量要小,印刷压力要小;“三平”是指水辊与印版间,墨辊与印版间及印版滚筒间的压力要调节好;“四勤”是指要求勤查看印版水量变化,勤检查并搅拌墨斗油墨,勤抽样张检查印品质量,勤巡回观察印刷机运行情况,保证生产的可控和稳定。

此外,为加强对报纸印刷质量的监督和检查,质量检验部门专门建立了内部评报栏,每天抽取三张报纸,按照中国报业协会的评报标准打分评定,使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稳定的生产环境是前提

稳定适宜的工作环境对于防止纸张变形,提高套印精度;保证油墨印刷适性,尽快达到水墨平衡;保障印刷设备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一般情况下,报纸印刷理想的环境温度为18~28℃,湿度为50%~70%。与理想温湿度要求偏差过大的环境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对此我公司有过深刻教训。过去在老厂工作时,由于厂房条件较差,无法保证理想的温湿度环境。冬天天气寒冷,当室温低于10℃时,油墨的流动性很差,水墨平衡难以达到,使得开机纸耗大幅增加,造成纸张浪费;同时,供纸部换纸所用胶带的黏性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因自动接纸失败而造成断纸的故障,从而引发设备故障影响生产的恶性事故。夏季天气炎热,当室温高于35℃时,设备故障率明显上升,多次出现过印刷设备因过热保护停机而影响报纸生产时效的情况。因此,在新厂的建设中,我公司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采用了两套直燃机组来有效控制温度并采取措施适度加湿,这样一来,上述问题再未出现。

严肃追究质量事故是保证

对于出现的质量事故,我们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车间人员未接受教训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必要时我们还召开现场分析会,查明原因、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按照事故轻重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对造成类似质量事故重复发生的人,特别是因主观原因而造成失误的人,会按照相关制度,对其从重处罚,以进一步强化警示。

在生产过程控制中,我们牢固树立各工序为本工序质量负责、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为上道工序把关的管理理念,将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员工,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成为员工自觉遵守的工作行为和习惯。

上述措施的落实有效保证了北方印务报纸印刷质量的稳步提高,不仅获得了同行的肯定,也为公司赢得了信誉,更为广泛地承接社会活源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天津日报印刷报纸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探索传播规律 创新党报理论宣传理念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天津自贸区媒体形象建构——以《天津日报》相关报道的话语分析为例*
把心交给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