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按需印刷 拓展新市场

2016-05-14任秀颖陈黎鸥

印刷技术·数字印艺 2016年8期
关键词:印刷厂印刷机厂长

任秀颖 陈黎鸥

一直以来,人民日报印刷厂紧跟时代步伐,十分关注印刷技术的最新进展,勇于实践数字印刷技术。2007年,其成立了数字印刷中心,正式开启了数字化转型之路。陆续购入了多台数字印刷设备,开展了诸多相关业务,并于2012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2015年3月,人民日报印刷厂更是大手笔购入了一条方正桀鹰喷墨轮转双色数字印刷生产线、2台AGFA高端大幅面喷绘机,跨界试水图书按需印刷和个性化印刷,成为国内首家搭建喷墨数字印刷生产线的报纸印刷企业,引起了印刷业界的广泛关注。下面,让我们跟随人民日报印刷厂副厂长聂圣堂的讲述,聆听人民日报印刷厂发展按需印刷的故事吧。

关注最新技术 走在行业前列

自高速喷墨印刷技术问世以来,来自各方的叫好声不断,但大多数印刷企业始终抱着观望态度,迟迟没有动作,报纸印刷企业更是如此。对此,聂厂长表示:“第一,高速喷墨印刷市场尚未形成,普及度还不高,很多印刷企业对数字印刷存在诸多顾虑,仍然比较青睐传统印刷;第二,低端数字印刷机占据较多市场份额,让人们形成了一种固有思维,即数字印刷的印品质量较差;第三,国内对数字印刷尤其是高速喷墨印刷的研发力度还不够,数字印刷设备比较昂贵。”

在此这前,高速喷墨印刷在报纸上的实际应用还仅限于在传统胶印机上安装高速喷墨数字打印头,在报纸上增加个性化和可变信息。但人民日报印刷厂则不同,其大胆引入整条高速喷墨印刷生产线,并用于图书的按需印刷,这样的报纸印刷企业实属少数。对此,聂厂长表示:“当前,报纸印刷市场份额在急剧缩水,如何延伸报纸印刷产业链,拓展新的市场,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涉足数字印刷,实际上也是看好未来按需印刷和个性化印刷市场,顺应国家节能环保的产业发展政策”。

脚踏实地成功迈入按需印刷领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为高速喷墨印刷领域的“新人”,人民日报印刷厂秉持小心谨慎的态度,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对于刚刚引入的高速喷墨印刷生产线,人民日报印刷厂把第一年的工作重点放在了“锻炼队伍、树立品牌、培育市场”这12个字上。

“锻炼队伍”

在中国,《人民日报》可谓家喻户晓,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自1948年创刊以来,一直走在报纸行业的前列,其印刷质量在印刷行业里面也是数一数二,这与人民日报印刷厂精心培养印刷操作人员不无关系。如今开拓高速喷墨印刷市场,人民日报印刷厂更是将人员的培养放在了第一位。

发展数字印刷的关键在于提高生产效率,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是人。为此,人民日报印刷厂提出“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口号,增加现有人员的操作技能,让员工不但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还要同时掌握前后工序的操作技能。这样,便可以灵活安排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人民日报印刷厂,连送货司的机都可上机印刷,帮助胶订、勒口。“这才是我们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的最大区别”聂厂长说。

“树立品牌”

人民日报印刷厂十分注重图书印刷品质,引入设备后,他们与厂商技术人员对文字、图片质量进行反复调试,针对不同纸张,努力寻找最佳的印刷参数,在印后胶订、裁切、勒口,甚至打包、贴签等环节,更是一丝不苟,努力做到最好。人民日报印刷厂的口号是:把每一本书都当做精品来印,当做自己的品牌来印。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竞争激烈的按需图书市场上,其初次上阵,就得到了诸多出版社的认可。今年人民日报印刷厂与两家大出版社签订了合作协议,还与多家出版社建立了业务联系。人民日报印刷厂在图书按需印刷领域成功地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培育市场”

培育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得到市场的认可。“我们的原则是接一单活就干好一单活,绝对保证质量和时效,让客户满意放心。”聂厂长道出了其最朴素的“生意经”,“其实,培育市场跟树立品牌是连在一起的,品牌打出去了,市场也就跟着打开了。我们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宁可不接,也不能接了做不好。所以,我们现在慎重发展新的客户。他们能与我厂签单,当然是出于对我厂的信任和对我厂印品品质的认可,毕竟《人民日报》的品牌在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而且合作了一次之后,他们对我厂的印刷品质和服务更加认可和放心,长期的合作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

立足自身 找准市场需求

目前,人民日报印刷厂主要从事图书的按需印刷业务,业务开展不到1年,成果还是不错的。“在不考虑设备投入的前提下,我们争取今年的投入和产出能够基本持平。”聂厂长笑着说,“目前,我们还处于高速喷墨印刷投入的初期阶段,投入大于产出是正常的,但情况肯定会越来越好。”

谈到印刷企业该如何利用高速喷墨印刷实现企业盈利时,聂厂长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

印刷企业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

“说得直白些,就是要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客户来找你印刷产品,但你不会印刷这种产品,甚至没有见过,那客户肯定就走了。”聂厂长解释道。现阶段,人民日报印刷厂按需印刷的主要产品是大字报和图书,但之后会不断拓宽产品线,逐步纳入期刊、培训资料、样书、标书等小批量的小众商业类产品。

印刷企业得有活源

对市场有充分地认识,不盲目投资,是企业管理者的必备技能之一。“如今,出版社都在往按需印刷的方向转型,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介入图书按需印刷的最佳时机。”聂厂长对市场有着自己独到地认识,“而且短版书的趋势在迅速增加,虽然利润较低,但形成规模之后,印量是非常大的。届时,纸张、油墨等耗材的价格也会相应下降,规模优势就会凸显”。

想办法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主要是指耗材成本和人力成本。在人力成本方面,人民日报印刷厂没有因为开展高速喷墨印刷业务而额外增加人员,而是将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后进行多面操作。由此,聂厂长还总结出了一些培养高速喷墨印刷人才的经验:“总体来说,从事过印前工作的人员操作高速喷墨印刷机会有一定的优势,上手比较快,因为他们对版式、拼版、折手比较熟悉。”

目前,人民日报印刷厂的业务还不是很多,仅需1名熟练的操作人员带1~2名普通人员就可以满足生产需要。但聂厂长也表示,随着未来按需印刷活件的增加,1名熟练人员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在日常生产中也在有计划地培养更多的领班,为以后扩大生产规模做准备。

在耗材成本方面,人民日报印刷厂也有自己的考虑。“印刷企业想要降低生产成本,纸张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纸张成本下降了,生产成本自然就降低了。”聂厂长解释道。

目前,人民日报印刷厂在积极地与纸张供应商进行协调沟通,主要针对两方面,一是希望业务量增多、用纸量增大后,纸张价格可以相应下调。二是人民日报印刷厂也在考虑利用自身优势与纸厂合作,开发和经销数码纸。“如果成功,不仅对我们自身有利,对整个高速喷墨印刷的发展都有利。”聂厂长表示,“不过目前这个项目还没开展,只是有了初步设想。”

展望未来 前景值得期待

随着高速喷墨印刷业务的逐步开展,人民日报印刷厂前进的步伐也一直在加快。在刚刚过去的drupa2016上,不仅原有的数字印刷机厂商纷纷推出了高速喷墨印刷设备,传统印刷设备供应商也相继踏入这一领域。“高速喷墨印刷技术发展如此迅速,也在我们的预期之中。所以我们越往前走,越觉得我们走对了。早走比晚走好。如果当时我们没有投资高速喷墨印刷项目,现在再让我们去实施的可能性会小很多。”聂厂长说道。

谈及对高速喷墨印刷业务未来的畅想,聂厂长表示:“现在,我们还只是刚刚涉足按需印刷,所以现阶段还是要脚踏实地做好‘锻炼队伍、树立品牌、培育市场12字方针,努力实现持平,明年我们将继续开拓市场,努力争取实现盈利。”关于是否还要增加设备,聂厂长表示,将来会根据业务量的发展,再考虑是否购入新的高速喷墨印刷机。此外,人民日报印刷厂也在关注彩色高速喷墨印刷机,如果将来彩色喷墨印刷机的印刷品质提高了,价格再降低一些,其也会考虑引入一台彩色高速喷墨印刷机,用来印刷短版彩色产品。

处在转型的时代浪潮中,印刷企业想要持续发展,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情怀,更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人民日报印刷厂两者兼具。相信未来,其按需印刷脚步将会走得更加稳健!

猜你喜欢

印刷厂印刷机厂长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简析印刷机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基于PLC的丝网印刷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厂长的卫生间
东江纵队《前进报》印刷机
“留守厂长”的等待
这回咱们吃他们
明天回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