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化情境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

2016-05-14高峰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创设情境

高峰

[摘要]陶行知先生一贯反对旧传统中封闭式的、僵化式的教育,主张开放式的、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新式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落实这一要求,就需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实施生活化教学,以引导学生建构有意义的知识。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40040

“情境”是“情”与“境”的相互交融,“情境”中的“情”是情感体验、动机培养;“情境”中的“境”是学习环境、知识文化背景和各种活动。而教学情境,是指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互适应的真实场景或浓厚氛围,激荡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而迅速地把握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落实这一要求,就需要教师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实施生活化教学,诚如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只有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情境之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汲取陶先生生活教育思想营养,努力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打开学生曾经通过感受而积累的原有知识的表观再现,再引导学生思维拓展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以唤起学生学习时的愉悦,激励学生自主地去探究。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创设了良好的精彩生活化教学情境学习氛围,唤醒了师生的情感共鸣,引领学生明晰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从而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尽快地进入较佳的学习状态,这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由此,教师应努力以学生已有的感受体验作为切入点,选择趣味性浓、时效性强、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生活实际融入课堂,让学生倍感亲切同时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悠悠然地进入学习之中。在学习七年级模块一第五单元Lets celebrate!时,我和学生一起精心布置好教室,学生准备了DIY和Halloween有关的头套、面具,课堂上让学生充分体会“Trick or treat”的文化含义,通过模拟表演来亲自体验这一学习任务。在近乎完美的真实语境中,学生达成了英语学习目标,促使其学习兴趣上了一个新高度。同时,我还将节日文化进行了延伸,每逢Christmas Day, Childrens Day, Teachers Day,Mothers Day, Womens Day等节日前夕,我都要带领学生针对这些节日进行活动策划,而学生在盼望这些节日来临的日子里,对英语学习兴趣和渴望也溢于言表,与日俱增。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学逸而功倍

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打造“学的课堂”的基础。在初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但困难,也感觉枯燥乏味。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大脑中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联系社会与生活,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生生交流、师生互动来降低知识难度,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意义地建构知识,顺利破解教学中的难点,“学逸而功倍”。例如,我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利用5~10分钟时间交流小组成员的学习经验,鼓励多样式。在八年级上Unit 7教学之前,我给各个学习小组分配了不同的学习任务,有关于家庭饮食习惯的、有关于购买美食书籍的、有关于个人最喜欢的食物的……让所有学习小组成员课前做好准备。课上,我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如:Talk about your favorite food.在小组长汇报的时候,其他学生争先上台讨论,如“Id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favorite food Today. My favorite food is hot dog.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it? Let me tell you...”如此交流,学生主动学习的劲头更积极了,探究知识的热情愈加高涨了,因而,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也显得轻松愉快了。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串接知识,通过讨论解决问题疑惑

针对英语的知识点相对零碎、知识复现率较低的实际,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上多花些时间。即使是师生、生生平时的交谈中或在课外书籍上看到的,也应养成及时笔录下来的良好习惯,为后续学习备用。若在某些生活实际中与多个知识点有关联,教师就应多从生活中“找”英语素材,这样“身临其境”地学英语,学生不会有陌生感,反而具备一种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例如,词汇学习就可以采用“分类”法记忆。描述人物的形容词有strong;thin;tall;short;big;small;long;young;old;active;heavy;cool;smart;kind;strict;quiet;funny;fat 等。再如,名词加了“s”后意思不同的有:good (goods), sand (sands), thing(things), time(times), work(works), sky(skies), brain(brains)等。可见,分类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词汇特点,并能够明晰词汇之间的差异。另外,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有意识地扩充一些常见词汇,以利于学生阅读报纸杂志。如此将知识点自然地融进情境之中,学生经过猜测、辨析、交流以及教师评价等,极大地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拓宽知识运用

英语教材从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增加了研究性学习,但在实施中却并未得到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而研究性学习正是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良好平台,因为知识的“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教师倘若能将英语文本知识渗入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等诸多领域加以延伸和运用,则有助于学生认识英语科学价值,乐于学习英语。教师假使能把教学过程生活化,则能迅速优化英语课堂教学途径,达到将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将教学活动还原为学生日常活动的教学目标。毋庸置疑,学生刚进入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内容相对来讲还是容易掌握的,尤其还富有趣味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将相应材料融入能视听、能观看、能触摸的真实情境之中。例如,在学习Shopping时,我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带领学生按学习小组将教室布置成若干个商店,每个学习小组租用一个“柜台”,陈列的“货品”为学生的学习用品,如:书包、书籍、文具、衣物等。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与“顾客”进行“购物”情境对话,要求“售货员”与“顾客”在场景中均需要用已学过的购物用语及礼貌用语进行对话。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既博大精深又丰富多彩,先生曾精辟地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一句话,能否实现课程标准一直倡导的“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的最好体现就是将英语课堂生活化,因为生活始终是教学的源头,更是教学的根基。初中英语教师需要时时牢记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诲,努力创设出生活化教学情境,并以生活化教学情境为主线来调控英语课堂教学。我们坚信:只有将英语教学回归到生活中去,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应用英语的机会,并在获得英语知识的同时感受最大的快乐。最终实现“Education of,by and for life”的教育理想。

[参考文献]

[1][苏]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崔金赋.情境教学的功能及运用原则[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3).

(责任编辑黄晓)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创设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