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汉译英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

2016-05-14刘芹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语言

刘芹

摘 要:20世纪初,翻译活动达到了顶峰,但译者处理的只是个别的单词,很少有人明确地表达文化。在不同社会生活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之间在历史和宗教等方面有很多的差异。翻译中的文化元素的形成,是中文处理成英语必不可少的辅助方法。其中直译、直译加注、意译是文章讨论的几种翻译方法。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 ;翻译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2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45

一、语言、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与映射,它们不能分开,更不能失去语言和文化的意义。例如,红色在中国往往是与幸福相关的,但在西方世界,它往往是与暴力或血腥相关。语言是文化的工具,因为一种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语言交流。语言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发展轨迹。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密不可分的。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一种转移,更是跨越文化的交际。翻译是客体,它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翻译的工具。

二、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些特定的文化表达起源于中国,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不能转换成英文,例如:阴阳,八卦,气功,太极拳,大锅饭等,虽然可以译成一个和英文等效的句子,但这些词语的内涵不会轻易令西方读者读懂,直到他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关于中国的文化知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例如“吃喜糖”是中国人表达要结婚了的方式,糖果是一个婚礼不可缺少的,没有知识的共享,西方读者很难理解,他们很难把糖果和婚姻联系到一起。

(二)民族历史方面的文化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它的历史,每一段历史都是丰富多彩的,一个国家的社会或经济活动都发生了很多事。语言是历史事件的记录,可以让后人借鉴他们的经验。这些历史事件被后人逐渐引申意义,使他们可以频繁参考。作为一个结果,这些历史事件通常被称为书面文本时,需要使用扩展的意义。

英文读者看见“met his Waterloo”会马上想起了拿破仑的故事,他的失败是在比利时的一个小镇,在他军事生涯的滑铁卢。所以这句话“遭遇滑铁卢”是用来表示某人被彻底击败。另一个例子“破釜沉金”也是同样的意思。这种文化的具体表达讲述的是中国古代项羽的故事,虽破坏了战斗的船只,但他们的军队已经过了河,士兵们知道必须要征服死亡,撤退是不可能的。

(三)宗教信仰方面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佛教和道教是两个主要的宗教,都弥漫着普通人民的信仰和观念。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都是丰富的资源,形成的巨大活力都体现在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中。在文学作品中,它们通常被视为文化缺少时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或感情,触发必要的语言术语。

“借香敬佛”包含宗教元素“香”和“佛”,这是佛教的基本术语,它的字面意思是借香在佛前燃烧。“借香敬佛” 后来被人们指接受别人给的东西或礼物。

在西方,基督教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几乎每一个方面都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潜在的影响力。基督教的圣书——圣经,不仅给西方人提供精神慰藉,也给宗教人物和故事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人物和故事是已知的西方人,他们通常被称为文学文本处理背后的默认细节。例如:My god! (我的天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

三、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

(一)直译

直译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文化因素。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在几个世纪以来不断的交流,使得两种文化之间相互受益。但总体来说,英国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要比中国文化在西方的发展更强烈些。特别是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英国的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因此,不为奇怪的是可以看到更多的英国文化翻译成中文的情况。许多英语的规范和习惯已为大多数中国人熟悉,并已进入中国的日常使用语言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译者可以进一步努力地进行翻译。

例如:Instrumental and orchestral music had for long been the Cinderella of Welsh music.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器乐和管弦乐在威尔士音乐中只能充当灰姑娘的角色。

“灰姑娘”是童话故事里的女孩,她常被继母和姐姐虐待。这个名字是经常用来指人或事情不受尊敬。英国的童话正在中国流行,这个名称的出现,中国读者可以立刻从记忆中搜索出她的文化信息,这个名称可以作为读者文本的源头。也就是说,译文读者,在这种情况下,在翻译触发灰姑娘的文化信息时,对读者都是平等的,直译是可以适用于此的。

翻译本身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活动,所以译者必须意识到另一种文化。对于某些文化缺失的情况下,译文读者可能不知道,但是他们可以感知它的意义。例如把“纸老虎”翻译成“paper tiger” 这是放在以前一个非常迂回的方式。翻译的结果是非常明智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纸老虎已成为英国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直译加注释

相比较文本字面翻译仍占一定的翻译比例。许多文本与文化类是特定的文化,它们被译文读者直接接受是不可能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直译加注释优先。有夹注、脚注或尾注来详细解释的文化信息,翻译文本的读者提供一定的资源去当他们感到困惑的直译。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这就是对原文本的默认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例如:“西施”(“xishi”)中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美人。“功夫”(“kungfu”) 中国武术——一种基于胳膊和腿的流体运动。

(三)意译

当翻译涉及的两种文化和源文化元素非常重要、非常接近时,有必要继续坚持文化特异表达或图像的原始形式。译者不应该只在乎目标语言的原始形式,否则它会导致尴尬的表述,扭曲了原文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也许可以改变原图像和形式,达到忠实源语中的元素的意义。较大程度的改变,是为了保持文本的意义,其取决于所涉及的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距离来翻译。如果文化形象或艺术形象并不重要,译者可以采用意译处理文化缺失。

四、结语

翻译不仅是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交流,要保持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顺畅,必须正确处理文化因素。

[责任编辑 齐真]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翻译语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