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作业”预设

2016-05-14徐迎春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预设小学数学

徐迎春

摘 要:当前,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型、能力型作业设置,忽略了“情感作业”的设置,这是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数学教师在预设作业时除了设置知识型、能力型作业外,还应预设“体验性”作业,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用“亲情性”的作业来评价学生的责任感,用“友情性”的作业来促进学生的交往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作业;预设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16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广大教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在课堂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无所不有;教学中,追求模式、走走过场、过分模仿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这种课堂往往重视了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更忽视数学课中德育思想的渗透和道德伦理的指导等。新课程带来的新模式和新行为让高效课堂建设有了明显改观,而对作业的预设却关注不够。数学教师在作业预设上的精力和焦点主要集中在知识性和能力性作业的设置上,往往忽略了“情感性”作业设计给学生们带来的能力提升和道德感悟。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数学课教学,浅谈一下小学数学“情感作业”预设给课堂和学生带来的微小变化。

一、预设“体验性”作业,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传统教育最大的不足在于学生在学校中不能自由地、灵活地运用他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同时不能把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学必须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兴趣。比如,在设计六年级《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事件》的相关资料,以及它的各个成分所占的百分比,要求学生们从网络中收集视频、图片和数字材料。此项预设性作业,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数学情趣和动力。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观看收集的视频资料和交流发言,深刻感受到了诚信是社会安全、人们工作、生活的根本保障,没有了诚信,会给个人、企业和国家带来严重后果。课后,学生制作了精美的宣传卡片,化身诚信宣传员,在班级和校园内进行宣传,既起到了宣传和教育作用,又让学生经历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展示成果的过程,这样就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既锻炼了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又提升了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预设“亲情性”作业,评价学生的责任感

如在学习六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让学生通过跟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的交谈,调查了解个人小时候的成长过程,收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和有关资料(如身高和体重的逐年变化、饮食量的增减变化、用在个人身上的花销的逐年变化等),动员他们完成《我给自己记成长日记》,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日记本,记录下亲人讲述的个人的成长经历,并在恰当的时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展示个人的《成长日记》。

通过观察,我发现这样的作业学生和家长参与度很高,一家人共同回忆那些甜蜜的往事,大家都显得兴致勃勃。在课上,很多学生都谈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收集的数据也记得清清楚楚。一位学生深有感触地说:“我以前一直以为我们的成长是很简单、很容易的事,通过这些天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我才发现,我们的成长里伴随着父母的艰辛抚育和无私奉献,我以后一定要珍爱生命,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成功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这样预设的“亲情性”作业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生成的效果也是出奇的好,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寄托着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家庭、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的品质和责任感,不但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很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的德育功能。

三、预设“友情性”作业,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

“友情性”作业的完成离不开学生之间的合作,常常需要做学校和班级小调查、办手抄报、绘制卡片之类的事,这就要求同小组之间的伙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相互交流,交流中相互合作。由于合作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通过同伴间的合作交流来取长补短,达成优势互补。

比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一课时,精心布置了两项作业:一是“我为学校设计一个自己心中的运动场”,让全班学生5人为一小组,合作设计完成作业。课堂上,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网上查资料,有的负责设计“运动场”,还有的负责绘制作品,最终大家集思广议,改进、完善作品。不久以后,每个小组都设计了一个虽稚嫩但富有个性的“运动场”,而且对比例尺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和运用。二是精心设计“友谊留言板”,让学生将教材上的作业以卡片的形式展现出来,要求卡片上不但有个人留言,还要有互赠留言,更要有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学生都想给“心仪”的好朋友留言,积极性很高,设计的留言板不但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也将自己的学法、做法进行了展示。之后我将学生的留言作品在教室软板布置成“心”形图案和一个个富有个性的“运动场”,这既是一次优秀作业的展示,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成功后的喜悦。两次精彩的合作,既是情感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潜能挖掘的过程。这样的作业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感悟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无穷乐趣。

总之,在小学生数学作业预设中,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张扬学生的个性,体验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合作、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生命为作业预设的理念,将教学与作业相互结合,让预设与评价相互辉映,让培养兴趣与发展能力相互促进,使数学教育教学效果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任升录.数学作业的评价与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70年1月.

[2] 李文娟. 名师培养好习惯的有效途径[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3] 于永正.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责任编辑 乔召召]

猜你喜欢

预设小学数学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