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2016-05-14戴艳美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戴艳美

摘 要: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教学实践表明,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部分,实验既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还能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5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0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的有效推广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既响应了新课标的要求,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实验的教学功能,尤其是实验的育人潜能。如何才能有效借助实验教学丰富化学课堂资源,提高化学教学的整体效率呢?笔者结合实践教学,总结了几点看法,具体分析如下。

一、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化学是整个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把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出来,使其保持稳定的兴趣,并加以发展,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使化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分析“燃烧的条件”相关点时,笔者先为学生演示了一个“烧不坏的手帕”的小实验。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小实验,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实验过程中,当学生看到火中的手帕没有被烧掉,感到十分好奇,也会进一步激发自己内在的兴趣。再如,在讲授“水的净化”相关知识后,进行“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验,将实验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教学“碳单质的性质”知识后,开展“石墨导电实验”,可以用来解释石墨爆弹的原理等产生黑烟的原因等,有助于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

二、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传统化学学习主要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主,这一学习方式严重制约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以创新作为实验的突破口。另外,化学学科是一门有利于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课程,实验教学能使目的和结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例如,在演示“氢气燃烧”的实验时,学生发现自己的实验现象和课本描述的氢气燃烧的现象有所区别,即燃烧时,氢气只有黄色火焰的产生,但是却没有课本上所述的淡蓝色火焰出现。针对学生的这一疑问,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醒他们玻璃中含有的钠元素可能会对实验现象产生一定的影响,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来显示氢气燃烧的真实情况。借助这种形式训练,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又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交流,还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验尝试,这样做的教学效果也是十分理想的。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好课堂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为提高教学效率打好基础。例如,在演示“氢氧化钠溶于水要放热”的实验时,学生需要真实的触摸后才能感知到,这也给学生观察实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改进实验,演示时先把试管中的水煮沸,然后移离火焰,水立即停止煮沸,再迅速加入两小粒氢氧化钠,水又开始沸腾了。这一小小的改进,既能让全体学生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又能让学生意识到创新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此外,结合实验探究活动教学,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利于训练他们的科学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究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必须彻底改变那种教师一讲到底或学生死记硬背的陈旧方法,化学教学可以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犹如化学的两条腿,哪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教学成效,因此,实验教学并不是某些人眼中的“鸡肋”,而是独有的价值与作用。实验教学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又便于他们把抽象的理论变成能够看得见的知识,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实验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最大不同在于,传统教学很少开展实验教学,实验只是教师独立完成课堂任务的一种形式,把知识强加到学生身上,尽管知识点都讲到了,但是学生并不能有效掌握,单凭教师向学生讲解各种实验的现象、原理及形成过程,因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很难跟得上教师的节奏,慢慢就掉队了。初中生的理解层面相对较窄,了解的知识不多,这一因素也导致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很容易出现偏差。这个情况下,教师需要实验教学发挥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验接触化学现象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他们也会主动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效率。

总而言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教学也是锻炼学生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教师要积极构建好的教学环境,并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适时地安排一些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实践中也能体验到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发现”化学规律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熊言林.了解学员 整合内容 优化方法 展现风采──谈《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课的教学[J].化学教育,2002(2).

[2] 王俊霞.浅谈课堂上如何提高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J]. 现代教育科学,2011(3).

[3] 闫芳,郝轶鸣.新课标下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若干想法[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4] 董德伟,袁莎莎.浅谈甘孜州藏区初中化学素质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1).

[5] 周志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7).

[6] 裴天峰.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1).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