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演示实验教学成为初中物理课堂主旋律

2016-05-14贾恩顺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演示实验初中物理

贾恩顺

摘 要:演示实验由于具有形象直观、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等特点,所以一直是物理教师教学的“法宝”。文章分析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改进和完善演示实验进行了具体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改进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55

实验是物理探究的基本方法。物理演示实验能够借助简单生动的演示,揭示物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因此很受师生的欢迎。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学生在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如何加强演示实验教学,让其成为初中物理课堂的主旋律就成为了当前物理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

(一)目的性

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

(二)直观性

现象明晰易见,装置简单明了。

(三)科学性

从实验的设计、操作到分析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四)稳定性

实验装置要牢靠稳固,有很好的现象重复性。

(五)启发性

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

(六)指导性

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二、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接受所学知识,这不仅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生产经验,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所学内容,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为了让学生对此定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笔者设计了如下演示实验(如图1):

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方放置一块大小适中的硬纸板,纸板上放一枚鸡蛋。用弹性木条迅速弹击鸡蛋下的硬纸板,硬纸板飞出而鸡蛋竖直落入杯中,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

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眼前的场景惊呆了,甚至感觉不可思议,为什么鸡蛋会平稳地落入杯中呢?看着学生一脸惊诧的表情,笔者开始了这节课的讲解……

这样的演示实验能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主动思考,这比教师的口述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二)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主动探究物理规律

无论什么类型的探究实验都要精心处理实验过程,引导学生逐步观察,使学生脑海中固有的认知经验显著地表现出来,与所建立的新的概念和规律发生碰撞,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如“浮力的应用”演示中,学生都知道铝会下沉在水底,而将铝制的牙膏皮放入水中,它却上浮。这一实验结果与学生的日常经验不同,能激起他们的认知冲突,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去学习、探究物理知识。

(三)突破课时难点,巩固和应用物理知识

演示不同实验器材来展示同一知识,有利于突破课时的难点内容。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两组实验:食用油和水为一组,沙子和铁块为一组,这些在器材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通过量的变化获得结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一般不同,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这样建立比热容的概念就容易多了。又如《改变灯泡亮度》实验中,除了用镍铬合金丝进行实验以外,我们还可以用锰钢合金进行实验,来突破导体也会阻碍电流流动,从而引出电阻的概念。

(四)展示规范的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师的演示向学生提供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是科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二是规范的操作过程。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规范操作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介绍将要使用的仪器及作用和进行实验的方法与步骤;二是通过操作过程中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作风和习惯。

三、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和完善

(一)确定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重点

演示实验时应重点显示(或测量)什么?重点演示什么?演示时应注意什么?

如眼睛和眼镜,晶状体的自我调节。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演示实验需要观察眼镜在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时,为了使视网膜上呈清晰的像,晶状体应该怎样进行调解。有关的演示实验主要围绕如何使现象明显这一问题进行。

用水透镜模拟晶状体,用力挤压透镜,能使透镜变薄或变厚。将能发射平行光的激光发射器、水透镜的光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打开光源,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汇聚于一点,即焦点。

引导学生观察:(1)使透镜变厚,观察焦点的位置变化;(2)使透镜变薄,观察焦点的位置变化。

(二)发挥演示实验的启发性和递进性

演示实验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暗示,更能促进学生思考、分析。如《瓶子吞蛋》可以这样改进:把广口瓶换成150ML的平底烧瓶,演示时把一端浸过酒精棉的铁丝点燃后迅速插入烧瓶中,待燃烧片刻后抽出铁丝,再迅速把鹌鹑蛋放在瓶口……如何把鹌鹑蛋从瓶中取出呢?这样改进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考。

(三)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对演示实验的改进,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突破某个难点。如九年级的重力势能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使用器材:铁架台、定滑轮、铁砝码、光沫塑料一块、同一型号铁钉三根、细绳一根,进行装置(如图2),在《杠杆的应用》中说明菜贩子如何通过在杆称上做文章,达到赢利的目的。如果是通过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是非常枯燥的,我们利用铅笔、橡皮、细线做成一个简易杆称,再进行教学就容易多了。

总之,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感知效果,也易于观察,能够很好地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教师要充分重视演示实验的作用,将演示与讲解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海军.如何做好中学物理演示实验[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25).

[2] 查代然.提高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有效性探微[J].中学教学参考,2015(23).

[3] 李勇.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5).

[4] 刘长朝.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技巧探微[J].考试周刊,2011(88).

[5] 赵新义.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应注意的事项[J].数理化学习,2008(7).

[6] 李乐智.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6(10).

[责任编辑 房晓伟]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初中物理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