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落实新课程理念搞好小学数学教学

2016-05-14王娅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学

王娅

摘 要:新课程教学改革涉及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只有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都积极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性。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83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全面提高新世纪全体公民的科学素质,所以现行新课程制订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提倡合作式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笔者就简单谈谈在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中的几点做法,希望和广大教育界朋友共享。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要求,转变教育理念

时代在飞速发展,教育革新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越来越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被推上了教学一线。一线教学的教师更应该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跟上新世纪教育发展的步伐。首先,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师生观,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程改革洪流当中。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当中,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彻底改变原来那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才能在教学主体和教学主导之间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打破教师的一言堂,彻底抛弃那种传统的专治思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题教学活动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一种和谐、宽松的自由环境之中,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之下紧紧抓住教学的中心,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独到的见解,充分激发创新思维,为顺利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提供保障。

二、认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想提高课堂实效必须做好备课工作。首先,在常态课备课时,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严密的逻辑思维。要完成这些就需要教师先把教材吃透,教参参透,认真地分析教材中的每一句话,同时还要与生产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在平时多加积累,多加观察,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小事,从小事中提出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同时将其转化成具有化学性质的问题。这样有助于我们有充分的预设,同时又有动态生成,还能把握好核心教学问题。其次,好课需要亮色,需要出其不意,与众不同。在注意恰当的实验改进和外在的形式上的同时还需要教师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

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新世纪需要更多更优秀的高级人才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为学生步入社会之后更长远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简单论述几点。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仅仅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二)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练习、复习课,教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要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铺垫: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设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内化: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练习: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不断提高、拓展。

(三)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文化知识的有效保障,并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在平时课堂教学和作业讲评的过程当中,一线教师就应该特别注重正确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每一个知识点和重要的章节都会对应着相当高效的学习方法,有的需要正向推理,有的需要逆向思维,就像一把锁对应着一把钥匙。所以,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困难迎刃而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了进行教学方法的指导,我们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对应不同的习题和知识点,看看哪一位学生的解答方法更简洁,更容易让大家掌握,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处处为学生着想,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作用,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动脑、动口、动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不断积累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并取得学业的不断创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教师要坚持不断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过去传统的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旧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了,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新课程教学理念武装了我们的头脑,我们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

[责任编辑 齐真]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