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6-05-14刘胜伟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途径兴趣重要性

刘胜伟

摘 要: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这门学科的应用性非常强,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一开始往往对数学知识的探究非常感兴趣。但是,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还处于尚未成熟的时期,有些数学概念和知识很难理解,慢慢地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继而导致数学教学质量的下降。文章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和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两方面来阐述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数学;兴趣;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82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应用性和逻辑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年龄较小,他们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定义和知识的理解力不够,容易导致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开始选择逃避和排斥,导致学习效果日渐低下。我们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需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有主动学习的动力,从过去的“要我学”逐渐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我要学”。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刚步入小学,他们对学校的一切活动和课堂教学内容都有极其强烈的好奇心,上课积极主动,学习效果良好。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逐渐提高,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没有良好的解决办法,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学习望而却步。要想真正让学生丢掉思想上的包袱学好数学,教师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本文将浅谈笔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对于数学学习而言,兴趣就是学生表现出的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情绪。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促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诱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探究数学奥秘的积极性,会让学生在身心愉快地获得数学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接受新知识的起始阶段,他们对于未知的领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帮助学生取得理想的数学成绩。要想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成为有本之木。

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一)用真心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用一颗博爱的心来包容学生,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他们及时的肯定和鼓励,用真心和耐心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用自己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把对教师的热爱转移到对数学学习的热爱上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改革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较低,很容易会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倦、抵触情绪。要改变学生的这些消极情绪,教师必须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运用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主观能动性。

1.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在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所以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如果教师在整节课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根本无法将这些内容完全消化,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精讲精练,并在中间设计一些有趣的动手操作活动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都饱含激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数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数学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一些相关的动手操作活动。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知识,进行主动地探究和交流。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这些具体的演示和操作过程会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清晰明确的数学思维,在获得动手乐趣的同时,提高数学能力。

2.设计数学游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他们不可能完全安静地长时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听课,但是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却可以长时间地坚持而不会厌倦。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本堂课要讲的教学内容,设计与之相关的教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保持持久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到游戏中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通常组织学生开展的游戏活动有:练习口算技巧的“夺红旗比赛”、学习数学定义的“猜谜语活动”、训练答题速度的“接力赛”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和紧张的竞赛过程中感知小学数学的学科魅力,提高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无处不在的数学魅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来感受无处不在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是我们每天都可以接触到的东西,它并不神秘。比如在学习“打折销售”这一部分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走进商场和超市,发现身边经常出现的清仓处理和打折销售的行为,了解其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好数学的重要作用。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环境,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有了学好数学的内在动力,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才能更具活力。

参考文献:

[1] 管灵肖.浅谈小学数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1(2).

[2] 黎良英,谢小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开心素质教育,2015(7).

[责任编辑 吴海婷]

猜你喜欢

途径兴趣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