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借助多媒体 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2016-05-14叶海涛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叶海涛

摘 要:高中数学许多知识都非常抽象枯燥,往往需要借助图形或图像才可以形象理解。多媒体集声、影于一体的优势不但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地展现出来。该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怎样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9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58

到了高中阶段无论是立体几何还是函数等都需要相对比较复杂的图形或图像来阐述问题,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但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手绘还往往不准确,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一方面多媒体可以迅速、精准制图,另一方面它能以集合声、影于一体的优势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以灵活、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抓住了学生的认知兴趣,激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动性。该文集合高中数学课堂讨论怎样做才能理性借助多媒体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一、创设形象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也往往抗拒枯燥的说教和练习。高中数学概念和理论都比较抽象难懂。为了让课堂不再枯燥,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我们就要借助多媒体以活泼、形象的方式给学生展现数学情境或图像, 只有这样,才能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和具体。

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体的旋转体知识时,一线教师会感觉到如果只是通过语言来表达,很难完善学生对立体空间图形的认知,更无法想象其旋转现象,这样枯燥的教法肯定会让学生丧失兴趣。看到这种情况, 我就借助多媒体提前搜集素材,做好课件。一开课就通过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不同的平面图形,然后分别以炫丽的方式将它们旋转成立体几何图形。这样神奇的视频很契合学生的认知口味,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我再趁热打铁,借助几何画板动手设计了几个可旋转的图形,让学生比猫画虎进行切实地体验练习,这在无形之中就激活了学生参与知识生成的能动性。他们纷纷动脑动手,尝试将不同几何图形旋转出不同的立体几何图形,有效达成了教学目的。让学生从形象的角度见证了数学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立体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呈现动态知识,完善知识链接

知识生成有其自身的过程,我们只有探析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反观传统的数学教学,抽象的理论说教让知识变得枯燥乏味,烦人的题海战术让数学知识变得死板、机械,这些都无法给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让数学知识以动态、连贯的方式层层展现出来,激励学生通过互动、讨论来完善对整体知识链的学习和认知。

譬如,在学习“正弦函数的复合变换”时,如果只跟学生进行理论说教,可能只有少数学霸能听进去,其他学生根本不能将知识点连贯起来。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给他们展示y= sinx到y = Asin(ωx+j)+n的图像变换过程。在展示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尝试图像的“横向伸缩”“纵向伸缩”“横向平移”“纵向平移”等知识互动过程,在学生了解不透彻、看不清的地方还可以慢放和回放。这样让学生在动态的情况下边看边理解,对该知识就有了整体系统的认识。

再者,我们还需要利用多媒体以形象的方式将立体几何模型展开,这样便于学生完善对立体几何的形象认知。具体操作中笔者就分别借助3d MAX、Flash、Authorware、PPT、几何画板等软件,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制作、展开和旋转立体几何图形,这样才能帮学生形象认知立体几何,从而拓展思路,健全空间认知,完善思考方式。

比如,在推导正棱柱和正棱锥侧面积的时,如果只让学生想象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手工作图费时费力,也不一定准确。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PPT平台,将正棱柱和正棱锥的侧面形象生动地展开,这样学生就一目了然,一下就明白正棱锥的侧面积公式是怎样推理的了。

如此引导教学,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进行深入体验和互动讨论,才能深入把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完成从认知到能力的迁移,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的。

三、发散学生思维,链接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但是为何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沿袭了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呢?就是因为许多教师和学生的思路没有放开,学到的数学就是具体的数学知识,离开了具体的数学问题就不知道怎么运用了。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发现生活问题中蕴含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来。现在网上有些人挖苦数学教学说“总有一个管理员,同时开一个进水管一个出水管,然后还得问多久能将池子放满水”。为什么拿这个问题开涮?这就是大家的思路只局限在这个问题上了。客观地说,现实生活中确实同时开进水和出水的现象比较少,但是我要说这并不是个无聊问题。下面我们发散思维,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其他情境呢?这样启发,学生就开始深入思考,链接出生活中的类似问题,然后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大家展现生活中的类似情境:①排队的时候,队伍就是不断地离开和不断地加入。也就是这个思路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排队问题; ②国家的人口统计,人口不断死亡和出生……这样一来学生思维就打开了,就会发现不是问题无聊,而是我们没有深入理解和拓展。

四、理性借用多媒体,不能喧宾夺主

多媒体确实对抽象的数学课堂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给呆板的传统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多媒体只是辅助工具,我们一定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如果凡事都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肯定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一些无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的重难点,就形成了知识固结。因此,我们说完多媒体的好处,这里还要强调一下什么时候最合适用多媒体。

(一)学生刚一接触立体几何时

该时期学生很难从平面思维中调出来,无法准确理解几何图形的空间关系,只凭借想象可能会造成理解偏差。这时候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形象展示,还可以让他们动手操作,从不同的角度认知几何图形,能帮助学生较快形成立体几何思维,快速将生活中的直观认识转化为抽象的立体几何知识和规律。

(二)容易混淆的地方

由于想象的局限性,许多时候面对纸面上的二维图形学生无法建立空间立体图形形象,很容易混淆立体与平面的关系。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放大细节让学生仔细观察。例如在教学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推导过程中需要添加很多辅助线,仅通过纸面的二维展示显得眼花缭乱,效果不好,而借助几何画板,就可以将点、线、面、角等用特殊颜色画出,这样就容易引领学生思路,让教学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上文是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如何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分析与讨论。多媒体是一门新兴工具,它不但可以形象地展现知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呈现整个数学的动态发展过程,让学生完善对数学的体验和认知。但是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工具,我们只有合理利用才能发挥其最大优势,一旦滥用则会喧宾夺主,影响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