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兴趣教学的方法

2016-05-14郝鸣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兴趣教学初中信息技术

郝鸣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就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说,教育的效果并不乐观,教师不重视教学设计,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也提不起兴趣。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思维,探究有效的趣味性的教学对策。兴趣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保障,为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进步。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探究了一些实现信息技术课堂趣味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学生发展;教学质量;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3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要想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就需要整合相关的教育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专注课堂学习,进而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转变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贵在习得方法,一旦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就会事半功倍,基础好了自然就会感兴趣。因此,要想实现趣味教学,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想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他们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就需要让初中生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比如,实践操作练习法、竞赛法、课前预习等。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观念,给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规避以往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初中信息技术的知识学习看上去非常简单,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在学习上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有些知识还是需要教师给予详细的指导。这些知识的讲解如果再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肯定会降低教学质量。针对学生熟悉的问题或者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学习等方式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究,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对于学生感觉习以为常的计算机操作,教师要着重研究,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让他们养成突破常规思维和跳出俗套的能力与意识。

二、创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路径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要想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兴趣教学,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情,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欲望,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并带给他们一定的新鲜感。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累积式地灌输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参与其中,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近些年教学留白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广和使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教学留白的使用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探究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升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以往的常规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促进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开展教学留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优质的问题,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突破定式思维和习惯,找出新颖性的科学答案,这样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就会大大提升。教学实践证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要想提升教学留白的有效性,必须采取有效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比如,准确地把握信息技术教学留白的时间和内容;把握好教学留白的密度和难度。另外,留白的内容要整合相关的学情和教学内容,让教学留白发挥应有的作用,并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做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能力训练,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网络的熟知程度,这些教学内容并不是让教师一味讲授知识,而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中,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理论知识,也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而是上机操作。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中,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大力抓好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操作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学习兴趣,并形成良性循环。

四、构建轻松的学习氛围,实现快乐教学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兴趣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这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现代教育理念强调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为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正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体验,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积极开展师生间的交往互动,通过师生交往来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同时,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还要认真把握好教学的进度和方向,在课堂上学会尊重学生,构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如果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学生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就会感受到心情愉悦和快乐,这种心理和感受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新形势下,面对学情、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目标的变化,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开展兴趣教学是符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师一定要创新教学思维,优化教学过程,综合各类教育教学因素,精心准备教学设计,以此来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建超.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苑教育,2015(3).

[2] 张俊伟.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需要颠覆陈旧的教学模式实现快乐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学周刊,2014(23).

[责任编辑 赵景霞]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兴趣教学初中信息技术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