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的生活化

2016-05-14张晓叶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

张晓叶

摘 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发现语文,提升语文,把语文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是当前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一条“捷径”。在工作中,语文教师首先应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活化。同时也要运用好教材,把握好教材的节奏,恰到好处地安排教学,当然也不能忘记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共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寻找资源,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勇敢、自信、乐观、热爱生活的小公民。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14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应用“语文”,真切体会到语文学习给自身带来的便捷感、满足感、愉悦感,才能真正让语文变成我们得心应手的工具,使其融入我们的血液,变成每个人的一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有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将语文的学习应用到生活实践之中,也在生活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小学语文学习生活化的经验与做法。

一、做一个热爱生活的语文教师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主要接触的成人,是学生在做人、做事等方面的榜样,因此,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可以在平淡中看到不凡、苦难中看到希望、习惯中发现美与幸福的人。只有这样,他(她)才能够带着智慧、幸福和感动与学生一道进行语文学习,才能谈及生活化的教学。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语文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读书写字写文章,而且还要教会学生正确达观的生活态度、做人的准则和风格。因此,只有教师首先是个有心人,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时时与学生分享,才能与学生产生更多的共鸣,增进更深的情感,才能给学生更多有益的影响。然而,我们都知道,真实的生活总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困难与波折,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努力锤炼自己的心性,做一个生活的强者,给学生带去更多力量和温暖。因此,生活化的语文学习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以课本为主线做好生活化教学

当今的课本内容编排相对以往更加注重贴近生活实际,课文内容往往跟季节、传统节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这一节奏,将课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学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动植物、感人的故事,以绘画作品、照片等形式与老师同学分享。虽然受地理文化习俗等方面的限制,部分课文提到的场景事物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如以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为例,《水乡歌》所描绘的千渠万河、湖塘绿波;千船万驳、白帆片片;小桥流水、渔歌唱晚的场景只有在江南水乡才不足为奇,而在华北平原、西北高原等地区生活的孩子是难以想象这番场景的。因此,结合当地不同的地理人文风貌,教学中,我们可以首先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水乡的纪录片和图片,给大家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而像《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恰好很多同学暑假时候都会出门旅游,可以选黄山作为一个景点,在学习课文时必会更加熟悉和兴奋,教师也可以创造条件让去过黄山的同学把自己拍摄的视频图片资料拿出来与同学老师分享。

三、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语文课堂一定要活起来,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需要综合运用讲授、对话、情境、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在其中,沉浸其中。传统的讲授法在一些基础知识的传授方面还是不可缺少的,讲授法同时穿插提问对话,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其注意力,关键可以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使教师及时了解孩子所知所想,以便更好地掌握教学的节奏。由于每个孩子的生活背景、家庭教育氛围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便于教师更好地掌握班内学生的具体情况,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进行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在学生的个性品质、价值观等方面开展及时的教育。角色扮演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更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提升其自信乐观等心理品质。从语文教学的目标来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生活背景来表演,对角色进行着主观的解构和再构,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这种方法开展语文教学更利于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合作进行生活化教学

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与学生家长的密切沟通。研究和实践证明,家长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对成长成才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我们很多教育理念的实施、教育方法的实践都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尤其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家长才是孩子生活中最早的老师,也是陪伴最久的老师。首先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家长的资源,使家长参与到孩子语文学习中来,除了常规的家庭作业的监督,还可以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孩子实践语文知识的技能。如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拼音的掌握需要一个反复使用的过程,当孩子让家长帮忙搜索学习资料或者好看的动画片时,家长可以引导并教会孩子如何使用电脑上的拼音输入法,这种技能对孩子来说很实用,也容易让其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感,最重要的是,随着技能的反复使用,可以让孩子更熟练地运用拼音,发现知识中的空白,在应用中加以充实。随着年级的增长,语文学习对学生的识字量、阅读速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需要家长做好榜样带头作用,在生活中常读书、爱读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另外可以有意识地搜集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兴趣的国外原声动画片,因为兴趣导向作用的发挥,孩子会通过对字幕的识读,从而大幅提升其识字量和阅读速度。当然,家长不能着急,质的飞跃需要量的积累,假以时日,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语文素养有了大幅提升。语文学习中有些事物或场景是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家长要尽可能创作条件通过亲身经历或图片视频资料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和消化。如城市家庭可以经常在周末带孩子去农家院体验生活,或通过在自家阳台的种植活动让孩子观察作物的成长过程,并加以适当的生活教育。农村家庭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带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开拓视野。此外,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给家长创造机会分享彼此在生活中陪伴孩子进行语文学习的经验体会,同时也增进了情感的交流。

[责任编辑 齐真]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