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阙诗词 万里愁绪

2016-05-14夫子

学生天地·初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填字王昌龄边塞

夫子

古诗,发自诗经,源远流长,题材广泛,有着意内言外的境界美和音韵美。诗人除了喜欢写景外,还喜欢以诗托思,而众多抒情的诗歌中,有天涯羁旅的愁思,有思亲念友的孤独,有边关征夫的思乡,有闺中怨妇的愁怀,有依依惜别的深情,有发自肺腑的勉励。无数的诗歌道出了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深厚执着而又殷切的情感。

怀 古

填 字接句

三顾 天下计,两朝 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提示1:诗人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无奈仕途坎坷,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和敬重。

提示2:杜甫结束了为时4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他定居在浣花溪畔。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并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看 图猜诗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河时,在船上听见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歌声凄婉哀伤,是亡国之音。秦淮一隅,竟有如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请根据描述及以下画作,背出这首诗。

挑 字联诗

青 作 伴 好

义 尽 还 衣

士 锦 乡 春

思 乡

看 题选句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海上生明月”的下联?

A. 对影成三人

B. 天涯共此时

C. 低头思故乡

挑 字联诗

客 行 青 故

少 柳 为 早

舍 乡 新 悲

挑 诗句接龙

这首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被贬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存亡未卜,诗人就是在这种状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的。后两句描写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被贬地、走近家乡的心理变化: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

请根据描述,对出“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下一句: 。

送 别

据 意填字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队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由此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过了6年艰苦的军旅生活,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这首诗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的。

看 图猜诗

借明月以抒发思乡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不止一次地出现过。李白在这里不仅借月寄情,而且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请根据描述及以上画作,背出这首诗。

填 字接句

寒雨连江 入吴, 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 相问,一片冰心在 。

提示1: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提示2:此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是诗人前一晚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所作,而这一首则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边 塞

看 图猜诗

此诗作者王昌龄从描写景物入手,在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和爱国之情。

请根据描述及以下画作,背出这首诗。

看 题选句

下列选项中,出自王之涣的《凉州词》的诗句是?

A.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B.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据 意填字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的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从而生出思乡情愫。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咽的芦笛声,那幽怨的笛声道出了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浓烈。

(答案在本期找)

(本栏目编辑 黄亚琼)

Email:875000067@qq.com

猜你喜欢

填字王昌龄边塞
Poesía En la frontera
[唐]王昌龄诗二首(书法作品)
出塞①二首(其一)
梦回边塞
论《河岳英灵集》对盛唐边塞题材诗的接受
多元文化共存的边塞古城:右卫镇
出塞
趣味填字
小田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