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扬琴琐记

2016-05-14薛昕宜

琴童 2016年8期
关键词:谱子圆周率扬琴

薛昕宜

我从7岁开始就学扬琴了,她是我的好朋友,我曾经和她一起获得过“大美江苏”二等奖。可有时她和我也会“闹别扭”。

在一次背谱子时,有一段“31415226 62251413”,我牺牲了无数的脑细胞,想烂了脑袋也没背出来。回课时因为没有背熟,老师照例把我数落了一顿。我无精打采地回到家里,妈妈见我闷闷不乐,便问我原由。我支支吾吾地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她的脸色马上由晴转阴,并停下手中的活儿帮我一起解决问题。可她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妙招来。突然,她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兴奋得如同发现新大陆一样:“昕宜,这段谱子就是圆周率(高音2可以想象成9),后面那段就是反过来的圆周率呀!”真不愧是数学老师,绝了!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原来,我背了老半天,差点儿让我想破脑袋的谱子,意外夹杂着圆周率呀!

解决了背谱问题,看看我又是怎么解决左右同奏问题的。要考扬琴10级了,在一段左右手同奏时,我卡了壳,不仅晕头转向,而且每次弹奏时我都不够协调,不是左右手都弹上调,就是左右手都弹下调。在老师那儿练了整整两个钟头,她都不耐烦了,让我回家好好练。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地回了家。第二天,我在家磨蹭了大半天,可大脑就是不开窍。这时,“救星”老爸回家了,他见我萎靡不振的样子,问:“女儿,怎么啦?”我告诉了他我的烦恼。不料,老爸轻描淡写地说:“你先左手弹几十遍,右手再弹几十遍,最后再一起合起来,不就行了吗?”我半信半疑,但目前我实在没任何招儿了,只好听信他的,又练了半天。该双手同奏了,突然我的脑子里仿佛一道电光闪过,紧张感和生疏感突然就消失了,我两个手突然就和谐了,协调了。后面的演奏一下子就变得简单无比,顺畅自如。几天后,我在比赛上成功地弹奏了这首曲子,还获得南通市金奖呢!

虽然我和我的好伙伴之间的“小别扭”经常上演,但我越来越享受这样的过程,因为“别扭”过后就是进步,且其乐无穷哦!

(指导老师:姜勇)

猜你喜欢

谱子圆周率扬琴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穿错鞋的指挥家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说说圆周率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好玩”的圆周率的好伙伴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