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华融的华丽转身

2016-05-14王哲

中国报道 2016年9期
关键词:华融控股集团转型

王哲

成立17年来,中国华融走出了一条独具自身特色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发展成为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实现利润最多、股权回报良好、金融牌照齐全、总市值最高”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是在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的重点议题,本次峰会也被认为是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的一次重大契机。中国自担任G20主席国后重启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与各方携手完善国际金融架构,为完善国际金融架构贡献出“中国方案”。在这一背景下,本刊记者对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进行了专访,请他就中国华融如何成功商业化转型,并最终成长为一流资产管理公司等问题进行解答。

中国报道:中国华融这些年来的发展宣告了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成功,华融以市场化经营道路打造金融控股集团,实现了从改制、引战到上市的华丽转身,您对此有何感悟?

赖小民:如你所言,回顾中国华融成立至今17年来特别是2009年至今七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始终以“创新+稳健”为引领,坚持“听党的话,跟政府走,按市场规律办事”的经营理念,持续加大市场化转型改革力度,推动公司由一家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彻底转型为一家利润连年大幅增长、国有资产不断保值增值的国有大型金融控股集团,走出了一条独具华融特色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发展成为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实现利润最多、股权回报良好、金融牌照齐全、总市值最高”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截至2016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10732.2亿元,比2009年初增长32倍;净资产1316.5亿元,比2009年初增长了7.5倍多,七年时间再造了七个多中国华融,实现了国有资产最大限度保值增值;2015年实现净利润169.5亿元,比2009年初增长了41倍。2009年以来,公司总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率62.50%,净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率32.48%,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83.53%,近三年平均股权回报率保持在20%左右,这些数据不论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是在金融机构同业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2016年上半年,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市场跌宕起伏的情况下,中国华融实现经营业绩稳健持续增长,逆大市而上、再创历史新高,保持了“国有经济充满活力、国有资本功能放大、国有资产大幅保值增值”的良好局面。据近期公布的《财富》中国500强企业名单,2015年中国华融利润排名第38位,营业收入排名第77位,成为排名“最赚钱的前40家中国企业”之一。

在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华融不断加快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设,圆满完成“改制—引战—上市”三部曲,实现从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向国有大型现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公众上市公司的华丽转身,开启了市场化、多元化、综合化、国际化发展新征程。当前,中国华融正以打造“治理科学、管控有序、主业突出、综合经营、业绩优良”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为目标,加大战略转型步伐,努力实现2016至2020新五年创新转型发展目标。

作为中国华融这支队伍的带头人,亲历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的前前后后,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华融取得的巨大变化得益于“五大因素”。一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金融方针政策的正确引领。二是得益于银监会党委的正确领导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引导。三是得益于各级政府、广大客户、海内外投资者的关心支持。四是得益于公司党委和“三会一层”的团结带领。五是得益于全体华融人敢于担当、奋发有为、锐意创新和团结拼搏。

同时,通过总结中国华融市场化转型改革的过程,可以得到“五点经验”。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听党的话,跟政府走,按市场规律办事”,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先进的发展理念和优秀的企业文化,确立明确的战略目标、清晰的转型方向和准确的发展定位。三是必须始终坚持“抓利润、防风险、带队伍、促发展”,坚守风险底线,创造良好业绩,补齐补好短板,提升发展质量。四是必须始终坚持“创新+稳健、改革+转型、金融+产业、存量+增量、防范+化解”,做大做强主业。五是必须坚持打造专业敬业、团结协作的高管团队和“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员工队伍,提振干事成事的“精气神”。

中国报道:近几年是中国金融改革、创新最为迅速的时期,金融业正在逐渐由以往的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各大金融机构都在逐渐使自己转向多牌照的“金控模式”,您布局大金控的思路主要有哪些?

赖小民:由传统单一的业务向现代综合经营业务转型,由单一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变,这是2009年以来我带领中国华融市场化改革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的思路。2009年至今,中国华融新增了银行、期货、消费金融等多个金融牌照,目前已经拥有除保险牌照外的全部金融牌照;新搭建了约20个高效协同的综合金融、非金融、国际化战略平台,发展成为能充分发挥“一体两翼、协同发展”战略优势,名副其实的金融控股集团。在中国华融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对于金融控股集团,我也积累了一些思考认识,并已形成一本专著《后危机时代金融控股公司选择模式研究》。对于布局“大金控”,我有以下五点思考:

第一,我国“五种类型”的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发展迅猛,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回顾金融行业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实践证明混业经营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抗风险能力更强。当前金融控股集团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大型金融机构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金融机构综合经营也已是大势所趋,但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与成熟的国际金融控股集团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管而不矩”的问题。

第二,开展综合经营要坚持“听党的话,跟政府走,按市场规律办事”,对接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市场需求、客户要求。从中国华融的实践看,我们积极适应新常态、寻找新动力、实现新发展,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实体经济需求,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大产融结合力度,近年来搭建多个新战略平台,完善综合金融服务功能,丰富综合金融服务手段,助力实体企业转型升级。

第三,开展综合经营要强化集团管控,打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坚实的内控体系。金融控股集团组织机构庞杂、业务复杂,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内控体系是金融控股集团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

第四,开展综合经营要避免“综合而不能整合”,充分发挥协同优势。充分运用人力、资金、网络及渠道等资源,加强银行、证券、信托等业务的协同作战,以规模化、大型化和完善的功能来提升竞争力。

第五,开展综合经营要坚守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切实加强风险管控和风险隔离。

中国报道:逆势IPO,逆周期操作,对于外部环境的压力,中国华融似乎一直逆水行舟,激流勇进。对华融来说,往往要在冬天播下种子,在春天等待收获。去年底,您提出了新的“十大战略转型”,请问目前转型的进展如何?

赖小民:如你所说,自2009年起中国华融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而这一年正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我们当时面对的压力确实很大,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迷茫中谋转型,在困难中促发展”。面对重重压力,中国华融提出推进“五年三步走”创新转型发展战略:一是实施“大客户”战略,彻底走市场化路子; 二是推进战略性转型,走市场化、多元化、综合化、国际化的现代金融企业发展路子;三是改制、引战、上市,实现公司又好又稳可持续发展。以“五年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引领,近年来中国华融逆水行舟、激流勇进、逆大势而上,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快速增长、国有资产不断保值增值。

经济新常态下,我们提出重点加大“十大战略转型”。从战略转型的实践看,成效显著。

一是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

二是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价值最大化转型。目前中国华融股价表现总体平稳、跑赢大市,总市值达1196亿港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收盘),保持市值最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位,并入选富时中国50指数及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两大重要指数指标,公司价值得到投资者的广泛认同。

三是由分散经营的传统金融类公司向主业突出的现代金融控股集团转型。坚持金控集团的发展方向,用好中国华融“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法,搭建新平台。近期成立华融消费金融、华融晋商、华融资本、华融福建自贸区、华融昆仑青海、华融创新投资、华融金融小镇等多家新战略平台。

四是由以传统重资产业务为主向轻重资产业务并重转型。创新不良资产证券化、基金、结构化、金融衍生品等业务,优化商业和盈利模式,推动更多基金化、证券化、结构化产品落地,向“真正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转变。

五是由国内业务为主向国内和国际业务并重转型。加快国际化平台搭建,探索发展海外不良资产和投融资业务。

六是由单一业务功能向综合协同发展转型。加强集团战略协同、产品与服务协同、业务网络与客户协同、内部资源协同等各领域“正向协同”,打好业务“组合拳”。加强旗下金融牌照公司与非金融牌照公司之间、分子公司之间、子子公司之间协同合作。

七是由传统融资向多元化融资转型。截至今年6月30日,华融累计发行境内金融债770亿元、境外债90亿美元,境内外发债均达四次,实现债券融资常态化。公司入选国家发改委2016年度外债规模管理改革试点,获批在年度规模内可自主选择发行窗口、分期分批发行。

八是由单一的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型。坚持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以打造金融控股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目标,“标本兼治”,从风险文化、战略、偏好、架构、制度、流程、数据、队伍等各方面解决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公司风险防化能力,持续推进单一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型升级。公司各项风险管控指标符合监管要求,未发生重大项目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九是由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品牌经营转型。由单一的政策性股权处置转变为利用资本运作手段进行股权资产经营、利用品牌和资源优势从事股权基金管理,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探索发展房地产基金、并购重组基金、不良资产证券化等资产管理业务,提高资本运营“硬实力”。

十是由向一般客户营销单一产品向优质客户交叉营销转型。

在加快推进“十大战略性转型”的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华融提出要坚持“业绩自信、理念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华融自信”,并在以下“五个方面”形成了新的发展思路,正在加快落实推进。

第一,中长期发展战略上,我们制定了2016至2020“新五年”创新发展战略与目标。

第二,年度发展目标上,我们坚持“稳中求进、险中取胜、创新转型、适度增长、效益优先”。

第三,国际化战略上,我们明确要打造立足香港、内外联动,对接“一带一路”发展的新格局。

第四,风险防化上,我们提出中国华融“五五原则”。即“五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早实施、早见效),“五防”(防止心态急功近利、防止风险居高不下、防止工作不力不为、防止市场突发事件、防止人员道德风险),“五治”(治病、治人、治规、治标、治本),“五用”(用心、用力、用情、用钱、用法)和“五讲”(讲大局、讲业绩、讲价值、讲担当、讲责任),构成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法论。

第五,发展模式上,我们倡导学习先进金融机构发展经验和加强“五新”(新动力、新平台、新模式、新路子、新发展)、“五化”(合作多元化、业务基金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规范化、人才专业化)转型。

猜你喜欢

华融控股集团转型
卖卖卖!中国华融再“瘦身”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向十四五的奥克控股集团股份公司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沣芝转型记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揭牌
广东宏达建投控股集团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石家庄办事处